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狂魔最新章节 - 好多牛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章 赶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2章 赶集

农历十月十二,恰逢十里营乡大集。

「豆腐~~~」

「白菜便宜了哈!」

「萝卜,刚出土的大萝卜!」

黄尘弥漫的煤渣路上,人潮拥挤,摊位紧密。

叫卖声,讨价声,剁肉声,自行车铃铛声,不绝于耳。

大哥挑着编织筐,以蛮力分开人流,大步前行。

其凶神恶煞的模样,赛李逵,似张飞,令人们敢怒不敢言,甚至远远避开。

余阳装作不认识对方,悄悄跟在后面,一边感叹大哥威武霸气,一边寻找空置摊位。

万幸到了晌午头,某些卖完菜的农户已经摆上砖头,收摊离去。

余阳招呼大哥来到一处临近饭馆的空地,刚放下编织筐,就有人打招呼。

「这不是余阳吗?」

「哎,二姥爷,赶集呐!」

「是啊,嚯,你从哪进的黄豆苗,大冬天的,咱这可种不出。」

余阳在路上,就提前想好了噱头,闻言随意道:「西边高速翻车了,我凑巧在下边拾柴禾,救了司机。」

十里营所在的东山,喜欢修路。

余家村的西边,就有一条刚修好通车的高速。

当初修的时候,乡里开心极了,只以为老家会四通八达。

征地十分顺利,筑路基也有淳朴乡民跑去帮忙。

万万没想到,高速修好后,只留下一个三米高的桥洞子。

并且这桥洞子每逢刮风下雨,就会积水一米深。

余阳继续道:「司机被我救出来,眼看拖挂车修不好,为了感激我,也为了挽回损失,就托我帮忙把豆苗卖掉。

我跟你们说,这叫反季蔬菜,是送往京城沃尔玛,给官老爷吃的。」

二姥爷,包括看到豆苗围上来凑热闹的人们,全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其中一小媳妇,好奇道:「啥叫我爱马?」

「洋人在京城开的大超市,城里人都去那买东西,另外还有麦德龙丶家乐福丶大润发。」

余阳不想纠结这个问题,因为他也不知道现在的京城有没有这些商超,「反正好东西只有这些,今天不买,以后可就没了。」

「咋卖啊?」

「看见没,两个手巴掌大的一块,只要两块钱。」

「两块钱?我还不如买两个肉壮馍解解馋。」

「肉壮馍可以随时买,这好东西错过了,你只能等夏天。」

余阳说着,举起葱翠的黄豆苗,「临近过年,家里总会来几个亲戚,等摆席的时候,拿块猪油丢锅里,再撒点葱花和红辣椒,炝炒片刻放几个蒜片,啧啧,这味道,这口感,尤其在这见不到绿色的冬天,这叫啥?这叫有面!」

「说我心坎里了。」二姥爷当场掏钱。

98年的两块钱,购买力还是很强。

可以买两笼小肉包,或者买四斤馒头。

而不是像另一个时空,最多坐一趟公交,或者买俩馒头。

但物以稀为贵。

在冬天,绿油油的豆苗,确实值这个价。

余阳并不担心人们买不起,大不了带着大哥跑趟镇上,甚至去县城吆喝。

当然,二姥爷的钱,肯定也要收。

否则白给,等消息传开,七大姑八大姨一唠叨,全乡都会成为亲戚,集体跑来讨要。

二姥爷离开后。

旁边饭馆看热闹的店老板,挤出人群,「凑巧晚上有几桌,给我来十块钱的。」

余阳当即挑出五个大块的,递给对方。

很快,之前问沃尔玛的小媳妇,打开手绢数出两枚1元硬币。

「俺对象今晚从东北打工回来,我给他炒一盘。」

「那感情好,来年肯定生个大胖小。」

「给我也来一块。」

余阳忙活片刻,眼看围观的越来越多,想买的却越来越少,乾脆让大哥挑起编织筐,深入集市,找个临近羊汤馆的空地,继续叫卖。

片刻后,羊汤馆老板装了一大兜回去。

如是再三。

咸菜店丶驴肉馆丶拐角楼饭店……

等走到集市的一半,四个编织筐全卖光。

余阳就近找个理发店看看表,还不到下午两点。

随后揉揉饿了一天的肚子,低头数数筐子里的钱。

铺满火炕的豆苗,大约有6平方,撕扯成20x20cm不等的小方块,足足有150块。

一块卖两元,收入高达三百。

「这才刚开始啊!」

余阳开心之下,花十块钱,买了十个肉壮馍,打算一半现在吃,一半留到晚上吃。

不曾想,走了没几步,就被大哥一个人啃光。

「那啥,给我来50块钱的肉壮馍。」

「现做,要等会。」

等待的时候,余阳跑去买了几条扁担,顺便物色了十几个大号编织筐。

豆苗跟豆芽不一样。

豆芽乱糟糟的一团,丢筐里就行。

豆苗却不能压,必须分层放置,否则卖相不好。

有了这些大号编织筐,回去让大哥用竹片扎一些大小不一的篦子,从编织筐底部,按照豆苗高度,一层一层往上摞,等卖的时候,往外拿也方便。

「最好再买点保鲜膜,至少咱要确保买家把豆苗放在地窖里,隔上三五天拿出来也能吃。」

可惜余阳闲逛许久,只找到了给棉花苗保暖的塑料膜。

但这东西有毒,不能保鲜食材。

「看来得凑空去趟县城。」

返回油炸肉壮馍的摊子,50个肉壮馍已经装进两个塑料兜。

余阳低头从筐子里数钱,「一块丶两块丶三块……」

刚数到42,旁边有人打招呼。

「三元,来赶集呐。」

三元是余阳的小名。

据说出生那天,有个大和尚来化缘,爷爷为了讨喜,给了对方三斤粮票和三块钱现钞。

大和尚喜上眉梢,直言娃娃与三有缘,赐名三缘。

爷爷闻言,瞅到递出去的三块钱,懂了,回头就把『三元』给孙子当了小名。

在另一个时空,这个带有浓浓乡音的称呼,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外出上学丶留在城市搞工程,逐渐成为一种回忆。

如今再次听闻,余阳忽然有点小心悸。

放下手里的毛票,扭头瞧一瞧。

赫然是自家亲叔,余老六。

「六叔啊,还没回去?」

「再逛逛,你那豆芽鼓捣的怎麽样了?」

「还行,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债还了。」

「真的假的?」六叔说完,瞅到两大兜子肉壮馍,「咋买这麽多?」

「为了泡发豆芽,请了俩技术员。」余阳拍拍大哥的肩膀,「今天接风。」

「泡发豆芽,还要技术员?」

「21世纪,什麽最重要?」

「啥?」

「人才!」

「???」

「走了。」

余老六目送余阳离开,吧嗒一口旱菸卷,眼神有些迷离,嘀咕道:「泡豆芽,真那麽赚钱?」

壮馍摊老板的媳妇正在和面,闻言抬起头,「你没看他那半筐子毛票?」

「以我多年经验,少说三百块。」壮馍摊老板撅撅嘴。

旁边炸油条的老板,摇摇头,「我看到了,他卖的不是豆芽,是绿油油的豆苗,俩手巴掌那麽大,卖两块钱,啧啧,这一天少说赚了上千。」

「好家夥!」壮馍摊夫妇异口同声。

余老六瞬间瞪圆了双眼。

……

回到余家村,已经下午三点。

村口围坐着几个晒暖的老头老太。

远处银行的小轿车,依旧没找到轮子。

并且报警,从乡派出所喊来两名干事。

其中一人看到余阳,上前盘问,「干啥的?」

「他叫余阳,小名三元,俺们村的。」近处的二奶奶,纳着鞋底回应道。

「那他呢?」干事指向大哥赵前。

「不知道。」二奶奶说完,很是感叹,「瞧这身板,跟牛犊子似的,一看就是实诚人。」

余阳见状,刚打算胡诌个身份,大哥主动开口:「我叫赵前,送菜的。」

干事很是好奇,「送菜?」

「嗯,给京城沃尔玛。」

「什麽沃尔玛?」

「洋人在京城开的大超市,城里人都去那买东西,另外还有麦德龙丶家乐福丶大润发。」

余阳:「???」

这就是所谓的现学现卖?

干事沉默片刻,「为啥来这?」

「走西边的高速,翻车了。」

「怎麽翻的?」

「不知道,开着开着就翻了。」

「车呢?」

「这小轿车还算好,只是丢了四个軲辘,我就有点惨了,翻车后醒来,车架子都不见了。」

留在现场的银行人员,难以置信道:「十里营这麽乱吗?」

蹲在墙角抽菸的三爷爷,点头道:「可不是吗,三省四市交界处,隔壁省市的经常跑来作案,偷了就跑,谁也抓不到,否则也不会有那句话。」

「啥话?」

「进了十里营,除了急救车和火化车,就没见哪辆车能完好的跑出去。」

银行人员惊了,「警车也不行?」

「你以为他俩为啥跑着来办案,连自行车都不骑?」

干事有些尴尬,「没那麽离谱,咱们这的治安还是很不错。」

旋即转移话题,继续盘问大哥赵前,「有证件吗?」

后者从胸口掏出一张列印加手写的身份证,「有。」

干事检查完,「北河人氏?」

「嗯,我还有个同事,南湖的,一块往返京城送菜,目前都住在余阳家里。」

「你和余阳认识?」

「不认识,翻车后,是他救了我。」

干事没问为什麽不报警,「今后有什麽打算?」

「车丢了,菜被抢了大半,我们也不敢立马回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那好,你俩尽快来十里营派出所,办理暂住证。」

「好的警官。」

余阳看着对答如流的大哥,回想刚开始接触时的沉默寡言,有些怀疑此次出门,大哥涨了见识,当即决定,明天把二哥拉出来遛遛。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