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5章 更有成就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45章 更有成就感

在五丰工业园吃过午饭,刘唯没有真的去看二期厂房建设。

没什么好看的,刘市长基本上一个星期会过来溜达一两次。

早看腻了。

这就是个借口,刘市长想过来和魏子俊谈谈的借口。

下午魏子俊要去华强北的鹏城科技旗舰店巡视。

位于电子广场大厦一楼的旗舰店,是华夏科技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最大的单店。

几乎占据了电子广场大厦一楼的二分之一,还有整个二楼以及部分三楼。

不过目前二楼、三楼还在装修,一楼有且仅有卖各种颜色的塑料机壳的bp机。

刘唯跟着他一起去了。

“一个月就卖了一千五百万?”

听到光只是卖bp机,这个店铺上个月就卖了骇人听闻的一千五百万销售额。

几乎抵得上特区关外一个镇一年的税收。

如此巨大的销售额,连华夏科技集团的高层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魏子俊却一点都不意外,只要在这个商圈里没有竞争对手这就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国外大厂不算竞争对手,他们卖的太贵了。

他们的机器还和五丰bp机的功能一样。

五丰bp机的形状、颜色还更好看。

华夏科技只卖888,国际大厂最便宜的也要两千多。

只要不傻,不追求品牌。那谁都会选择华夏科技的bp机。

刘唯跟着魏子俊一起进的店。

很快在热闹且足够巨大的店铺里看到了本市邮电局的工作人员。

刘唯看到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子,选购了一台bp机,直接去旁边的柜台就能办入户、交话费。

“不用去邮电局办入户?”刘唯惊讶询问。

“我们和市邮电局达成了合作。”魏子俊微笑:“他们派了部分工作人员,在这边帮忙办理入户。”

九十年代初,办大哥大手机入户的费用昂贵。办bp机的入户和交费也一样不便宜。

费用贵不便宜也就算了,很多时候手续还非常麻烦不方便。

要去邮电局办,要排队,甚至有时候需要托关系找人。

只有少数地区的邮电局将销售专柜设在销售产品的大型通讯电子市场内,还没有哪家单体店有能力联合地方邮电局在自己店里设置专柜提供手机办卡服务。

华夏科技集团鹏城科技分公司在华强北的旗舰店,算是创造了这方面的第一次。

只要在本店买的bp机或者大哥大手机(国际大厂的),就能在本店直接办理入户手续和日常交费,不用去邮电局排队托关系找人。

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因为有地利和人和。

鹏城科技直接和本市邮电局达成合作,甚至负责这块业务的就是小马在邮电局上班的姐姐。

也就是平行时空未来企业帝国创始人麻藤的亲姐麻建南。

“以后华夏科技在任何大城市的旗舰店,都会提供这种便民服务。”

魏子俊对刘唯说道。

刘唯点点头,但却清楚这件事看起来不难。

实际非常麻烦。

首先销售手机或者bp机的门店,光是想提供办卡入户服务一项,就会让门店的员工激增。

除此之外还要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去说服当地的邮电局在华夏科技的门店里开设专柜。

以邮电局的垄断脾气,华夏科技还要免费为他们提供场地才可能。

这就增加了华夏科技的公关成本与地租成本。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国内的情况要到九八年邮政、电信分拆之后。

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性的改观。

也因此促使国内手机连锁卖场在九八年之后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一直到零四年,反应稍迟钝的家电连锁业在手机销售上才能够与手机连锁卖场平分秋色,并在随后几年逐渐击溃手机连锁卖场,但是那时已经过了手机销售的黄金时期。

手机销售的黄金时期应是九九到零三年间,这几年时间里,手机销售量大,单机利润又高。

京城甚至出现单店年利润达五千万的手机大卖场,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那时也是手机生产厂商的黄金时期,国产手机厂商也活得很滋润。

什么波导、熊猫金立之类的,都是在这段时间里崛起。

只不过在风口起飞的猪,绝大部分在风口消失后会摔得一塌糊涂。

虽然华夏科技现在还只卖bp机,还是抄袭山寨的无耻产品。

可魏子俊未来的目标是手机的销售和生产制造。

未雨绸缪早做准备,他搞出来类似以后手机卖场、苹果销售店的这种旗舰店模式。

就是为此做的准备。

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只卖bp机兼一些大牌大哥大手机,旗舰店的店铺却会租这么大的原因。

因为要是一切顺利,接下来华夏科技的店铺还会销售自己产或者贴牌的家电。

比如正在紧锣密鼓准备试生产的vd机。

到时候也会一块在旗舰店里卖。

就像以后的小米“杂货店”和苹果旗舰店一样。

看完旗舰店,一起返回富田区的路上。

刘市长和魏子俊再次同乘一辆车。

“商品房要来了。”

车行驶过一座刚建设好没多久的天桥时,刘唯突然对魏子俊开口:

“过完年,特区会成为国内第一个二次房改试点。相关的《房地产暂行条例》目前已经出来。”

听完魏子俊扬了扬眉。

国内的房改,严格上来说其实早在1988年就已经进行过了。

当时在京城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

随后,特区正式开启第一次房改,确立住房就是资产,正式开启土地财政时代。

国内的首次土地拍卖,随后当年也发生在了特区。

这一年,华侨城东方园小区在报纸上发出广告:按揭高达7成,特惠十年分期付款。

今年国家准备在特区进行第二次房改试点。

不过此时延续40多年的福利分房制度,让许多人对于房价还没有太多的意识。

要到1998年,国家宣布全面取消福利分房,住房分配一律改为商品化,国内的房地产才正式从此走上市场化轨道。

“香蜜湖度假村旁边的那些土地。”

魏子俊直截了当开口:“开个价,我全要了!”

作为特区老混混油条一枚,其他的房地产巨头怎么起来的魏子俊不清楚。

特区这边的房地产公司怎么起家的,他大部分都有了解过。

比如以后国内的宇宙级房企万科。

小王真正靠着起家的,就是几年后拿下了现在的香蜜湖度假村地块。

靠着香蜜湖地块的地段位置,开发出特区第一个豪宅区。

由此奠定了万科未来发展的基础。

“香蜜湖度假村……”

刘唯微微皱了皱眉。

所谓的香蜜湖其实就是个不大的水库,十多年前叫“香茅水库”。

后来被一家叫“深特化”的地产企业拿下,1985年开始建设度假村和游乐园。

88年改名香蜜湖度假村开业,目前是全市最大的游乐园和度假村,比什么欢乐谷、海上世界久远多了。

不过在这个年代,除了度假村,那片地方比荒郊野外好不了多少。

刘唯原本还以为自己开口后,魏子俊要的会是规划中的中心区的住宅地。

没想到是香蜜湖地块,条件低了很多。

不过刘唯是个谨慎的人,没有当场答应,只是表示会回去督促一下。

随后过了一个星期。

刘唯通过秘书张知行告知魏子俊,香蜜湖地块可以以协议出让的模式给魏子俊。

除去深特化的度假村外,剩下的一共365亩土地作价4000万。

对此魏子俊只记得不知道是九七年还是九八年。

万科了8880万才拿到了香蜜湖的128亩地。

4000万365亩这个价格。

哪怕现在是1992年年底也算得上比较便宜的。

因为1988年搞东湖丽苑,才不到六十亩土地当时就拍卖了520万。

今年九月洛湖区拍卖的18000平方米的信兴广场地块,更是卖了1.4亿美元的超高价——就是以后的地王大厦。

若是没有魏子俊的出现,很长一段时间里地王大厦会是特区第一高楼。

建筑高度323米,六十八层楼高。加上天线甚至能到385米。

不过没人会承认它有385米高。

要是天线也能算,那现在已经差不多完工的京城电视塔。

人家甚至有405米高,岂不是全国第一高的大楼了?

这也是为何确认魏子俊的建楼计划是七十层以上,建筑高度最少四百米以后特区、羊城两地官府重视的原因。

大楼这种东西,每百米是个坎。

一百米高和两百米高造价区别很大。三百米高和四百米高又是不同的价格。

不过张知行代表刘唯,通知魏子俊这个消息时。

魏子俊却已经离开了特区,再次前往京城。

1992年12月8号这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