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代1979:带着老婆孩子吃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61章 第一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你瞧什么呢?”

阿哲手指博古架上的小猫,乐道:“东子,你丫是真会玩。”

“你懂什么?我那叫招财猫,给家里招财招好运的。”

李向东胡扯一句,关上书房的门,上好锁,那只小猫要是让自家闺女看见,肯定要缠着自己索要。

“走吧咱们。”

李向东推上自行车,喊上阿哲从家里出来。

两人来到大门外,扭头朝侯三家的方向看去,只见孔大妮手扶自行车,侯三正在锁自家的院门。

“真黏糊啊。”

听到阿哲嘀咕,李向东摇摇头。

“孔大妮应该是好奇,你嫂子其实也想跟着一起去看看热闹。”

四个人,两辆自行车汇合后直奔王府井大街,翠微胡同就在那一片。

距离没多远,李向东一行四人说说笑笑,聊着天骑到目的地,拢共花费不到二十分钟。

自行车停在王府井大街和翠微胡同的交叉口,四人的目光望胡同里一瞧。

好家伙!

胡同里或是三三两两结伴,或是五六个,七八个人凑一起。

有怀抱奶娃子的,有手拉小孩子的,也有抽烟聊天的,总之胡同里有不少得到消息,过来瞧稀奇的京城老百姓。

上辈子,李向东没关注过这个第一家个体户饭店开门营业的事情。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等到10月7号正式营业,经过京城报纸的一宣传,那时过来凑热闹的老百姓,能把胡同挤到自行车都过不去。

再等这家饭店登上合众社的报纸,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国使馆工作人员。

有不知情的路人,在看到很多外国人在翠微胡同里进进出出,而且这些外国人全都去的是胡同里那家饭馆后,慢慢的还有传言说悦宾饭店是外国特务据点。

不管是京城老百姓,还是黄头发的外国人,众人之所以来悦宾饭店吃饭,全都是奔着第一家的这个名头。

人最多时想进去吃饭的直接预定到了68天以后,可想而知这个第一家个体户饭店火爆到了何等程度。

排队排到68天,换后世有这样的饭店,那指定就发财了。

可悦宾饭店最开始的阶段,即便天天火爆,它也并没有赚到跟自身名气相对应的收入。

原因是营业面积小,饭店里只有四张桌子和十五把椅子。

人手不充足,不敢雇佣工人,直到81年的时候,悦宾饭店才有第一个招聘来的员工。

原材料采购困难,计划经济时代,国营饭店和集体性质的饭店有粮油供应,那是饭店和粮店之间是公对公。可个体户是私,个体户根本买不到粮油。

悦宾饭店起步的第一批粮油,是当时东城区工商局的一位干事专门和粮店协调特批的,互相成就后这名干事慢慢升任至该局的副局长。

最后是不敢定价,国营与集体性质的饭店大堂都挂着牌子,明码标价的写着今天有什么菜,每道菜是多少钱,写的清清楚楚。

悦宾饭店不一样,在经营利润归个人的前提下,饭店营业了好一段的时间,都只敢写菜名,而不敢写菜价。

顾客结账,老板直接让吃饭的顾客估摸着给...',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