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父李隆基最新章节 - 圆盘大佬粗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2章 右羽林军右翊府右郎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52章 右羽林军右翊府右郎将

杨玉瑶无疑是一个尤物,风情万种,骚媚入骨的那种。

再加上是个寡妇,长安城惦记着想睡了她的不在少数,因为她还是杨玉环的姐姐。

杨玉环究竟有多大魅力,能被圣人宠幸至此,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他们觉得,也许从杨玉瑶身上能找到答案。

独孤士明自从在一次宴会上结识杨玉瑶之后,便与后者联系频繁,他觉得自己年少英俊,威武阳刚,应该是杨玉瑶这类寡妇最喜欢的类型。

中年妇女喜欢小鲜肉,确实是普遍现象。

而且杨玉瑶跟谁打交道,都总是表现出一股浪劲,会让男人心痒难耐。

崔素娘在杨玉瑶的带领下,进入花萼相辉楼,请太子过目。

「好相貌,博陵崔氏的大家闺秀,端的是天生丽质,出水芙蓉,圣人好眼光,」李林甫只是打量了一眼,便开口赞叹道。

李隆基哈哈一笑,看向太子:

「朕亲自过问文学,此女是有教养的,若是嫁给朕的孙子,其父崔,

朕定不能薄待。」

太子李绍也是仔细的审视着崔氏,容貌确实不错,可见杨玉瑶也是用了心的,不是随便找个人糊弄他,只是这丫头怎麽老是盯着地面,不敢抬头呢?

「抬起头来,让孤看看,」李绍道。

崔素娘先是朝太子纳万福,随后缓缓抬头,眼神微抬,看了太子一眼后,便赶紧就又转向地面。

我的天,这什麽眼神?

李绍此刻全神贯注,虽然只是一眼,但他还是看出猫腻了,那眼神太凌厉了,像一柄尖刀。

「你抬起头来,看着孤,」李绍来兴趣了,走的更近一些。

崔氏无奈之下,只能依言抬头。

李绍这一次,算是看的真真切切。

相貌委婉,仪态柔顺,怎麽偏偏长了一双这麽有威严的眼晴?与咸宜发怒时候的眼神一模一样。

怪不得是禁婚家,你们这一房博陵崔确实得防着点啊,一个小丫头片子都自具威严,一副天生的上位者样貌。

李隆基最担心的就是太子看不上这点,因为谁也不希望娶个霸道媳妇,

眼神是心灵的窗口,崔氏无疑不是善茬。

虽然崔氏一直在避免与自己对视,但李隆基是谁?他早就看出来了,不过是在装糊涂罢了。

所以眼下还是挺担心太子拿对方的眼睛说事。

李林甫也看出来了,提前开口道:

「小小年纪,主母之姿,崔家调教的好啊,广平王无疑是我大唐的世嫡皇孙,王妃就该是这个样子,父母为子女,为之计深远,圣人有心了。」

大唐没有皇太孙一说,世嫡皇孙就是太子继承人的意思,

一句话捧了两个人,李隆基是不介意的,因为他没打算废太子,自然更不会干预太子会选谁做后面的继承人。

李绍则是被这句话捧的,多少有点心花怒放了,难得李林甫这个狗杂种说了一句人话。

他宠爱长子李傲,这是人尽皆知的,一来是真喜欢,再者,他必须摆出这样的姿态。

因为他也是长子,老大庆王李琮不算,颜面有损,丧失继承权,老二李瑛那不是已经死了吗。

你还别说,李绍越看越喜欢,正妻嘛,就是要霸道一些,帮着丈夫压制后宫,后宫稳当,那麽儿子将来的继承人也就稳当,避免兄弟阅墙。

「父皇费心了,儿臣以为合适,」李绍笑呵呵道。

李隆基放心了,点头道:

「那就这麽决定了,册封诏书中书省尽快准备,还有那个独孤士明,朕总觉得,外放边疆,是不是有点太远了?」

他这话是说给李林甫听的,也是甩锅给李林甫。

李林甫内心叹息一声,笑道:

「杨盈川(杨炯)有诗言: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边镇最是历练人了,他要是在下面乾的好,也就一两年就会迁官,他还年轻,行政能力不足,不宜任职州县。」

李隆基陷入沉吟。

一旁的杨玉瑶闻言,异道:「独孤郎要被外放了?」

李绍一愣,忍不住道:

「三娘与此子颇熟?」

杨玉瑶正想解释,李林甫赶忙抢先一步,笑道:

「长安谁人不知,独孤士明与杨三娘交情深厚,常一起结伴游玩。」

杨玉瑶愣住了,好家夥,血口喷人是吧?这种事你怎麽能在圣人面前胡乱编排我?

老娘自打进了长安,清清白白,谁也没碰过,还是防不住屎盆子扣下来。

她正要反驳,高力士却藉机道:

「此子行为不端,风流轶事确实不少,也不知道韦昭训是怎麽想的?明明有隋王珠玉在前。」

怎麽想的?不想闺女做小的呗。

一听到韦昭训,杨玉瑶沉默了,她极为聪明,加上李林甫又悄悄给她递来一道歉意的眼神,所以她瞬间便意识到,自己是被利用了,利用她来敲打某人。

玉环就曾经给她提过醒,皇城内的事情水太深,不要乱掺和。

可不是吗,我就是露了个面,就摊上事了,

李隆基冷笑道:「给独孤礼一个警告,让他约束好自己的儿子,莫要欺负三娘一个生人,否则朕可不饶他。」

「臣领旨,」李林甫笑呵呵道。

这下好了,你们不是要联姻吗?外放加搞臭名声,双保险,我看你们怎麽联姻。

韦昭训肯定就要掂量了,女儿嫁给一个边疆将领,跟着去边疆,肯定不合适吧,还是一个勾引寡妇的,名声也不好听。

最关键的是,圣人明摆着不同意这桩亲事,他一味对着干,没有好果子吃。

广平王妃,算是定下了,太子也没啥意见。

李隆基说话算话,崔升官了,万年县丞。

从蒲州具今到具丞74

红L

=

皇京师附郭县,六大赤县排第二。

杨玉瑶兴高采烈的带着崔素娘返回了隋王宅,将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李瑁。

「回来的时候,右相特意叫住我,跟我解释了一番,」杨玉瑶颇为委屈道:

「因为你和韦妮儿的事情,害我坏了名声,你怎麽赔偿我?」

李瑁警了一眼面无表情的郭淑,叹息道:

「我待你够厚了,还要补偿?」

「那就继续保持,」杨玉瑶哈哈一笑,对于名声受损浑然不以为意。

反正独孤士明最后的定性,是他勾引自己,不是自己勾引他。

李瑁看向郭淑,道:

「眼下还不是时机,圣人没有直言,等他真的说了此事,我会入宫,请圣人收回成命。」

杨玉瑶一愣:

「你疯了,为什麽总是要违背圣人心意呢?圣人虽然什麽都没有说,但用意再明显不过了,连我都能看出来,他想撮合你与韦妮儿,你当儿子的,

不会不明白吧?」

郭淑则是看向丈夫,点头道:

『是该如此,不论事情将来如何发展,我们还是要表明态度,夫君必须拒绝。」

「你也疯了吗?」杨玉瑶瞬间不满道:

「身为妻子,应辅佐丈夫做出正确的选择,你怎麽总是将他往歧路上引导?」

杨绛瞪了一眼什麽都看不懂的姐姐,眉道:

「你就别插嘴了,长安就属你聪明是吧?我们都是傻子。」

杨玉瑶愣住了,眼神在三人身上游视片刻后,冷哼一声起身:

「我算是看明白了,拿我当外人,行,我走。」

说着,她起身就要离开。

杨绛一愣,赶忙给丈夫递了一个眼色,李瑁沉声道:

「回来!」

杨玉瑶一听这话,迅速转身在原位坐下,笑嘻嘻道:

「我就知道,十八郎从未将我当作外人。」

李瑁哭笑不得的看向杨绛:

「你跟她解释吧。」

接下来,杨绛详细的解释了一番隋王宅与少阳院的微妙关系,杨玉瑶一点就通,瞬间理解道:

「原来有这麽多顾忌,怪不得宁愿惹圣人不满,你也要入宫,是我粗心了,没想那麽远。」

李瑁还是非常喜欢杨玉瑶性格的,人家虽然也是一肚子心眼,但在他这里,始终是没心没肺,这是拿他当亲人。

何况杨家起势已经是在所难免,有杨玉瑶这个帮手,益处不小。

至于杨话,不是靠不住,而是靠不上,做事情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这类不敢担当的性格,注定做不了大官。

大官是什麽?心狠手辣,果断决绝,无情无义,杨家也就是杨国忠符合条件。

「这麽说,崔要搬至长安了?大娘也要来了?」李瑁问道。

杨玉瑶点了点头:

「我穷,没钱在长安买宅子,全靠圣人赏赐,但人家有钱,有玉环在,

崔来长安之后,肯定不会再被外放了,所以购置宅子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可惜宣阳坊没地方了,要是跟我住在一起就好了。」

老崔家肯定有钱,尤其崔还是禁婚家这一房的,为什麽禁他们?就是因为势力太大了。

这个势力,是指在河北的势力。

大唐婚期定为三十天,就是要吸收外来贵族集团进入两京,再扶植两京走廊贵族集团。

如今河北世家,多是进入洛阳,与洛阳本地门阀联姻,再通过洛阳进入长安。

崔其实做完了第一步,与弘农杨联姻,那麽第二步进入长安,现在也算是完成了。

家族繁荣昌盛,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没有谁能一口吃成胖子。

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麽输给你十年寒窗?

严武卸任了王府的幕职,严挺之已经知道的。

他是老狐狸,心知儿子肯定是差事没办好,让隋王不满意,才会被踢出来。

所以他询问儿子缘故,想着自己一辈子阅历丰富,能给儿子出出如意,

但是严武嘴巴严,一个字都不肯吐露。

严挺之又让夫人裴氏开口试探,还是毫无结果,至此放弃。

「你比我更了解隋王,你觉得,大郎应该是在什麽方面出了差错,以至于隋王不要他了?」

尚书省,严挺之将科举的事情都交给了卢奂,他只在关键时刻把把关他自己则是去了右仆射官署,请裴耀卿解惑。

裴耀卿笑道:」「这我怎麽知道?你不问当事人,问我一个局外人?」

严挺之苦笑道:

「我家大郎口风紧,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旁敲侧击,一个字都没问出来,隋王不是寻常之辈,大郎在他手下做事,我是赞成的,人家也有情义,那桩案子的事情,出力不少,我其实不希望隋王排斥大郎,但我又不好意思去问。

说着,严挺之道:!「要不,你帮我问问隋王?」

「没那个必要,」裴耀卿道:

「既然大郎难以启齿,恐怕是什麽不可言说之事,我去见隋王,也必然无功,眼下他已经掺和进韦家的事情,内侍省一个劲的往外传,整个皇城都知道了,看样子,韦昭训只能哑巴吃黄连,将女儿送进隋王宅。」

严挺之授须笑道:

「你我早就猜到结果,有什麽好惊讶的?太子一开始就选错了,韦坚那关是过不去的,其实这样一来对少阳院是好事,韦坚真要反水,投了右相,

太子在外,还有什麽可倚仗的人?」

乍儿江心公汉有!

1八5

一随后便抹掉了。

严挺之一愣:(「他们兄弟几个一向谨慎,轻易不会掺和少阳院的事情吧?」

裴耀卿拍着大腿,淡淡道:

「人活一世,求名求利自是应当,但更重要的便是为子孙计,我们这一辈人,忠于圣人,便不会出什麽大问题,但是下一辈,还是要未雨绸缪。」

说罢,裴耀卿小声道:

「你有损之在东宫,我家大郎也是太子司议郎,这便是为将来着想,你还看不出来吗?圣人授意李林甫压制东宫,就是因为不会再易储了,李林甫被当成刀使,下场不会好到哪去。」

严挺之点了点头:「这点我早就知道,右相又怎会不清楚,他是不是押宝隋王了?」

裴耀卿点了点头:

「所以我与隋王交好,也是出于为今后考虑,不得不说,当今太子无论城府手段,还是智谋才干,都不如隋王,李林甫真要能做成,凭藉我与隋王的交情,我们家也不至于出问题。」

「你呀,两头下注,」严挺之哈哈笑道。

裴耀卿沉声道:

「这叫万全准备,咱们都是家大业大,一旦出事,可不是死一个两个那麽简单,隋王若将来真的下场去争,配合李林甫,鹿死谁手,尤未可知啊,

毕竟圣人一年比一年老了。」

严挺之也跟着叹息一声:

「你所顾虑,绝非空谈,毕竟我大唐开国至今,就没有一次皇权交接,

能够顺顺利利的,哪一次不是兄弟逾墙,刀光剑影。」

严武最近的日子,非常不好过。

右金吾卫,在李瑁轻描淡写的安排下,几乎已经完全成了他的地盘,而严武被踢出隋王府,其他人肯定会在私下里胡乱猜测。

以至于眼下的金吾卫,人人都在疏远严武,就连与严武一向关系不错的武庆,也在刻意回避他。

这种滋味不好受的,严武特别受不了。

本来在隋王宅,就有一些人看他不顺眼,他也在拼命的讨好另外的人,

希望结下友谊,好能在隋王府站稳脚跟。

这下好了,不用站稳了,没地站了。

但是他的性子就是这样,答应人的事情守口如瓶,受再大的误解冤屈,

都不会吐露一个字。

他也知道自已错了,错在想法很幼稚,觉得吴怀实谋划的是好事,便答应做了一次内应。

内应这种事情,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不论对错,都是犯大忌的。

隋王将他踢出来,不冤。

这天,他照旧在西市吃着狗舌头,形单影只,整个人看起来孤独落寞。

他已经喝了四壶西域葡萄酒,没啥劲,不爽利,于是又要了一壶。

这时候,一道身影在他对面坐下。

严武本来就心情不好,又喝了不少酒,正要喝骂哪个不长眼的敢坐在老子对面,抬头一看,

吴怀实。

吴怀实也要了一个杯子,给自己倒了一杯葡萄酒,一口气喝光后,擦了擦嘴:

「你的口味是真重,这地方乌烟瘴气的,为什麽喜欢来这里?」

严武笑道:「小子当年一路从长安往江南,再差的地方也吃过睡过,早就习惯了。」

「那你后悔过没有?」吴怀实道。

严武一愣:「后悔什麽?」

「侯莫陈三娘,」吴怀实淡淡道。

严武瞬间呆滞,仿佛陷入某种回忆当中,片刻后,突然趴在桌子上埋头痛哭。

那是他的心上人啊,当时只想着不能给亲爹招惹麻烦,害怕连累家人,

再加上捕吏已经追来,慌张之下失了神,脑子一热,就干下了那件事。

从那以后,他经常会梦到三娘找他哭诉,说他是狠心的负心郎。

这是他一辈子的心结,永远解不开。

吴怀实也没有去劝,自己独自倒酒喝酒,任由严武哭个痛快。

人这辈子,谁还没有做过错事呢?有些人做错了事,甚至都不会自责内疚,这些人的心不是肉长的。

严武终究年纪小,正是人的一生最容易犯错的年纪,只不过严武犯的错,是给他自己留下了永远无法抹掉的痛哭回忆。

良久,严武抬起头来,擦了擦眼泪,环顾四周,发觉并没有人在注意他这边。

也是,喝多了哭闹的人多的是,不新鲜。

「你的事情我都听说了,因为我,眼下让你里外不是人,滋味不好受吧?」吴怀实淡淡道:

「金吾卫那个地方,我看你也待不下去了,跟我走吧?」

「去哪?」严武愣道。

吴怀实笑道:,「还能去哪?我只能安排人进两个地方,一个是内侍省,

一个是右羽林,你要是想进内侍省,我也不介意,就怕严公过不去。」

严武苦笑摇头,道:

「右金吾的差事,也是隋王帮我谋来的,我不能走。」

「继续待着,只会受尽白眼,遭人冷落,有何趣味?」吴怀实是真心喜欢严武,不单单是因为严武这次帮了他的忙,帮他顶了锅。

更重要的缘法,这玩意说它玄,它也玄,说它真实存在,也确确实实真实存在。

也许是崴脚之后,扶你去医务室的那条臂膀,也许只是炎热夏天突然递来的一杯冰可乐,又或许,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笑容,就会让你觉得,这个朋友交定了。

这就是缘分,难以形容的奇妙感觉。

严武还是拒绝,他不愿意抛弃李瑁投奔他人,那是背信弃义。

吴怀实没有坚持,拎着那壶葡萄酒走了。

他是帮高力土顶锅,高力士帮圣人顶锅,最后锅扣在了严武脑袋上,

那麽严武的安排,他都不用操心,跟高力士打个招呼即可。

这个人,他是要定了,他不愿意大好少年继续待在一个让人意气消沉的地方。

事情有我而起,由我而终。

回到宫内,吴怀实耐心的等待着,因为高力士在伺候圣人,大多数时间都见不着面。

一直到傍勺,高力士疲惫的离开的花萼沈,返回宫里的住所休息。

他的小院很安静,因为高力士白天瓷处在热闹的氛围中,好不容易交了差,喜欢独自一人安安静静,自己做些饭,饮一壶小酒。

院门外,吴怀实拎着那壶葡萄酒摇了摇:

「还有大半壶,与阿爷饮了如何?」

高力士笑了笑,打开院门就往里东,边东边说道:

「你小子一定是有求我,说吧,是不是严武的事情?」

吴坏实跟着进入屋内,自顾自去柜子里寻酒杯,点头道:

「人家替我受了冤屈,我总不能就这麽看着不管,他还小,这个年纪便将人心丑恶看的明明白白,不是什麽好事。」

高力士笑着在餐几前坐下,道:

「你自己安排不就行了?怎麽,人家不乐意?」

吴怀实拿来酒杯坐下:

「我面子小,说不动他,还得阿爷出面才行,这小子是一根筋,现在想不透,将来会明白的,与其烤动东,莫要等人家将来把他踢出来,那才更丢人。」

高力士点了点头:

「代人受过,确实委屈了,我会跟李林甫打个招爬,就去右羽林,担任兵曹参军事。」

「低了,」吴怀是给高力士倒酒道:

「严武年纪虽小,在隋都宅的品级可不低,帐内府典军,正五品丞呢。」

高力士饮了一口葡萄酒,愣道:

「都府幕职,眼下都是虚职,有阶无权,但右羽林可不一样啊。」

吴怀实笑道:

「我提前给他腾出一个亚置,右羽林下,右翊府右郎将。」

左丶右羽林军,中郎将之职,掌领翊卫之属,以总北军宿卫烤事,左丶

右郎将为贰焉,正五品丞。

高力士笑了笑:

「随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