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27章 大雍开海,大道直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宫里给贾政传来口谕,批准贾政卖马给理郡王的人,贾政回家与贾环商议之后。

从皇家马场拿出来中等官马,价钱本来是不贵的,贾环劝贾政每一匹马加八十两银子,卖给理郡王的人。

依贾环的话,马是太仆寺办好城内通行使用的证号,随你爱买不买,反正就这个价钱。

大雍马匹的价钱,跨度很大,最便宜的劣等马,八两银子到十两都有,好一些的马,几十两银子、几百两银子、甚至到一两千银子的骏马都有。

最贵的骏马,大多数是军中大将或是勋贵豪门购买的。

理郡王的人没嫌贾政给的价钱贵,跟贾政买了三十匹马之后,后来又加了二十匹马。

不止贾政得大赚了一笔银子,贾政派去给理郡王送马的小吏与衙差,理郡王的人也给了他们每人五两银子的跑腿费,出手很大方。

…………

邢夫人带着几个人,来到尤二姐的院子。

尤二姐见邢夫人走进屋内,便如同见到救命稻草一般,猛地扑将过去,紧紧地抓住邢夫人的衣袖,泪水如决堤之洪般奔涌而出,瞬间浸湿了那张娇美的面庞,泣不成声,哽咽着说道:“大太太,求求您,一定要救救我呀,那个狠心的女人根本就容不下我和我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呜呜呜……”颤抖着身子,哭的梨花带雨,那模样真是令人心生怜悯。

邢夫人皱眉道:“行了,别哭了,你太激动会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你知道的。”

尤二姐知道邢夫人最重视她肚子里的孩子,不敢违抗,连忙擦拭泪水,慢慢平缓心情。

邢夫人见她懂事,安慰道:“以后不会了,老太太暂时拿掉她的管家权了,给了她一个警告,以后再有童、马盛光一起处理韩王府的事务和买卖。

晚上又溜去李青秋府里,混了一顿晚饭。

李青秋告诉了贾环一个新的消息,康元帝准备全面解除海禁,开关开海允许做贸易。

(顺治十八年(1661年)海禁,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开关?:这是清朝第一次海禁后的开关时间。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海禁,雍正五年(1727年)开关?:这是清朝第二次海禁后的开关时间。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开始全面闭关。

清朝乾隆的闭关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从此走上落后之路。

隔绝了中外交流,不接受外面世界的技术变革与进步,这是照成清朝以后落后欧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导致了中国的落后和被动。

清朝闭关锁国之后的落后,1840洋人用枪炮打开清朝的国门,1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外国人找借口侵略,清朝战败,被迫开关?,这是清朝全面闭关后的开关时间。)

贾环暗叹,贾琮这小子运气真好,他如果做得好,能发财了。

大雍朝这次开海关,不希望户部一家独大,独掌大雍财政,把大雍海关的关税一大半税务,交给工部来管理,工部得收海关关税,这可是泼天的富贵。

回到贾府,贾环去找了贾琮,告诉了他,大雍朝准备开海关的事,而且朝廷打算把八个关口交给工部管理。

贾琮虽不了解海关,但他人还是很机灵的,见贾环如此郑重其事,这海关管理应该是个有油水又有重权的好差事,必须上点心。

后来,工部新开两个司说要管海边的实务,在工部上下还一头雾水,都还在观望的时候,贾琮就找了他的上级,报名愿意调去新的司。

………

终于,到了薛家摆宴请客的时候了。

薛蟠穿了一件大红衣服,喜气洋洋的站在门口迎客。

宝玉昨日去闹了贾母,撒了一轮娇,贾母同意给他请假一日,不去国子监。

午时,宝玉就来到了薛家的新宅子,宝玉在门口与薛蟠打了招呼,也不客气,自己直径往后院走,去找宝姐姐和琴妹妹。

宝玉的做派,大家都熟悉了,也不会怪他什么,薛姨妈拉着他坐下,让丫头给他上茶。

宝钗和薛姨妈陪宝玉喝茶,宝玉笑道:“怎么不见宝琴妹妹?”

宝钗道:“在屋里打扮呢,等一会出来。”

见宝玉毫不掩饰与宝琴熟悉的样子,宝钗有些担心,怕宝玉等一会出去,和梅家叔侄也这样说话,这可不行。

谁家愿意自己未过门的媳妇,与其他外男关系如此亲密?

宝钗尽量委婉的与宝玉讲,今日梅家叔侄是来与宝琴定亲的,女儿家的名声很金贵,这个世道,对女子很苛刻,容不下一点点沙子。

宝玉听了一会儿,也听明白宝钗的意思了,虽然心里不太高兴,但还是答应了,待会不会提宝琴妹妹在大观园里面,和自己多要好的。

宝玉一直觉得“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宝玉自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女子应该不会将自己当成那些浑浊的普通男人,没想到宝钗竟怕自己与宝琴妹妹好的事,会坏了宝琴妹妹的名声?

这真的让宝玉心里不好受了。

(清朝的商税主要包括关税和厘金两种形式。关税是商品通过税,由朝廷直接管理,各税关隶属于户部和工部,是清代国库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工部管理临清、龙江、芜湖、南新、荆、新、辰、渝八关之关税,另有五处木税收入,即:盛京木税、吉林木税、伊犁木税、直隶潘桃口等处木税、山西杀虎口等处木税。

以宣统元年为例,关税收入达到了4300多万两,占当时清朝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大部分。

根据历史记录,康熙年间一年全国的税收,最低是三千万两银子,最高是四千七百万两银子。

清朝后期关税能收四千多万两,这是巨大的数字。)

s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