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79黄金时代最新章节 - 睡觉会变白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61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061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

「陈奇同志,你这个构想太过庞大,已经达到国家级的项目标准了。」

市领导发表意见,道:「如果建设的话,所需资金不是小数目,亚运会的情况都清楚,各方很困难。而且我们用什麽样的方式来合作建设?」

现在穷,一份钱掰两半花,不像几十年后产能过剩,要搞各种大基建来消耗。

「我说的是整体发展规划,仅就眼前而言,北影厂的拍摄条件愈发不足,需要转移出去。我代表东方集团申请一块土地,用来拍摄《神话》以及打造一个外景基地。

我不是白拿地皮,像深圳那样有偿出让,都可以商量。」

噢!

这麽一说,大家就踏实了。北影厂地方不够了,要在京郊弄块地做外景,这是当下人们能理解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咔嚓整个产业示范区,蛋都被扯着了。

啥叫产业示范区啊?这是二十年后流行的概念。

但陈奇刚才哔哔的一番,又是文化基地,又是国际电影节……已经印在各位领导的脑子里了,照他说的那样,好像还真不错。

「你们在海外拿奖创汇,为国争光,北影厂更不必多言。如果按照你说的,市里愿意支持。」

市领导表态了,意思是甭提什麽产业园区,你可以先把你的外景基地盖起来,大家看看效果。真要弄好了,以后再支持扩建。

「这样也好,饭要一口一口吃,感谢您支持。」

陈奇点点头,这个产业园区要建的颇具规模,起码要十年,这才哪到哪?

既然表态了,接下来他就可以去实地考察,选地皮,然后具体商议土地面积丶价格丶补偿金丶农民安置等等。现在土地便宜,像深圳出让了一块5300平的地皮,价格仅仅是106万。

这也是陈奇原本的规划:北影厂以后作为行政管理中心,将拍摄外移。

会后,他与市领导又聊了聊,还是关于亚运会的事。

其实市里面有一项财源,就是亚运村。盖了十几栋运动员公寓,全是大户型丶高规格的好房子,结果开完亚运会以4000/平的价格卖掉了,开之前却没卖。

如果卖,5000一平都有人买。

别小看当今的少数富人,厉害着呢。比如东方集团旗下,区区一个写童话故事的家伙就能买十套!

陈奇给了建议,市领导犹豫再三,还是没敢卖。不卖就算了,照老样子全民募捐吧。这年头哪怕仅隔一年,政策就可能翻天覆地的变化,京城与别处不同,在政策明确之前是不敢太激进的。

肯出让土地给陈奇,已经是很大的面子了。

…………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他哔哔国际电影节,虽然现在搞不了,但似乎给广电带来了灵感。当天下午,就有几个人跑到东方公司,兴致勃勃的说要搞电影节。

「今年40周年大庆,新中国电影也是40年,我们文艺界得有一份献礼。在国庆节之前,大搞七天,展映优秀的国产影片,就当做一个盛会,大家热闹热闹。」

「……」

陈奇直挠头,问:「那你们评奖麽?」

「不评奖,只开座谈会。」

「请海外嘉宾麽?」

「不确定,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

「如果非要请,我可以请来一些。但人家来参加,起码得放映人家的作品吧?我认识的都是美国人,在这个节骨眼放好莱坞电影不太好。你们可以请苏联电影人试试。」

「所言极是,我们会慎重考虑。」

广电也不是全无想法,也有自己的创意,道:「我们想搞一个新中国40年十大电影明星评选,突显我们40年来的电影发展和辉煌成就……」

他们巴拉巴拉的说,见陈奇兴致寥寥,不禁问:「你不看好?1961年我们选出了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那可是举国轰动!」

「1961年那次,都是当时最红的演员对吧?」陈奇问。

「对啊,怎麽了?」

「你们这次用什麽标准选?」

「自然是老中青三代结合,综合考虑了。」

「那问题来了,28年过去了,演员和观众早就更新换代。当代观众只认当代明星,你们把老演员加进去,他们不认。不认,就没有参与热情,你们又不能像上次那样全国推广。所以我说句不好听的,这次评选效果注定一般。」

1961年,国内搞了个22大电影明星评选。

这是学苏联的,苏联最早有22大明星,当时我们的电影院里挂的都是苏联明星照片。然后有一次开会,总理说:「我们建国都12年了,为什麽不能挂我们自己的明星照片呢?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明星嘛!」

于是乎,就有了这麽个活动。

当时官方推广,电影院丶俱乐部以及各种文化艺术相关的地方,全都挂着这22个人的大照片。甚至有副食品商店,把明星头像印在糖果上,顾客为了集齐22位明星的头像,反覆去买糖——跟乾脆面的水浒卡片似的。

所以22大明星之所以有影响力,是有时代因素的。

后来国内又搞了几次所谓评选,都扑的无声无息,没人关注。

这次也一样,历史上官方评出了新中国40年十大明星:赵丹丶崔嵬丶白杨丶孙道临丶于蓝丶王心刚丶谢芳丶刘晓庆丶潘虹丶姜文。

没掀起什麽水花。

当然如果现在评选,龚雪肯定能进去,姜文不一定了,他《红高粱》没荣誉,只有个《芙蓉镇》。

广电的人受到打击,有点悻悻的走了。陈奇耸了耸肩,只关心春晚和土地这两件事,选在哪里建基地?是否还在怀柔?他得抽空去看看。

…………

「咚咚咚!」

「请进!」

「陈厂长!」

马秉煜敲开门,拿着《龙年警官》的方案进来了。

东方公司的都叫他陈老师,北影厂的一般叫陈厂长。他自己不管那些,有权任性,想咋叫咋叫:「老马,有事麽?」

「黄建忠有个本子,我觉得不错,找你研究研究。」

「哦,坐坐!」

陈奇给泡了杯茶,听马秉煜讲了一番,包括《龙年警官》的创作思路丶故事情节丶预算等等,而后皱起眉头,道:「这个项目,不太好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