江澈故意用这招收买人心,同时也在为自己树立亲民的人设。
可以说,他这一手十分奏效,当村民们喝上冰凉可口的绿豆汤后,都露出一脸享受的表情。
他们即心疼江侯爷花这冤枉钱,又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过去,他们觉得那些世家贵族没一个好东西,当官的全都是狗官。
根本不把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当人看。
然而,江侯爷不仅把他们当成人,还对他们好得不得了,性格和善,人也好相处!
现在,他们心目中的贵族老爷形象,有了一个例外,就是武昌侯江澈!
等营地的所有人都喝完冰镇绿豆汤后,各个村子的村长和工头,一同来到了江澈的营帐内。
“江侯爷。”
林枫神色愧疚道:“您这也太破费了,俺们实在过意不去,希望您以后不要再给俺们买冰了。”
江澈抬起头,看着众人晒得黝黑,又满是真诚的脸庞,不禁尴尬的笑了笑。
其实制冰的成本很低廉,一共也没花几个钱。
一想到自己欺骗了乡亲们的感情,他心里有点不好意思。
“大家放心,现在的开销都在本侯的计划内。”
江澈站起身,宣布道:“我还要告诉你们,以后营地这里,大家每天都能喝到冰镇绿豆汤!”
“侯爷!使不得啊!”
“你们不用劝了,就这么决定了!”
见到江澈不容拒绝的态度,众人顿时红了眼睛。
江澈轻笑一声,话锋一转道:“跟大家说一声,我派人在这附近搭建了一个小集市,现在只售卖粟米,等以后卖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众人疑惑的看向江澈,“侯爷,乡里已经有集市了,而且县城里也有米店,您为何要再开一个呢?”
江澈双眼微眯,解释道:“因为我想让乡亲们都能买的起粮食,都能吃饱肚子!”
“目前梁山郡的粟米是七文钱五斤,而我这集市卖的粟米,是七文钱十斤!”
此话一出,营帐内的众人浑身一颤,呆呆站在原地,就仿佛石化了一般。
“侯……侯爷,您……您是说,七文钱多少斤?”
所有人目光炽热,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七文钱十斤!”
江澈迎着众人的目光,斩钉截铁道:“本侯向你们保证,我这卖的粟米,都是七文钱十斤,以后可能会更便宜!”
梁山郡的百姓根本不知道,南安州一些地方的米价,就是七文钱十斤,这是正常情况下的价格。
而京城那边的米价更为便宜,七文钱能买一斗,也就是十三斤。
可是梁山郡这里的粮食,无论是粟米,高粱米,还是大米,都被几个大家族垄断了!
而其他州的粮商,也被几大家族用各种手段赶了出去。
所以,梁山郡的粮食,他们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
扑通!
突然,村民们齐齐跪了下来,嚎啕大哭,朝着江澈砰砰磕起头来。
“大家快起来!”
江澈想要把众人扶起,但众人却死死跪在地上,怎么都不肯起来。
“爹啊!你怎么走的那么早啊!”
一个中年男子哭的泣不成声,不停捶打着胸口。
几个月前,他儿子生了场大病,为了给儿子看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
虽然儿子的病治好了,但之后几个月,一家人只能上山挖野菜吃。
最后,他父亲为了多留一口吃的给孙子,活活把自己饿死了!
如果,他父亲能多撑几个月,等到江侯爷来到梁山郡,那他父亲就能活下来了!
此刻,这里跪着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段类似的经历。
江澈听着众人的诉说,忍不住抹了把眼泪。
他没想到,南安州的百姓竟然惨成这副样子。
“大家别哭了,好日子还在后头,都起来吧!”
江澈劝了好半天,林枫等人才互相搀扶着站了起来,对着江澈一个劲的鞠躬。
不知不觉,太阳开始落山了。
当!当!当!
锣声响起,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
这时,主厨楚昭然向江澈抱怨,厨房的人手不够用了。
现在的厨师加上打杂的,一共有三十人。
他们又要做饭,又要保证营地的开水供应,已经忙得脚不沾地。
江澈同意楚昭然再雇佣十到十五人,要是后面人手又不够了,可以跟孙耕年申请雇佣人数。
等到下工时,妇人陶氏找到江澈,满脸堆笑道:“江侯爷,咱这集市今天开张吗?”
江澈放下碗筷,点点头,“集市刚刚搭建起来,就在营地西面。”
“但只有在这做工的人能去买米,而且每天只能买一斤半,也就是一文钱的粟米。”
“记得带上工作证,武昌卫会检查身份。”
江澈给在这干活的村民都发了工作证,是一个拳头大小的木牌,一面刻着武昌侯府四个大字,另一面刻着员工的名字。
之所以凭身份购买,并且每天限量,主要是防止那些大家族偷偷来这里买米。
“好嘞!”
陶氏喜滋滋的连声称谢。
虽然每天只能买一斤半粟米,但她和丈夫都在营地做工,这里又管饭,所以每天三斤粟米足够家里老人和孩子吃了。
不多时,领完工钱的村民都一窝蜂的前往了集市。
此时,他们心里还有着一点怀疑,生怕江侯爷是跟大家开玩笑的。
然而,当众人来到集市后,顿时都震惊的大呼小叫起来。
只见棚子里满满当当的,全是一袋袋的粮食!
而棚子周围则是站着一排腰间挎刀的侍卫,各个神情严肃。
“你们看!俺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粮食!”
“我就知道,侯爷不会骗咱们!”
这时,陶氏壮着胆子,第一个走上前,“我来买……买粟米。”
她握着衣角,满脸紧张,生怕惹军爷们不高兴。
见到来人,站在桌子旁的徐大同展颜一笑,伸出食指比划了一下,“一文钱一斤半,给我看看你的工作证。”
之前江侯爷嘱咐过,卖货的时候一定要面带微笑,让客人有一个良好的购物体验。
“哦……给!”
陶氏不禁一愣,连忙从腰间解下木牌。
徐大同接过木牌,又让一旁的下人记录上名字,然后才把木牌还给陶氏。
“你有袋子吗?”
“有!”
陶氏从怀里拿出一个口袋。
古代人为了方便买东西,经常随身携带一个小布袋。
接下来,就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侍卫给陶氏称了一斤半的米,收了一文钱。
“谢谢!谢谢这位军爷!”
陶氏紧紧握着袋子,双手都激动的颤抖起来。
这下子,村民们心中最后一丝怀疑终于打消了!
“俺要买米!”
“俺也要买米!”
顿时,众人乱哄哄朝徐大同围了上去,举着手里的口袋。
“乡亲们不要挤!肯定人人都能买到米!”
徐大同吩咐侍卫们维持好现场秩序,督促大家排好队。
_l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