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申请了好久,才申请到通过卫星联网,人家国外已经在搞家庭网络了,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实现家庭上网。”
林玉瑶记得九十年代末到两千年网吧盛行,这么推算的话,应该九十年代中期上网就很方便了吧。
那应该快了。
“估计就这几年了。”
“哦?”
“我猜的,现在各行各业都发展得那么快,咱们就算比人家落后一些,应该也落后不到哪里去。两千年前,肯定能实现网络入户。”
“两千年?这才91年,还早着呢。”
“也没几年了,一晃就过去了。”
九年是一晃就能过去的吗?
傅怀义觉得可慢了,林玉瑶却觉得,留给她奠定基石的时间不多。
一旦步入网络时代,发展之快还得更上一层楼。
搭上这趟车的人起飞,同样的,思想陈旧不肯上车,或者说上错了车的人,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林玉瑶说她看了很多内外的报纸杂志等等,并不是吹牛,她不光看了,还自学了英语。
以前他们学校教的那点儿英语太有限了,要能派上用途必须得再学。
傅雅彤帮她寄了些学习英语的书籍,还有录音带过来,她没事就跟着学。
如今不能说能与老外正常交流吧,好歹能连蒙带猜的勉强对话,她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
林玉瑶把宋琴和陈秉之叫到一起,三人一起开了个会。
关于对未来的发展。
“咱们得单独成立一个经纪公司与演员们签约。”
“这跟直接和咱们签约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和咱们签约的是剧,拍完走人。但是可以和经纪公司签时间,甚至还可以约定必须得拍完多少部剧,一些活动安排也得听咱们的。”
其实这时候拍剧找演员,还是依赖于传统文艺体系,到各大歌舞团,话剧团等等去找人,还没有形成以后那种经纪公司的模式。
这种模式能挑选到功底深厚的老戏骨,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
那便是人家合作完了就走了,你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把剧捧火了,演员捧火了,下一部剧,对家出价更好,人家就去对家了,结果让对家赚了大钱。
此消彼长,蛋糕就那么多。
人家多吃一口,你就只能少吃一口。
林玉瑶仔细跟他们说这些规则与道理。
“玉瑶,你的意思是咱们得把好的演员牢牢的抓在自己手里?”
林玉瑶点点头。
“人家能愿意吗?”
“总有人愿意,不愿意的咱们少给资源,自己公司的演员就多给资源。”
陈秉之和宋琴面面相觑。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