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西市
杨洄眼下正不停的在族内奔走,希望大家能认可他,由他来主持宗族事宜。
而杨玉环那边,他也没少奉承巴结,因为他对观国公还是不死心,希望杨贵妃能够影响圣人,准许他袭爵。
只要袭了观国公,那便是名正言顺。
他在网罗族内,人家杨慎矜也在这麽干,两人眼下的争夺,颇类似于争夺村支书。
观王房有七个大支,还有两大辅助,
七支便是隋朝观王杨雄的七个儿子,七房在唐朝出了三个宰相,四个尚书,
杨洄是长房出身。
两大辅助就是杨雄的两个弟弟,武则天外公杨达一支,还有隋朝邗国公杨土贵一支。
杨达这一支,就是太子李绍生母这一房,杨士贵这一支也多在中枢任职。
李武韦杨四大家嘛,杨家是非常牛逼的。
杨洄要走的路子,就是袭封观国公,在家族的支持下,登上宰相之位,
杨慎矜也是这麽想的,如果弘农杨氏能够全力支持他,那麽他便有了与李林甫分庭抗礼的资格,不用再看人脸色。
李林甫知道这俩人打的什麽主意,所以故意让他们内耗。
而李瑁清楚,这两人都在做无用功李隆基不可能允许弘农杨氏团结。
李瑁自然是要劝一劝自己这位妹夫的,毕竟杨洄太执着了。
「呵呵......自以为聪明,我阿娘留下的产业,任谁来查,都别想查到丝毫端倪,何况还有咸宜顶着,」
杨洄在皇城内见到李瑁,闲聊几句后冷哼道:
「这条老狗,想算计我?他也不看看自己那把老骨头还有几斤重。」
李瑁呵呵道:
「总之,你多留心点,人家既然朝这个方向查,肯定是得到了什麽线索,圣人对你阿娘可是从来没有放心过,你又不是不知道?」
「放心吧,我会安排好的,」杨洄道:
「你刚才说,我不应该拿平准署的事情对付杨老狗,我知道你在顾虑什麽,
可你不知道的是,太府寺现在的亏空太大了,右相一点没有补亏空的意思,今年年底的禄米肯定是发不下去了,届时圣人问罪,正是弹劾老狗的最佳时机。」
长安的官员,俸禄基本来自于太府寺的左右藏,左右藏被韦坚侵蚀的够呛,
不是说没钱,而是被韦坚那麽一搅和,资金炼出了问题,眼下是寅吃卯粮。
如果李林甫能够从户部国库调拨一些过来,就可以维持太府寺的正常运转但问题是,河西丶陇右丶朔方,都在要钱。
朔方已经在总动员了,李隆基招谕回丶葛逻禄丶拔悉密等部落,配合朔方军,要对东突来一次大手术。
王忠嗣随时都有可能率军北上,直扑突蕨王庭。
李林甫也没钱给太府寺调拨。
李瑁皱眉道:「太府寺的亏空说到底,谁也没贪,你揪着不放,只会查到不该查的人身上,到时候别偷鸡不成蚀把米。」
真正侵蚀左右藏的,是李隆基的内库。
「禄米发不下去,官员们肯定会闹,总是要有一个担罪的,」杨洄笑道:
「谁也不会往圣人身上牵扯,杨慎矜自己也不敢,所以最后他只能硬着头皮顶罪,我偷偷告诉你,李适之眼下也在查他,此人已成众矢之的了。」
李适之现在也是火急火燎,因为皇陵龙气漏泄,第一个提出是有新陵坏了风水的,就是杨慎矜。
而新陵只有李适之他们家。
如今的李适之也是恨不得杀之而后快,最好是赶在宁丶二王过世之前,否则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人认为是他爷爷和爹的陵墓,破坏了皇陵风水,以至于降祸到了二王头上。
圣人非常在意这个。
李瑁也没想到,他也就离开三四个月,朝堂的形势就发生了这麽大的变化。
这几日与李丶卢奂丶杨洄等人沟通之后,他大概也有了一个清晰的判断。
李林甫在借杨慎矜的手,与李适之过招,眼下的两派势力之间,还处在初步试探阶段。
核心冲突就降落在杨慎矜头顶,这个老头会成为两派势力交锋的关键人物。
杨洄也是被卷进来了,有杨洄不停的给杨慎矜制造压力,对方才能死心塌地的依附李林甫。
不得不说,玩政治,当下朝堂,李林甫,无出其右。
十月末,韩朝宗回来了。
他回来,就代表着裴耀卿的京兆尹很可能保不住了。
「延赏已经安顿好了,但不是我做的,」李适之亲自在城外迎接对方,两人同乘一车,道:
「我问过延赏,是隋王向李林甫举荐的他。」
今年五十六岁的韩朝宗闻言皱眉道:
「隋王为什麽好端端举荐延赏?」
张嘉贞对韩朝宗有知遇之恩,当年也是韩朝宗上疏奏请圣人,厚待宰相之子,李隆基这才想起来张嘉贞还有一个儿子。
所以韩朝宗一直都记挂着张延赏,与李适之的书信当中,频频提及希望对方能够关照着点故友之后。
他外放担任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已满三年,从第二年开始,他就一直在为将来谋划,与李适之频频联系,本来盯上的是别的位置。
眼下李适之要对付李林甫,自然要斩除裴耀卿,至于严挺之,担任吏部尚书没多久,动不了。
李适之道:「我也不清楚,延赏自己也不清楚,他在左卫勋一府,与隋王并不算熟悉,所以我猜测,很可能是隋王腾笼换鸟。」
他的意思是,李瑁举荐张延赏离开左卫,是给别人腾地方。
「有这个可能,」韩朝宗点了点头,问道:
「怎麽样,京兆尹的事情,圣人有没有透露一些圣意出来?」
李适之摇头笑道:
「你还不了解圣人吗?他老人家的心思,岂是我等能够揣度,不过我很清楚的一点是,圣人不喜裴耀卿眼下对李林甫马首是瞻,当过宰相的人,现在去给人当狗,令人不齿。」
韩朝宗皱眉道:「难啊,哥奴权势太大了,于国于君,绝非善事,我们要跟他斗法,绝非一朝一夕。」
李适之点头道:
「这一点我清楚,所以我们当下要做的,就是砍断他的羽翼,一个裴耀卿,
一个杨慎矜,没了这两个人,再加上韦坚之助,我们机会很大。」
确实不小了,李适之丶韩朝宗丶崔翘丶韦坚丶卢奂,这支新势力,绝对够李林甫喝一壶的。
「盖嘉运到底怎麽回事,圣人不打算动他了?」韩朝宗道。
李适之点了点头:
「隋王这一招,将朝堂的计划全都打乱了,盖嘉运也变的老实本分许多,圣人有心动他,苦于没有藉口,已经召其长子入京,可见短时间内,河西节度使,
是不会有变动了。」
韩朝宗双目一眯:「盖嘉运与裴耀卿是死敌,我们是不是拉拢他一起?」
「别,」李适之苦笑道:
「你这个处置使,我平时与你联系都是小心谨慎,何况一个节度使,我是万万不敢结交的,别忘了,我上面有诫宗属制。」
韩朝宗叹息道:
「想要挤走裴耀卿,要麽升迁,要麽降职,升迁肯定是不可能了,但找不到此人的把柄,让他降职,也难啊,至于平迁,一大把年纪了,眼下也没有适合他的位置。」
李适之满怀心事的沉默片刻,似乎非常纠结该不该说,半响后,他还是道:
「我倒是想过一个办法,就是太得罪人了。」
「什麽办法?」韩朝宗问道。
李适之叹息道:
「裴耀卿与隋王交往过密,若以交构亲王来弹劾他,成功的机会很大,但我与隋王也有交情,这麽干的话,过不了心里那道坎,汝阳王怕不是也会跟我翻脸。」
韩朝宗目瞪口呆,大哥,咱别玩这麽大行吗?
我愿意配合你对付李林甫,但我可不想玩命啊,宁王还没死呢。
「你不知道,眼下长安都在疯传,说是我们家坏了皇陵的风水,宁王府与王府,恐怕也受了些影响,」
李适之叹息道:「正所谓唾沫也能淹死人,我若不能先发制人,到最后栽跟头的就是我,裴耀卿身上实在没有什麽把柄,就这麽一条。」
他是御史台主官,哪些官员有问题,他这里都能查清楚,但是裴耀卿太谨慎了,除了放任恶钱流通之外,没有可以弹劾的地方,所以李适之才想到李瑁。
恶钱的事情,牵扯的太大了,他不敢掺和。
「这个想法你尽早摒弃,」韩朝宗劝说道:
「朝堂争斗不要牵扯皇室,一旦牵扯就是惊天大案,到时候翻船的说不定是我们。」
李适之点了点头,他也因自己这个想法而有些愧疚,倒不是李瑁跟他关系很铁,而是觉得对付政敌,牵连无辜的人,有点过火了。
只见他道:
「我也只是想想,让我做,我也做不出来,可是除此之外,还有什麽办法能对付裴耀卿呢?这个人下面还有一个裴宽呢。」
「那就先对付杨慎矜,」韩朝宗道:
「京兆尹丶太府寺卿,我无所谓的。」
他年轻时候做过户部的度支郎中,财政这一块,也是驾轻就熟。
李适之点了点头:
「你这次回来,有机会了也见一见隋王吧,十王宅的独苗,眼下在长安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圣人对他非常纵容。」
「早有耳闻,」韩朝宗淡淡道。
河西的五十个人,今天如数进入右金吾卫,
杨话负责找下面人谈话,哪个愿意赋闲在家白领俸禄的,将牌籍兵甲交出来。
结果呢?有一百多人愿意。
杨话也算是切身体会到,军府已经崩坏到了什麽地步。
军府有内外之别,内府就是成卫长安,外府就是地方上的折冲府。
折冲府已经名存实亡了,所以当下的内地府兵,大多都在关中附近,洛阳都没多少,要不然,历史上也不会被安禄山那麽容易拿下来。
金吾卫在所有成卫长安的卫士当中,是职能最广泛的,大事小事都能管,权利大了自然油水也大。
所以一开始,都是关中豪强的家族子弟挤破头进来,但是这些人有一个毛病,就是办事不行,管人行。
所以中枢改革,削减金吾卫当中的豪强子弟名额,吸纳一些本地的流氓地痞进来,这样一来,地皮流氓负责办事,豪强子弟负责管人,各司其职,军府的职能划分也更为清晰了一些。
正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像金吾卫这种地方,都是横的一批的主,越是这样的性格,越能维护长安稳定,因为平民商贩怕他们,不敢惹事。
眼下进来五十个更横的,比流氓更流氓,比地痞更地痞。
门里出身自会三分,李晟出身将门,年纪虽小,但也略懂领兵之道,毕竟爷爷和亲爹都是千这个的,耳濡目染之下,知道该怎麽跟下面的军士打交道。
五十人,列队整齐的站在金吾卫公的大院中,一个个站得笔直,杀气盈面他们有高有低,有胖有瘦,有老有少,所以整个队形看起来参差不齐,有点乌合之众的感觉。
金吾卫原本的一些卫士们,眼下也在打量着这些来自西北的饿死鬼,他们指指点点,谈笑风生,完全没有将这些人放在眼里。
连编制都没有,不过是顶替别人来上班,一张嘴满口黄牙,臭气薰天,说着整脚的乡音,这不是土包子吗?
盖嘉运强硬的治军手段,让这五十人对周遭的冷嘲热讽充耳不闻,他们才不在乎这些,他们只在乎钱。
听说俸禄不低,平时还能吃拿卡要,这可比河西卖命强多了。
他们已经开始憧憬未来在长安的生活,憧憬着睡长安的女人。
李晟今天,就是负责安排这些人的工作,这支队伍今后就交给他来带了,金吾卫的职责是什麽,在长安应该注意什麽,哪些人能惹,哪些人不能惹,都得交代清楚了。
因为这帮人都一个通病,胆子太大,下手太狠。
「在河西,你们是什麽样,我不管,」李晟年纪轻轻,开始训话道:
「但这里是长安,是金吾卫衙,你们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考虑的,是隋王,隋王认为能做的,你们就能做,隋王认为不能做的,你们就不能做,胆敢犯者,不以律法处置,以军法论罪。」
律法没有军法严格,律法用刑还有个轻重之分,军法则不容情,动不动就砍头。
「我还是那句话,金吾卫掌巡徽京师,天子脚下,不当值的时候,也要自我约束,这不是你们可以乱来的地方,」
李晟冷眼打量着众人,大喝一声道「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上官,我说什麽就是什麽,听到了没有?」
「听到了!」五十人异口同声,掺杂了各类乡音,颇为杂乱。
接下来,李晟将五十人分别安排至各队,有巡检游奕的,有看守水门的,有负责里坊的,还有负责收保护费的。
这些人前期是必须打散的,聚到一起容易出问题,其中有几个在河西就是将官,也被安排了重要职位。
韦昭训望着这些土匪模样的西北汉子,颇为担忧。
因为这些人里虽然大部分是汉人,但也有党项人丶吐谷浑人丶铁勒人丶突厥人,太杂了。
「今后恐怕少不了会惹是生非啊,」韦昭训朝一旁的郭子道:
「隋王交给李晟约束,是不是不太合适?」
郭子点了点头:
「你我私下里多帮衬着点,既然是隋王的安排,我们尽量做好便是。」
他们俩认为李晟管理这些人的方式,有些太军方了,可这里不是藩镇,是长安,不能带着这麽浓的匪气。
京师遍地的世家子弟,豪横的不在少数,这些西北汉子人生地不熟,前期恐怕少不了会得罪人。
韦昭训只觉一阵头大,他是贵族出身,所以对这些穷苦汉子有着天生的鄙夷和排斥。
单是那些人身上的体味儿,他便闻之欲呕。
娇气的金吾卫随着这五十人的到来,将会有什麽样的变化,李瑁是非常期待的。
他想将右金吾卫凌驾于裴的左金吾之上,包括其它军府。
崔圆从前和李瑁的关系,仅限于吃过几顿饭,以及李瑁在皇城巡查的时候,
两人经常聊天。
自从上次的教训过后,崔圆没长一点记性,反倒与李瑁走的更近了。
一来,所有人现在都知道,自己与隋王关系不错,那便大大方方的交往,总好过鬼鬼票票,再者,他现在有高力士罩着,别人轻易不会再找他的麻烦了。
今天,两人又约在了一间宝藏小店,是一家胡姬酒肆,招牌是产自西域的葡萄酒。
西市,是长安最繁华的地方,因为这里商品齐全,不单单涵盖了南北各地,
异域番邦也有不少人在这里安家立业,经商谋生。
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这边是:鼓震天街闻盛世,胡姬远客满夷庚,诸番咸至开西市,万国来朝仰帝京。
西市也是金吾卫巡查的重点区域,因为这里的屋宅密集程度,是长安最高的,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
东市处在长安豪宅区,里面多是高端场所和奢侈品,与西市的市场环境是完全不同的。
最早的时候,单纯的是因为这个地方在长安城西,而西域进来的货物,肯定是走西城门,所以便于在这里交易。
后来太府寺乾脆因地制宜,在城西长安县很多里坊内,建立商栈,划出一些可以出售给番邦外族的宅基地,方便他们在长安做生意。
两京诸市署,就是太府寺辖下的部了,为了平准两京物价而设立,同时还有一个很大功能,吸纳金银。
「隋王平时很少来西市吧?这里不比东市,好多街道都是臭烘烘的,污水横流,乱七八糟,」
崔圆一个劲的吐槽看这里的环境,但他来的比谁都多,比谁都勤快。
苍蝇馆子味道好,一直都是这样,颜令宾的拖翠楼只不过是菜品齐全,环境优雅服务高档,真要说味道,其实也就那样。
崔圆边喝酒边继续道:
「这里胡商最多,而他们不喜欢收咱们的开元通宝,多以金银交易,旧隋时期,西市的物价要比东市高,后来太宗皇帝令太府寺干预经营,强迫胡人用咱们的铜钱,但收效甚微,还是莱国公如晦想了个法子,两市交易必须使用开元通宝,胡人可以从两市署以金银兑换,以便交易,等他们离开的时候,可以再兑换回来。」
「我大唐铸钱不多,并不愿意让开元通宝流入番邦,又想将番邦之金银留在长安,所以最后的兑换,多是以茶叶丶瓷器丶丝绸绢布代替,这样一来,等于变着法子将货物卖给了胡商,所以隋王会发现,在西市没有一家经营茶叶等物的商行,因为都在西市署,而长安所有的私人商行,不准将这些东西卖给胡商。」
李瑁笑了笑,对方说的这些,他都知道。
其实就是一种贸易保护,大唐将便宜都占了,而胡商们也是乐乐呵呵心甘情愿,将自己的金银拱手送进了大唐。
货币没有流失,促进了贸易,吸收了金银,还卖了货,怎麽都是赚的,当然了,胡人没有瓷器茶叶丝绸这些玩意,他们也觉得自己赚了。
所以大唐的对外贸易,一直都很繁荣,河西走廊上的商队络绎不绝,李瑁都是亲眼所见的。
李瑁笑道:「你对这些还有钻研啊?」
崔圆笑道:
「我虽然是武举出身,但并不想从军,眼下的大唐,最需要的就是财赋官员,我家里不是有这个条件嘛,所以平日常下苦功钻研,寄希望于将来能进入皇城衙署,一展抱负。」
历史上这小子就做到了宰相,李瑁倒是认同对方的才能,但其实崔圆还有一项技能非常突出。
特别会来事。
韦妮儿就告诉他,崔圆巴结高力士很有一套,给高力士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别人花费巨资送礼,高力士有时候看都不看一眼,人家一个钱没花,还傍上这条大粗腿了。
而且不单单是高力土,如今崔圆成了监门校尉,已经有独掌一门的资格,借着职务之便,没少巴结中枢大员。
人家崔圆在李瑁这里,倒也非常坦诚,自己是怎麽巴结萧灵的,一五一十都说了。
把个李瑁给乐的,从头笑到尾。
这才是干大事的人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