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头套里面套丝袜,不嫌热吗?
「你是说,他在分析案情?」
问这话的是夏彬。
他和于大章在松海的时候就见过,头一次见面就收了对方一盒华子。
所以他对于大章的印象不错。
只不过这种分析案情的方式,他还是头一次见。
「是不是分析案情我不知道。」马健用肯定地语气说道:
「但每次他出现这种忘我的状态,用不了几天就会破获大案。」
他的话引起了叶智羽和夏彬的思考。
片刻后,叶智羽沉吟着说道:
「他这是一种病啊。」
「从心理学角度讲,他这属于自我催眠,强行让自己套入对方的思维模式。」
「一次两次还行,要是经常性地这麽做,很容易精神分裂。」
「要我看,抓紧送医吧,你是没看到,他刚才笑的太渗人了。」
马健知道他在开玩笑。
要是于大章心理上真出了问题,叶智羽不会坐视不理的。
随后马健对他们做了个「声」手势,示意他们别打扰于大章。
人一旦进入思考模式,就会忘掉自身处境,甚至连时间都不知道。
这种时候最好让其处在安静的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思维连贯性。
此时的于大章根本就没注意到对面三个人正盯着他看。
他的大脑在高速运转着。
不断提出假设,并一次次进行推翻。
如果说于大章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什麽?
那排在首位的,一定是:足够尊重对手!
「对手」这个词用在嫌犯身上,是不是觉得挺别扭?
在大家的眼中,警察抓贼,就应该是猫抓老鼠一样,这样才恰当。
如果警察也这样认为,那就犯了逻辑性错误。
无论哪个行业,轻敌都是致命的。
只有将嫌犯视为平等的对手,才能够更好地去了解对方。
了解嫌犯的思维丶了解嫌犯的行为丶了解嫌犯下一步的计划·—」·
为什麽作案前的准备时间越来越长?
经过一番推理和假设,于大章得出了两种可能性:
1,嫌犯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
都是吃五谷杂粮的,病了很正常,这属于人力不可抗拒因素。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生病。
如果在生病的情况下继续作案,行动自然会受到影响。
准备时间延长也就说得通了。
2,被害人的数量是固定的。
这个很好理解。
假设嫌犯只针对十个人进行报复。
那麽在最开始,他有十个目标可以选择。
这个时候可以通过难易程度来进行优先级排序和筛选。
随着目标越来越少,选择性就越来越低,难度自然也就加大了。
之前就已经证明了该案不是随机性激情犯罪,所以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不,是这两种可能性都非常大!
如果嫌犯的身体没问题,他完全没必要这麽赶时间。
凭他的智商,作案间隔时间越长就越安全。
这麽急着作案,很容易露出破绽,而他却选择了键而走险。
这样的行为与他的智商不符。
所以一定是因为某些客观原因,才让他不得不这麽做。
身体不好丶目标减少要是这两个推断全中的话,嫌犯应该很快就会完成复仇。
或者说,他已经完成了。
好烦啊.于大章烦躁地抓了抓头皮。
为什麽自己总能遇到这种有脑子的罪犯。
收回思绪,他在办公桌上扫了一圈,然后皱眉问道:
「怎麽没给配电脑?」
现在这屋里只有夏彬是省厅的工作人员,所以于大章的提问就相当于是对他说的。
「应该是想给咱们配备全新的电脑。」夏彬解释道:
「你也知道,现有的电脑里,都是有资料的。」
系统内的电脑可不是随便就能用的。
即使是被淘汰下来的,也会进行专门处理。
尤其是硬碟,更是要进行保密处理。
「那也太慢了。」
于大章说着拿出电话拨了出去:
「来办公室。」
很快,许队敲门走了进来,看呼吸节奏,应该是小跑着过来的。
「去问问电脑什麽时候给送过来,催一下,我急用。」
「好,我立刻去办。」许队答应一声后,急匆匆地走了。
这就是在别人地盘上办公的弊端。
如果是在宏口分局,于大章随便去个办公室就能用到电脑。
可在这里就不行了。
人生地不熟的,自然不能随意出入陌生人的办公室。
等待期间于大章没有继续看案宗。
他觉得没必要将案宗里的内容完全吃透。
因为这项工作丁峰已经替他做了,并在值得注意的地方有所标注。
他之所以催着要电脑,是想看光碟里的监控录像。
「夏彬,在这屋你不用拘谨,想抽菸就抽菸,不用管别人。」
于大章发现这个画像师还挺内向,基本不怎麽与人交流。
自从来到这间办公室,他就没在屋里抽过烟。
「哦,好。」
夏彬一听屋内不禁菸,立刻拿出香菸点上,深吸了两口。
看那样子,菸瘾早就犯了,只是碍于办公室的环境,才忍住没抽。
叶智羽和马健见状,也拿出了香菸点燃。
没于大章发话,他俩也一直在恋着。
没一会儿功夫,屋内就弥漫着浓郁的香菸味。
于大章也不在意,这样的环境他太熟悉了,毕竟前世他就是个老烟枪。
等夏彬又抽了两口,他这才开口问道:
「你们之前应该做过嫌犯的模拟画像吧?
案子都发生九起了,按理说嫌犯总能露出点破绽,不至于连模拟画像都没有。
「条件不够。」夏彬摇摇头,看起来有些无奈:
「嫌犯每次作案都戴着头套,而且在头套里面还套了一层丝袜。」
「别说样貌了,就连对方的眼睛和嘴巴都看不到。」
双重保险!
包裹得可够严实的于大章也不免皱起眉头。
这样确实没有办法进行模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想要画像师模拟出嫌犯样貌,至少也要有大概的描述才行。
嫌犯这样做,监控视频和目击人员都无法看到他的真容。
体貌特徵倒是有。
通过脚印和监控视频比对,是可以判断出他的身高体重的。
可这些只能用来参考,不能作为证据。
「你能观察出一个人的体态变化吗?」于大章又问道。
「体态变化?」夏彬冷不丁没听懂:
「具体指什麽?」
于大章耐心解释道:
「体型上的细微变化,走路和站立的姿势,主要指身体的姿势和状态。」
有小夥伴问了。
这样的变化普通人看不出来吗?
很难。
尤其是穿着衣服,戴着头套的情况下。
于大章也自认做不到,所以才会谘询夏彬。
「没问题。」
夏彬很肯定地点了点头,他的眼里有光芒在闪动:
「只要有两个以上的图像做对比,我就可以分辨出来。」
不是在吹牛.于大章发现这一刻的夏彬,身上有种说不出的东西。
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信任他丶依靠他。
这种感觉似曾相识。
他恍惚了一下,很快找到答案。
勘查现场的钱程,对人催眠的叶智羽他们都曾给人过这种感觉。
这是对专业的狂热!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