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伊州大曲
凉州比之鄯州,景象要萧瑟很多,毕竟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乾旱气候。
气候乾旱,植被自然不会繁茂。
但因其地理位置特别特别重要,所以历史上是前凉丶后凉丶南凉丶北凉丶大凉丶西夏的都城,有西北首府之称,实为天下要冲,国家藩卫。
如果说陇右丶河西丶安西,大唐只能留下一个,那麽肯定是河西。
一个地方的崛起,往往符合当下的社会条件及历史走向。
后世的武威,名气不大,与其它的西北城市一样,默默无闻,隐入尘埃。
但是在武则天时期,大唐的所有城市当中,洛阳第一,扬州第二,凉州第三,被称之为三甲。
是的,就在几十年前,凉州的繁华甚至一度超过了长安。
为什麽?大唐对外贸易的经济特区,河西走廊贸易中心,北方佛教中心城市之一,长安在西北最大的屏障。
所以凉州之繁华,对于没有到过这里的人来说,绝对会惊掉他的下巴,
正因为如此重要,所以节度使入朝拜相,多出自河西。
盖嘉运是一个非常潇洒的人,打仗的时候狠得一批,自前为止可以说战无不胜,但闲下来的时候,也是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玩女人是一把好手。
岑参在历史上曾经有一首《玉门关盖将军歌》,可以说为盖嘉运这辈子做了一个总结:
勇猛盖世,军功彪炳,生活奢华,骄盈跋扈。
九月初十,李瑁带队进入凉州城。
在这里见到的胡人面孔,远比中原人来的更多。
他这个级别巡查地方,没有什麽隆重仪式,也没有什麽列队欢迎,没有谁会欢迎上面派人下来查他们。
而上面派到地方搞巡查的,也一般都很低调。
但是李瑁这一次很高调,他穿着自己的亲王服,配金鱼袋,身后的飞龙军在城外全部配甲,威风凛凛的一支骑兵大队,就这麽张扬跋扈的进入了凉州。
是的,非常张扬,京师来的自然瞧不起地方上的,何况还是禁军,一个个高坐马上,目中无人,俯视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赤水军盖威,见过处置使,请容末将在前带路!」一名颇为威武的中年人,带着一队人马赶来,朝李瑁行礼道。
李瑁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眼,皱眉道:
「本使来的路上,听说赤水军已经调走了,你在军中担任何职,为何没走?」
盖威笑道:
「末将担任赤水军讨击使,因要留下接待使君,所以并未随军换防。」
「赤水军换防何处?」武庆沉声发问。
盖威笑道:
「驻扎祁连城,协助陇右防御吐蕃。」
李瑁懒得在大街上跟对方闲扯,摆了摆手示意盖威带路,毕竟他要见的是盖嘉运。
凉州节帅府的规模,是鄯州的三倍多,这可不是盖嘉运修的,而是牛仙客。
事实上,节度使在地方,生活都比较奢侈,不止他们俩,王忠嗣在朔方也一定过的有滋有味。
当一个人拥有享受的权力,很难不去享受。
节帅府外,盖嘉运远远看到李瑁的队伍走近,带着身后一众将领走下台阶,边往前走边揖手道:
「盖某何幸,竟然在这西北之地,得见隋王,怪不得凉州城今日的太阳升的那麽早。」
都言盖嘉运跋扈,但人家明显比皇甫惟明更客气,这两个人给人的第一印象,一个刻板正经,一个泰然自若。
李塌也远远的下马,携众人步行而来,揖手道:
「凉州之盛,盖帅之功,今日叨扰,少不得要在这里盘桓几日,倒是给盖帅添麻烦了。」
「哈哈......」」
盖嘉运仰天一笑,豪气干云,上前拉着李塌的骼膊就往帅府方向走:
「别说数日,隋王就是不走,盖某也不会觉得麻烦,只会高兴,酒席已经备好,愿与隋王一醉方休。」
接着,他又朝次子盖威道:
「将隋王带来的儿郎们,安顿在驿馆,顿顿要有酒肉,饿瘦了一两,我割你的肉补上。」
盖威微笑点头。
程元振一愣,本来强作轻松的脚步为之一滞,本能的看向李瑁,内心喊道:赶紧拒绝啊,狗贼是要将咱们的人支走。
其他人的内心也多多少少出现一丝惶恐,人家刚上来就断你的手脚,真要在帅府内发生异变,那不是笼中之雀吗?
李瑁笑了笑,朝武庆道:
「带儿郎们去吧。」
武庆的心理素质还是过硬的,闻言点了点头了,带队跟着盖威走了。
节帅府大堂,本来是议事的地方,庄重威严之地,喝酒本该有别的去处,但是盖嘉运的大堂,眼下的布置跟宴会场没有什麽区别。
而且李瑁扫眼一看,就知道这里不是专门为他布置的,而是平时就是这副景象。
盖嘉运的个头,与皇甫惟明差不多,但是骨架非常大,肩宽体阔,肌肉实,双目深邃,脸上的皱纹如同刀割一般,黑的脸庞仿佛野猪皮一样坚硬。
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硬!
盖嘉运发现李瑁一直在打量厅内的布置,见状笑道:
「盖某人平日喜乐舞,帅府内其它地方都不够大,所以便将前堂做为排练乐舞的地方,倒是让隋王见笑了。」
不见笑不见笑,你这不是跟基哥一个德行嘛。
长安教坊眼下比较盛行的《伊州大曲》,就是盖嘉运整理之后,献给李隆基的,历史上还传到了日本。
人家也是粗中有细,细中有精啊,
谁能想到模样看起来这麽粗犷的一个大汉,对乐舞有着极深的造诣。
几大碗烈酒下肚,盖嘉运盯看李瑁的眼睛,笑道:
「鄯州情形怎麽样了?皇甫还是像从前一样,夜不能寐吗?」
李愣道:
「他还有不寐之症?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只是初到鄯州的第一天,见过他一次。」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盖嘉运豪气的再饮一碗,擦嘴道:
「他还是太年轻了,如果能在陇右再呆上个三五年,就一切都想明白了,那时候就会像我一样,该吃吃该喝喝,想睡哪个女人就睡哪个女人,一觉睡到大天亮。」
说罢,盖嘉运扫视了一眼厅内正在互相敬酒寒暄的两派人,淡淡道:
「盖某知道隋王要来,所以早早便将他们都叫来了,方才没有为隋王引见,是觉得没有必要。」
李塌面无表情道:
「为什麽没有必要?」
盖嘉运笑道:
「隋王难道不是冲着我一个人来的吗?陇右的莫门军已经进驻新城,与凉州相隔一百八十里,两日可至,你在害怕什麽?」
好家夥,遮掩都不遮掩了,开门见山是吧?
李瑁笑了笑:「盖帅这麽问,你又在害怕什麽?」
盖嘉运坚硬的脸庞挤出一丝苦笑:
「我害怕什麽,隋王心里一清二楚,盖某命不好,偏偏在这种敏感时期,李楷洛又死在我这里,朝廷怎能不生疑呢?就连那个李光弼,虽然伪装的很好,但我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他恐怕都想杀了我,清者自清,我也懒得跟他解释。」
李瑁点头道:
「关于李楷洛的死,朝廷已有定论,圣人对你还是信任的,并没有怀疑你。」
盖嘉运叹息道:
「圣人对盖某恩重如山,虽死难以报答,只是如今的朝堂奸妄横行,难保不会迷惑圣听,盖某这里有一份万言书,请隋王返京之后转呈圣人,盖某是罪是功,皆在此书之中。」
李瑁点了点头:
「一定帮你带到。」
像盖嘉运这种起家军伍之人,不是说他不够聪明,而是他身处的环境,
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跟中枢不在一个档次。
一辈子都在军中,没有体验过立身朝堂的那种感觉,根本不知道长安那帮人有多阴。
李瑁看得出,如今盖嘉运还寄希望于能够挽回李隆基对他的偏见,以为朝廷对付他,是李林甫和裴耀卿的意思。
大错特错,功臣在皇帝眼中一文不值,而当功臣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
就需要奸臣站出来,帮皇帝处理掉功臣,背这口黑锅。
别说你万言书,就是十万字百万字,李隆基都未必会看一眼。
「中书门下有令,着我协防陇右,派遣赤水军调防安人军驻地,我没有听,」
盖嘉运正色道:
「而是将赤水军调至祁连城,如果安人军方向有变,赤水军可随时南下,切断敌军退路,与安人军内外夹击,任谁都会认为这才是最好的部署,
但中枢却背道而驰,是他们不懂吗?不是的,他们那帮人脑子里不想看怎麽击退敌军,一门心思想着怎麽削夺我的兵权,好像我比吐番的威胁更大一样。」
李瑁能说什麽?只能硬着头皮道:
「盖帅多虑了,他们没有这个意思。」
盖嘉运笑了笑,举杯与李瑁又饮了一碗,道:
「他们平日所饮,皆为佳酿,不像我这里的酒,像西北的烈风一样,如火如刀,盖某的性子也是如此,我虽耿直,但那帮人脑子里在想什麽,我一清二楚,那个裴耀卿,担心我将来入朝为相,顶替了他,处处给我穿小鞋,
我都能想到,他在圣人面前不知说了多少谗言诬告。」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李撸笑道:
「是盖帅想的太复杂了。」
盖嘉运咧了咧嘴,突然岔开话题道:
「秋日山禽正肥,明日隋王与我一同出城狩猎如何?」
站在李瑁背后的李晟一愣,下意识咽了口唾沫,内心紧张到无以复加。
他听李光弼说起过,凉州城绝不是动手的地方,那麽明日出城,是否算一次机会呢?
李瑁微笑点头:
「我不胜酒力,盖帅今日可不能将我灌醉了。」
盖嘉运哈哈一笑:
「不胜酒力四个字,盖某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听过了,隋王是个有节制的人啊,好,今日只是小酌,等明日狩猎归来,你我再一醉方休。」
李瑁低头看了一眼桌子上,已经被盖嘉运喝光的三个酒坛子。
你管这叫小酌?
大厅内,歌舞升平,汉胡掺杂的乐工舞伎,正在下方表演着盖嘉运最喜欢的《伊州大曲》。
此曲需乐工四十八人,舞使十二人,怪不得人家要在帅府的大堂设宴,
其它地方确实放不下。
郭知运在担任陇右节度使的时候,为李隆基献上了凉州曲,盖嘉运献上了伊州曲,这两篇舞曲眼下在教坊都是经常会表演的曲目。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记载:今乐府所传大曲,皆出于唐......凡此诸曲,惟伊凉最着。
可见伊州曲和凉州曲在华夏乐府之中,也是极具盛名的。
古伊州,就是后世的疆新哈密地区,所以今天献艺的舞使,都带着点西域风情。
她个口中吟唱看的,是几篇诗歌,伊州曲有采诗入乐丶因乐为诗的特徵,这是李隆基同志改进创造的。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这是王维的伊州歌,与其它歌曲一样,大多描述的边疆征战,别离思念之情,其音调凄楚悲凉,使人惆怅感慨。
乐舞是情感的表达,容易与人们内心深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情感,形成共鸣。
所以当乐舞开始之后,大厅内两个派系的人所呈现出的表情,完全不一样。
河西诸将这边,有人面色肃然,隐有悲怆,有人闭上双目,乐声与情感在体内碰撞,他们对于这种带有边塞情怀的乐曲是有共鸣的。
不像李瑁这边的人,看的是舞,听的是乐,没有感情。
「隋王在宫里,见过表演伊州大曲吗?」盖嘉运换了一个坐姿,专注的欣赏着下方的舞乐,已经很久都没有说话了。
李瑁闻言道:「自然是见过,但与你这里的略有不同,总觉得教坊的伊州曲少了些什麽。」
盖嘉运苦笑道:
「牧羊驱马戎服,边关思乡故土,这才是伊凉大曲,长安的那个变了味了,也是,他们不懂的,不过那些诗人们,却不失为我边疆儿郎的知音。」
说着,盖嘉运以手托额,喃喃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君莫笑......君莫笑......他们豪饮是对酒当歌,我们还得担心君会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不用吹。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此生未能与孟襄阳把酒畅饮,
实为生平憾事。」
李瑁一副恍然的样子,点头道:
我知道区别在哪了,一个是惆怅沉重,一个是典雅雄壮,一个多为离愁别绪,一个多为豪情壮志。」
盖嘉运哈哈一笑,拍掌道:
「总结的好,隋王是懂乐舞的,也懂我边疆儿郎,你若出任节度,要比很多人强上不少。」
李瑁笑了笑,连称过誉。
他其实一直都在打量着河西诸将的方向,他想试一试,自己能否在这些人当中,猜到哪个是哥舒翰。
其实很好认,因为王维认识哥舒翰,还有一首《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
是的,哥舒翰做过长安县的判官,也是那个时候与王维认识,毕竟大家都爱喝酒。
但是李瑁不认识哥舒翰,因为哥舒翰的出身,进不了他们那个名士小团体,也就是偶尔跟王维喝顿小酒。
王维对哥舒翰的容貌评价为:身长八尺,眼如紫石棱,须如猬毛。
这就很好猜了嘛,紫色瞳孔,胡须坚硬如铁像刺猬,大高个。
李瑁的目光锁定在一个人身上,侧身朝盖嘉运道:
「那个哥舒翰,是你一手提拔的?」
盖嘉运摇了摇头:「是王带出来的,盖某惜才,所以委以重任,怎麽?隋王认识?」
李瑁笑道:
「我说不认识,盖帅恐怕不会信吧?」
「不,我一定信,」盖嘉运道:
「此人还不够资格让隋王认识,虽然听说他在长安也不失为一名仗义豪侠,但还不够格与亲王结交,我看重他,一来是有真才实学,再者,王摩诘的朋友,品性应该不会差。」
哥舒翰的亲爹哥舒道元,曾担任过安西副都护,赤水军使,也就说,赤水军里面有人家爹的老部下,所以盖嘉运才会安排对方进入赤水军,因为适应起来会很快。
在哪有门路关系,你最终还是得走这条路,祖孙三代草烟人,一家四口力电人,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在其它行业就不了业啊。
哥舒翰其实是想从政的,因为他知道从军是个苦差事。
奈何没路子,在长安兜兜转转几年,结交这个,结交那个,只混了一个判官,觉得自己太屈才。
所以最后还是回来了,老老实实继承他爹留给他的人脉遗产。
「隋王若是对这个人有兴趣,我叫他过来,方便隋王问话,」盖嘉运道。
李瑁摇了摇头:「没兴趣,就是觉得相貌奇特而已。」
「番将嘛,如今在西北不稀罕了,」盖嘉运道。
既然聊到这个,李8便顺口问道:
「盖帅觉得,任用番将,利弊几何?」
盖嘉运想都不用想,便脱口而出「利大于弊,以夷制夷嘛,我是赞成朝廷这麽安排的,就比如这个哥舒翰,他来自西突蕨突骑施部落,如今这个部落在伊犁河一带的突蕨部落当中,已经势微,很多依附大唐,离强合弱嘛,所以安西和北庭的军中,很多将领都来自突骑施。」
李瑁笑道:「如果不是番将,而是番帅呢?」
盖嘉运一愣,皱眉沉吟片刻后,沉声道:
「番人为副,可尽辅佐之能,若为主,则恐有播迁之祸,他们的想法,
和咱们不一样,只可用之,不可予之。」
李瑁淡淡道:
『我来之前,朝廷有一项任命,升平卢为节度区,原兵马使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看样子盖帅还不知道吧?」
盖嘉运顿时一愣,惊讶道:
「安国粟特人,在河北为帅?有范阳在,平卢升府意义何在?」
李瑁笑道:「这我就不清楚了。」
盖嘉运双目一眯,沉默半响后,摇了摇头:
「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了,任用番将,是因为我大唐边疆多设羁都督府州,羁糜,怀柔也,多引其土酋,许以厚禄,为的是纳入朝廷管理,安国之人在河北担任节度使,不会是李林甫想出来的吧?」
「真不知道,」李瑁道。
你就跟我装傻吧,告诉我这个消息,又不说清楚,吊人胃口的感觉很爽吗?
盖嘉运冷哼一声。
眼下的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就是番帅,羌族出身,还是盖嘉运一手提拔起来的。
但是李猖西行之前,李林甫私下里告诉他,夫蒙灵察的任命,就是朝廷分化盖嘉运与夫蒙灵察的一种手段。
因为盖嘉运一直都想兼任安西,以夫蒙灵察为副,毕竟安西是他起家的大本营。
但是朝廷这边肯定不愿意这麽千,但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安西节度人选,于是便乾脆玩了这麽一招,将夫蒙灵察给提上去了,并且明说了:给你升官,盖嘉运不同意。
两人就这麽产生了嫌隙,本是一对出生入死的老夥计,眼下来往却少的可怜。
盖嘉运也因此对朝廷的怨气越来越大,李楷洛之死,就是他发给朝廷的一个警告。
接风宴结束之后,李瑁被盖嘉运连番热情挽留,住进了节帅府,身边只有李光弼丶李晟他们四十来个人。
飞龙禁军所在的驿站,距离此处足足三里地,一旦有事,根本来不及救援。
而同样留在帅府的程元振,心态已经崩了。
他从前外出办事,地方官见了他,都是献媚逢迎,客气恭谨,但是今天不一样。
那帮河西悍将,没一个拿正眼看他的,这样的形势,很难不让他心生胆怯。
所以等到大家都被安顿好了之后,他又赶紧离开卧房,去寻李塌的住所,商议对策。
「我们阿郎已经睡下了,」守在门外的李无伤道。
他身边一共四个人,到了半夜会与李晟带着的人换班,是李瑁的夜间守卫。
程元振偷警了四周一眼,心急道:
「他怎麽睡得着啊?让我进去。」
李无伤摇了摇头:
「那可不行,我们阿郎交代了,明日还要与盖帅出城狩猎,要养好精神,不准旁人打搅。」
心真大啊.:::::你们打算明天动手?程元振试探道:
「有什麽安排,你们得跟我说啊。」
「没有安排,」李无伤面无表情道。
程元振还是不死心,硬是在门口纠缠半天,还故意大声说话,期盼着吵醒李瑁,好喊他进去。
结果闹了半天,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
睡吧睡吧,反正要死也是一起死,我跑不了,你也跑不了。
程元振叹息一声,不甘心的离开。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