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1章 最美不过夕阳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441章 最美不过夕阳红

酒仙醉醺醺的来了,又精神抖擞的走了。

排在他后头的,是四个五十左右年纪的老妇人。

她们都来自巴蜀的普通农妇。

不普通的是,四个老妇人都是寡妇,且在饲养猪、鸡、鸭、鹅一道上很有经验。

这个世道,普通百姓家里都是要服劳役的。

不算灾年,一年都要轮上一两回。

贫穷百姓家,男人半数都比女人死得早。

四人中年丧夫,拉扯大几个孩子,下地干活的同时还要养殖家禽。

忙忙碌碌,身体还算是硬朗。

但毕竟年纪就摆在这里,已经都是做太祖母的人了。

没想到她们几个老废物,还有被人高薪雇佣的一天。

关西军几个月前在锦官城和附近到处招工,在巴蜀村民的眼里是出了名的“求贤若渴”。

跑来村子里找养殖能手,倒没人质疑他们是骗子。

且在甘明兰手下做事的人,脑子大多都不笨。

都有特事特办的权利。

不同于其他携家带口去关西的厨子、绣娘、酿酒师、纸匠们。

一次性支付了四个老妇人十年的工钱。

给了多少?

整整二百两银!

二百两银,在村里是个什么概念?

莫说五十岁左右的老人,就是全家三代人辛苦十年都未必能挣到这些!

见钱眼开是人性。

更何况是这样一笔巨款!

儿子们激动得面红耳赤:

“娘啊娘,我们兄弟四人得感谢您这个大功臣!”

“您知道吗?新上任的布政使大人下令了,被昝家霸占的那些良田都要还之于民。”

“二两银子一亩,每户限购三十亩,咱家有了这笔钱,兄弟四人分成四户,一户就能置办二十五亩田。”

“娘,错过新朝的新政策,下回买田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是啊,是啊!”

儿媳妇们也殷勤的给老妇人端茶递水:

“娘,家里有我们在,洗衣、做饭、带孩子都不在话下,家里的母猪我们也会照顾得很好的。”

“您安心去,等以后家里置办了骡车,得空我们就去关西探望您。”

“.”

老妇人被这些好话包围着,仿佛达到了人生巅峰。

其实呢。

在她们儿子儿媳的心中,是个女人都会养家禽,自家老娘顶多是养得好一些。

有这能力的,十个村里能找出三五人来。

哄着,劝着。

去吧,走吧!

工钱都预支了十年,赶紧为儿孙们做工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