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父李隆基最新章节 - 圆盘大佬粗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9章 勤勉尽责,材优干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59章 勤勉尽责,材优干济

中书门下这个地方,几乎承担了国家所有的重要事务,是非常忙碌的决策部门。

正常情况下,三五年都不会有一桩案子上报至这里。

毕竟刑礼房拢共才三十来个人,刑礼房召集使就是尚书右丞韦济,平日都不来这边。

这次发生了李瑁这件事,人家照样没来,该下班下班。

尚书省是六部,中书门下却只有五房,刑和礼合并成了一个,说明什麽?不是礼部不重要,是刑部的事务在这里不重要,所以才并进了礼房。

但李瑁这次口口声声说是造反,那麽大理寺和刑部在没有接到上谕的情况下,只能上报,不能自行审讯。

徐娇必须先去一趟中书门下,走正常的交接流程,办了手续盖了印,然后还得带着卷宗,去平康坊。

没办法,眼下中书门下在右相府办公,

偃月堂一直在被改造着,因为它本来的面积不算大,但如今能进来参与议事的官员却是越来越多。

堂内东侧本来有一座露天露台,方便赏月,但如今也被加盖了屋顶,下方布置了坐席和茶水房,西侧原本是坐部伎表演的戏台,也被拆掉,改成了棋室和记录室。

李林甫主座后方,则是正在加设书架,用于存放各类卷宗。

徐娇送进来的案卷,被李林甫分发下去,由众人传阅。

说实话,他都不习惯办理这种案子,他只负责攻计,没负责过审案。

「隋王也就是亵渎司法,那两个字谈不上的,」陈希烈看完之后,笑道:

「张均一向雷厉风行,这次算是遇到硬骨头了,」

裴耀卿将手里的案卷交给后面的人传阅,皱眉道:

「这样的案子,本不该交给大理寺,他们早该上报,而不是私自拿人,

还对那个崔圆动了刑,有点太着急了。」

牛仙客道:

「不交大理寺交谁?诫宗属制,有违者,应该是宗正寺管,但是宗正寺能管的了隋王吗?李琳会审自己的堂弟?所以还是得大理寺嘛,流程上没有问题,就是隋王大放厥词,多少有点咆哮司法,没将诫宗属制放在眼里。」

卢奂闻言冷笑道:(「你这个帽子扣的比张均还大,待会隋王来了,左相不妨当着他的面,将这句话再说一遍。」

按理说,卢奂的官阶,本不该对牛仙客这麽冲,但人家不是掌铨选嘛,

铨选四贵之一,权力大啊。

牛仙客冷哼一声:「你倒是挺向着他嘛,听说你与隋王私交极好?」

「左相什麽意思?我也交构隋王喽?」卢奂冷冷道。

牛仙客呵呵道:「这个本相就不知道了。」

「好了好了,国事繁重,犯得着因为这种事情斗嘴吗?二位不要再说了」严挺之出面劝阻道:

「听听右相怎麽说。

李林甫坐在主位上,慢悠悠的品着茶水,闻言笑道:

「本来诸公已经可以散值回家了,因为这件事,难免要在本相这里多留片刻,我们还是接着刚才的事情,继续议吧。」

裴宽警了严挺之一眼,点头道:

「我确实中意颜氏兄弟,他们俩最好能跟我一起上任,颜果卿可为节度判官,颜真卿可为掌书记,初任范阳,我还是需要一些盛名才干之人,才能尽快授顺范阳的事情。」

李林甫看向身后的吏房官员,道:

「这个颜果卿眼下任职何处?」

更房官员道:「回右相,在魏州担任录事参军,去年的更部大考,此人纲举目张,治理政事为河北第一,考核成绩为上上等,本该升迁的,但因没有缺所以一直拖差,

李林甫又看向卢奂,因为去年河北大考,是卢奂管着:

「既是上上等,国宝郎早该跟老夫说的,埋没朝廷储才,这不是我们应该出现的纰漏。」

卢奂点头道:「我的疏忽,那麽这个人的任命,右相算是批了?」

「批了,」李林甫点了点头:

「至于颜真卿,八年前,就是本相主持科举,他是那一年的甲科进士,

与本相也算有师生之谊了,既然裴岱云中意此人,那便让他去吧。」

中枢很多官员的别称,都来自于李隆基的评价。

裴宽的履历是非常耀眼的,一路都是实权大官,乾的又非常出色,所以被李隆基评价为:德如岱云布,心似晋水清。

意思是德行就像泰山上的云一样遍布全身,他的心地就像普水一样清澈,善良。

岱云就是泰山云,很高的评价了。

裴宽微笑点头,卢奂推荐给他的这两个人,他都私下调查过,乾乾净净,而且是有真才学,用人唯亲那是熟悉范阳事务后的事情,初任封疆,得用些有真材实料的,方便他摆平那些地方官。

这时候,外面来报,隋王和大理寺的人来了。

裴耀卿闻言看向李林甫,笑道:

「这一次,我该不该让个座位呢?」

「不必了,例行公事,审讯问话不能偏坐,他得坐中间啊,」李林甫笑道。

那麽接下来,李瑁进来了。

堂内中间已经摆好了坐席,他一屁股坐下后,大理寺的人,有资格留下的留下,没资格的出去。

「隋王要造反?」李林甫面无表情的问道。

李瑁笑道:「张均希望我造反。」

已经坐下的戴国公李道邃一愣,赶忙道:

「您可别乱说啊,张卿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李瑁呵呵道:

「他就是这个意思,什麽叫交构?交构是什麽意思?你也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你也是宗室,诫宗属制倒着背也该背明白了,张均不就想给我安个造反的罪名吗?」

嘴~~有趣,卢奂呵呵一笑,开始当他的吃瓜群众。

李道邃一脸无奈的看向李林甫:

「大理寺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右相明鉴。」

李林甫指了指面前的案卷,道:

「这上面写着交构二字,不是你们写的?如果是你们写的,为什麽又说不是这个意思?」

李道邃道:

「是我们记录的,但却是独孤明的举词,大理寺可没有给隋王定罪。」

「造反的罪,你们也定不了啊,」裴耀卿呵呵道。

李道邃道:「正是因为定不了,这不才移交中书门下嘛?」

「这麽说,你们还是想定造反的罪?只是定不了,才上报?」严挺之道。

草!你们两个老狐狸,给我下套呢?李道邃一脸无语:

「我只是移交,不是主审,案子我们也没有怎麽审。」

卢奂忍不住笑道:

「大理寺是觉得我们太闲了,没怎麽审就将案子送上来了?」

李道邃顿时面无表情,三对一,我特麽不说话了。

「检举的独孤明在哪?」李林甫问道。

我可以跟你说.....李道邃回答道:

「还在秘书省。」

李林甫愣住了:

「大理寺想干什麽?卯时检举,审讯了一整天,检举的那个人,大理寺却没有查实问话?你们在这给我罗织啊?」

「不是不是,还没来得及查实啊,这才一天啊,」李道邃赶忙道:

「我们先是拿了崔圆,此子交代确实与隋王有来往,还牵扯了李彦允,

我们这才请隋王去的大理寺,结果人家口口声声要造反,我们也审不下去了啊,中间可没有任何地方不符流程。」

李林甫呵呵冷笑:

「隋王明显是信口开河,胡扯一通,他要造反,能让一个秘书省的知道?不是造反,你们上报干什麽?」

「这......这.......」李道邃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了。

裴耀卿也是沉声道:

「案子能审成这样?张均也是十几年的刑名了,不过是与一个监门卫吃饭,都能审成造反大案,你们这案辞,若是圣人看到,圣人又作何感想呢?

儿子与一个七品官,在商量造反的事情?」

「我没说隋王要造反,是他自己说的,」李道邃都不知道该怎麽辩解了,警了一眼远处的徐娇,人家眼观鼻鼻观心,压根就不掺和。

张均躲清静,你又装聋子,把我推出来了?

「请右相做主吧,我们大理寺不管了,」李道邃道。

李林甫面无表情道:

「将独孤明带来。」

说着,李林甫看向众人:

「劳累诸公还需暂留片刻,今日事今日做,明日还有明日事。」

「不辛劳不辛劳,」众人笑道。

多好的吃瓜场面,哪来的辛劳呢?

此时堂内的气氛,也松弛了下来,至少在独孤明抵达之前,大家该说笑说笑。

裴耀卿则是拿李瑁与崔圆碰面的那几个地方说事,道:

「隋王是怎麽找到这几个地方的?老夫曾经去过其中的粘糕小店,其味绝美,就是太难寻了。」

李瑁笑道:

「就是因为太偏僻,人家才以为我在做什麽见不得光的事情,可见这种地方,我今后还是少去为妙。」

「敦化坊是吧?我记住了,改天也去尝尝,」卢奂笑道:

「我喜甜食嘛。」

「你可别去,别撞见了我,又被人家检举咱俩交构,」李瑁摆手道。

众人纷纷大笑,也就是李道邃苦着个脸。

李林甫忙了一天,已经是极为疲惫,眼下忍不住调整了一下姿势,乾脆半躺在椅榻上,道:

「那两个字,不要轻易说出口,知道你是置气,但就怕有心人故意声扬,传出去,恐伤圣人颜面,正如诫宗属制那句话:恐不逞之徒,犹未能息,隋王平日里,还是要谨慎一些的。」

「右相说的是,本王谨记在心,」李瑁点了点头。

长安是很大的,从一个地方带人过来,需要时间,即使独孤明的家也在北城,但是这一来一回,也用了一个小时。

最有意思的是,独孤明不来,人家生病了,突然腹痛难忍,下不了床。

「你没跟他说,是本相让他过来吗?」李林甫非常的不高兴,一帮中枢大官在这等了半天,等了个空气?

敢放我们的鸽子?

跑腿的是吏部考功员外郎韦廉,韦陟的堂弟,只见他道:

「说了,但人家一句话没回我,捂着肚子在床上打滚,我也没招啊,总不能拖来。」

李林甫冷哼道:

「让右领军府的来填去一趟,把人给本相架过来,他就是死了,也将尸体给我拖回来。」

「明白,卑职这就去办,」韦廉退下去了。

「今早还好好的,能跑大理寺检举,晚上就腹疾了?」裴宽也是忍不住笑道:

「可见此人心虚,不敢来了。」

李林甫冷哼一声,他心情非常不爽,最近因为在家里办公,所以他晚上都睡得非常实在,白天会从早忙到晚,参与议事的大臣也都是在他的家里吃饭。

本来我们都该休息了,结果因为你,我们还在这耗着,你倒好,连我的令都敢不遵?

独孤明虽然是驸马,但这个驸马不值钱啊,因为他的媳妇信成公主,生母是阎才人。

皇后,四妃丶九嫔之下,才是二十七世妇,二十七世妇当中按照品级排序,依次是婕妤丶美人丶才人,才人是个正五品的内命妇。

秀是的妈汗刀厂差的远呢不要看阎这个姓氏挺冷门,人家好像就不咋地,阎立本那一支的,山西人。

「毕竟是驸马,是不是严厉了一点?」牛仙客问道。

李林甫顿时皱眉:「你的意思,本相不该管?」

「不不不,没这个意思,」牛仙客笑了笑,不说话了。

驸马在唐朝,也得看是谁的驸马,太平公主的丈夫,那是肯定牛逼,平阳公主的驸马,也还行,咸宜公主的驸马,也凑活,信成公主嘛....:

中书门下的事务,不是体力活,但非常耗脑,以至于人特别容易疲惫。

在座的今天都是忙了一整天,眼下等了这麽久,已经有人不耐烦了。

结果呢,韦廉回来了,又是空手回来的:

「来填还在公主府外对峙呢,带不走啊,信成公主拦在大门口,我们也没有办法。」

李林甫顿时大怒,拿起面前的茶碗碎的一声摔在地上:

「目无上司,不尊法令,这就是今年本相给他的考辞,就地免职,让他给我滚出太极宫。」

公主亲自出面拦阻,李林甫也拿人家没办法,但是拿公主没办法,不代表拿驸马没办法。

「太不像话了,」萧华打了个哈欠,起身道「可以结案了,检举的人都来不了,无法立案,既然就地免职,独孤明连检举隋王的资格都没有了,我便先告辞了。」

李林甫点了点头,看向众人道:

「不早了,大家早些回去休息吧。」

好几个人纷纷起身,李瑁看在眼中,突然道:

「这麽说,没我什麽事了?」

萧华走过来,笑道:「案子都没了,隋王也该回去了。」

「不对吧......」李瑁拖着长音,皱眉道:

「我白让人家给告了?现在皇城都知道,我被大理寺给拿了,中书门下对这件案子,不出正式文书,我的名声,怎麽办?」

李道邃一愣,赶忙道:

「您别乱用词啊?我们是『请」您问话,可不是『拿」,再说了,独孤明这不是免职了吗,事情也算是有了个结果。」

「什麽结果?」卢奂笑道:

「独孤明诬告隋王?」

徐娇听到这话,心知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闷头一晚上的他,也开口了:

「算了吧,官都免了,我们会为隋王澄清的。

「你别看我啊,」卢奂呵呵道:

「又不是我被诬告。」

徐娇叹息一声,看向李瑁道:」「大理寺会出公文,证明隋王清白,终究是外戚,您就高抬贵手,到此为止吧。」

李瑁自然也不会揪着不放,毕竟这件事本质上,是他和十王宅的矛盾,

兄弟的矛盾,是不能拿在明面上解决的。

诫宗属制说了:兄弟尽友于之至,务崇敦本,克慎明德。

他们不和,虽然人尽皆知,但不能从他们嘴里说出来。

如果李说,我就是要秋出独孤明背后的人,别人也不愿掺和,

李瑁淡淡道:

「我倒是无所谓,也就是与在座的诸公一样,浪费了一些时间而已,但是崔圆呢?你们都对人家用刑了。」

李道邃皱眉道:「我们会给他一个交代。

1.

李瑁呵呵一笑,看向卢奂道:「今年左监门卫的大考还没结束吧?」

「没有,」卢奂笑道。

李瑁点了点头,看向李道邃,道:

「那就麻烦大理寺,给人家出个考辞吧,总不能白挨你们的打。』

座位上的崔廉一愣,好家夥,有手段啊,考辞是我的事情,你让大理寺来评?借着大理寺这次办事粗陋,给崔圆升官?

李道邃嘴角一抽,看向李林甫,这事终归得人家点头。

李林甫下巴轻轻一点,不仔细都看不出来。

「勤勉尽责,材优干济,隋王满意否?」李道邃内心吐槽,你们关系还是不一般嘛,独孤明也没冤枉你,但是交构,肯定算不上。

李瑁看向卢奂:「这样的考辞,算是几等?」

卢奂笑道:,「尽责加才优,勉强算个上下等,按常例,本职所在官衙,

升官二阶,他不是直长长上嘛?现在可以是监门校尉了。」

李瑁这才起身,朝李林甫等众人拱手道:

「那我便告辞了,诸公请。」

裴丶严丶卢等人起身,先是恭贺李瑁明天纳妾,随后客气道:

「隋王请。」

李瑁笑了笑,就这麽离开了。

记得去年卸任朔方节度使的时候,朝堂上还没几个将他当回事,如今出嗣,身兼数职,明显地位也不一样了。

可见自己选择的没错,离不开十王宅,什麽都白搭。

花萼相辉楼,都快成了李隆基的起居之所,本来是搞创作的地方,或许是因为太投入,废寝忘食,以至于也懒得回寝殿休息,乾脆就在花萼楼重新布置了寝宫。

他最近的心神都在盖嘉运和裴宽身上,两个藩镇老大的人事任免,他肯定需要谨慎对待。

怎麽收拾盖嘉运,李林甫那边也准备了详细的章程,李隆基大致满意,

但还是担心其中过程会出问题。

按理说,这个时候更换盖嘉运,不合适,但李隆基已经忍不了对方了。

百姓家里基本一到晚上吃过饭,闲聊一会就会睡觉,因为照明用品太贵,买不起,也没有什麽夜间活动。

但是贵族不一样,蜡烛灯油都不缺,尤其是皇宫。

基哥如今身处的二楼,便是灯火通明,保证殿内每一个椅角,都不会有阴影。

皇帝最怕看不清楚,目之所及,必须清晰分明,

『裴宽在京师辟易幕僚,应该是哥奴给他提过醒,这个人还是聪明的,

朕还担心他全都用自己的人,

1

李隆基在与杨玉环下棋,但话是说给一旁的高力士听的。

高力士笑道:「做过中书舍人,侍奉过圣人,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盖嘉运就是老糊涂了,以为河西是他说了算,看不清自己的身份。」

「朕也不想动他啊,可是他太让朕失望了,」李隆基叹息一声。

藩镇地区,是绝对不能脱离他视野的,盖嘉运以前的奏报非常勤快,但是自从去年立了大功之后,骄傲自大,回到河西的人事调动,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连李隆基亲自安排的王捶都被他架空。

这已经触碰到了基哥的红线。

如今的大唐,外强内弱,人家当皇帝的能不清楚吗?

可是没办法,财政无法供养内地府兵,只能将有限的军费,优先供应边镇,以至于节度使一个个的都坐大了。

以前吧,还能频繁更换,以降低风险,现在换都不好换了。

「右相曾有一个提议,老奴觉得,不失为当下藩镇问题的一个解决手段,」高力士道。

李隆基点了点头:「你说是番将吧?朕近几年的藩镇任命,不正是如此安排吗?夫蒙灵察,高仙芝,李光弼,安思顺,对了,还有那个安禄山。」

高力士道:「右相的意思,是交给他们更大的权利。」

李隆基笑道:

「这个就不好办了,朝堂诸公不会同意的,还是那一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之所以对裴宽不放心,就是因为对方姓裴,本族势力太过雄厚,与中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旦内外勾结,危害极大。

番将就没有这层顾虑了,权利都是来自于朕,他们也只能依附于朕,

「交给右相,让他慢慢来吧,否则圣人总是忧思,对圣体不好,」高力士道。

李隆基叹息道:

「也就是你,还关心朕的身体了。

「哼!」杨玉环拂袖扔下棋子,将脸转至一侧,面无表情。

李隆基见状,哈哈一笑:

「当然了,还有朕的太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