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79黄金时代最新章节 - 睡觉会变白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39章 第六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139章 第六代

「集团生产的电影《功夫熊猫》去年末在美国上映以来,陆续在三十多个国家发行,全球票房已经超过了2亿美元。同名游戏年初发售,销售额喜人,并且还在快速增长。

此外,《功夫熊猫》的周边产品,即玩具丶印有图案的服装丶文具丶贺卡等等……」

东方公司的新闻发布厅,老总石方禹念着发言稿,略微顿了顿,给大家理解『周边产品』的时间,又道:「同样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根据我们与亚组委的协议,《功夫熊猫》以熊猫盼盼为原型开发,有一定比例的版权分成……」

一听版权分成,底下记者都想笑。

国内还有这东西呢?

大陆虽说有了初步的版权相关法律,但并不完善,执行起来更不用说了。所以大家都懂,东方集团是在规则允许之下,赞助赞助亚运会。

他们最关心这个数额是多少!

石方禹念叨了一番,除了电影票房,没有说别的具体数据,最后道:「这笔资金主要来自首批回笼的票房收益丶游戏丶玩具等业务,一共是800万美元!」

嗡嗡嗡!

记者们大眼瞪小眼,以为听错了。按照官方汇率,800万美元能兑4000万左右的人民币,而且这是外汇啊,里外里都是赚的。

亚运会个人捐款最多的霍英东,捐了1亿港币建了个游泳馆。那作为版税给800万美金,陈奇觉得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额。

不是他抠,如果条件允许,陈奇能把6亿人民币的缺口全包了,但不可能那麽做,太显眼了,你当你是沈万三啊?集团的钱不是他个人的钱,找个版权的理由已经是擦边了。

即便如此,这800万美金也把大家吓着了。

「东方集团也太能挣了!分成就给了800万?」

「他们一年营收到底是多少啊?」

记者们心中嘀咕,随后,伍韶祖发言表示感谢。到了提问环节,一帮人争先恐后的举手。

「请问,东方集团开辟了电子产品业务,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到底有哪些产品?会在国内发售麽?你们上半年的营收能达到多少呢?」

「电子产品还是一条改革试点线,一切尚未完善,不好公布。等时机成熟,我们一定会告诉大家的。」

「《功夫熊猫》海外那麽受欢迎,国内只能说尚可,您觉得原因是什麽?」

「市场需要培养,动画片在国内本来就是小众,并不意外。」

「亚运会期间,集团有什麽活动麽?」

「会配合亚组委和市政府搞一些文艺活动和展出……」

石方禹老神在在,不肯透露真正的乾货,任凭记者死缠烂打也没用。

「两位领导请看镜头!」

「好!」

最后,石方禹和伍韶祖紧紧握手,记者们咔嚓咔嚓拍照,最显眼的地方,是一张超大的道具支票,赫然印着一串数字:800万美金!

于佳佳作为与媒体打交道的主任,自然也在场,还客串了一把主持人。

她安排记者们去吃饭,伍韶祖才叹道:「老石啊,你们,你们……让我怎麽感谢才好!」

「全国上下为亚运,都是应该做的。」

「说是这麽说,但能做到这个份上的也就你们了。」

伍韶祖感谢了半天,问:「陈奇同志几时回来?」

「小陈得七八月份了,反正亚运会之前肯定回,还有什麽需要帮忙的麽?」

刚给了一笔钱,石方禹本是客套客套,但凡对方有点深沉都不会接茬。谁知伍韶祖还真的接了,道:「我们还缺翻译人才,尤其亚洲小语种,能不能让陈奇同志从香港找一些?」

「呃……」

石方禹一愣,觉得有点猫腻,转头看龚雪。

龚雪一直没吭声,也觉得有点不对劲,主动接茬:「可以呀!我马上告诉他。」

「那就太谢谢了!」

伍韶祖又跟龚雪握握手,忽地来了一句:「听说陈奇同志合并了一家软体公司,这是打算进军计算机产业了?」

「是有些想法,您消息还挺灵通的。」

「我老本行就是搞技术的嘛,平时很关注。好了,我先告辞了,改日再叙。」

伍韶祖离开了。

龚雪挠挠头,这是准备还戆戆的人情,在软体上搞项目?但她拿捏不准,要知会陈奇一声,自己也得赶紧去上海拍《上海一家人》了。

伍韶祖,父亲是红军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创始人,老革命了。

他本身是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的,以前在国防科工委工作,调来搞体育。这会叫国家体委,他当了十年主任,后来变成了体育总局,又当了第一任局长,2000年才退休。

可以说,中国体育系统未来十年,他都是一把手。

陈奇想卖软体的话,已经文体两开花了。

…………

最⊥新⊥小⊥说⊥在⊥⊥⊥首⊥发!

北京电影学院早就搬到北影厂旁边做邻居了。

北电隔着一条街,对面是蓟门饭店,在蓟门饭店后边有个院子,几间民房。院子被几个北电毕业的学生合夥租了,当做工作室。

这日午后,张园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冲进了院子,喊道:「出来!都出来!」

呼啦啦!王晓帅丶娄烨丶路学长跑了出来,期待的看着这家伙,张园却有些颓丧,道:「中影第二季度发行会结束了,《妈妈》只卖了三个拷贝!」

「太没眼光了!」

「懂不懂什麽叫艺术!」

「多好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啊!」

王晓帅和娄烨为之抱打不平,路学长比较平静。张园摆了摆手,叹道:「算了,我的处女作在商业上失败了!可惜了20多万。」

这四人,都是北电85级的学生,本应去年毕业分配,结果拖拖拉拉的。

张园先分到了八一厂,干几个月就辞职了。娄烨分到了上海电视台,压根没去报导。王晓帅和路学长属于待分配状态,所以都没单位。

四人平时接点短片丶GG的活,属于初代北漂——若干年后,他们有个统一的称呼,叫第六代。

《妈妈》讲一个离婚的中年妇女,独自抚养轻度智障的儿子的故事。儿子是黄海波演的,他在里面光屁股。

原本是儿影厂的项目,张园作为摄影师加入的,后来黄了。他就把片子接手,自己筹资金自己拍,然后买了西影厂的厂标,结果只卖了三个拷贝。

儿影厂的作品,肯定以温情团圆为主。张园接手后大肆改动,变得灰暗丶压抑,拍出了一种母子**的感觉——没有真的乱,只是那种感觉。

其实这片能过审公映,已然证明当下的尺度。

四人买了酒,整点小凉菜,吃吃喝喝便开始发牢骚,张园道:「我拍电影不是只为了卖仨拷贝!仨拷贝,艹!几个人能看到?没人看,我们拍电影还特麽有啥意义?」

「那怎麽办?找谁帮帮忙?」

「找东方集团啊,关键人家搭理你麽?」

提到东方集团,四人皆露出向往之色,地位高丶待遇好丶机会多,主要人家领导真懂电影!前文说了,《美丽人生》上映后,国内某些人把陈奇当成是一夥的。

这帮搞艺术的更别提了,《美丽人生》表达的人性啊丶自由啊,都是他们喜欢的。

「我也算有经验了,是咱们第一个拍长片的。我打算接着攒钱,再忽悠几个企业家赞助,拍我的第二部电影。」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