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父李隆基最新章节 - 圆盘大佬粗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0章 我只是欣赏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40章 我只是欣赏他

明德门就是长安城的南城主门,位于朱雀大街的最南端。

陈玄礼亲率五百龙武军,李林甫带着上百随从,太子也带着数百侍卫,

外加宗正寺一干官员,在明德门汇合之后,便离开了长安。

从隋朝开始,太子东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无论是杨坚杨广还是李渊世民,其实在对待儿子上面,一点没有亏待。

按照规定,东宫的实际安保力量,应在一万人左右,分属太子左右卫率丶左右司御率丶左右清道率丶左右监门率,左右内率。

但是当下的李绍,也就是有太子之名,并无太子之实。

历史上李绍在登基的第二年,因为手里没有足够力量的心腹禁军,于是又设立了左右神武军,与左右龙武和左右羽林并称为北衙六军。

而他的左右神武军,高阶将领全都出自一个地方:飞龙禁军。

李隆基授意高力士创建,将东宫的安保力量压缩至一千五百人,成立飞龙军,负责掌管这支禁军的是一名宦官,高力士的人,程元振。

这是李绍目前,唯一有机会掌握的禁卫部队,所以他一直派遣李静忠在私底下,偷偷交好程元振,以备不时之需。

李林甫这次破天荒的来跟李绍打招呼,李绍也想知道对方葫芦里卖的什麽药,便将其邀上马车。

「右相的面色不太好啊,上次见面的时候,你还是精神健硕丶老当益壮,如今怎的苍老这麽多?」李绍第一句话就说的阴阳怪气。

李林甫警了一眼韦妃,笑呵呵道:

「还不是皇甫惟明惹的麻烦,数月以来老夫弹精竭力,身体差了许多,

好在不负众望,陇右军需,老夫也都筹到了,接下来的日子好生休养便是,

不劳太子挂心。」

韦妃淡淡道:

「陇右军粮一共要一百六十万石,我阿兄一人便筹调一百四十万,右相还是老样子,习惯将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好在圣人明鉴,知我阿兄才能,

赞誉有加。」

李林甫笑道:

「四海升平,万邦朝宗,皆圣人之功,老夫不过是圣人一马前卒,只知鞠躬尽,至于韦坚,他不过是老夫一马前卒,如此而已。」

韦妃顿时怒道:

「常闻右相嫉贤妒能,所用皆恭维迎合之辈,我阿兄光明磊落,堂堂君子,断不会卑膝于右相身前,他若是马前卒,应与右相一样,都是圣人的马前卒。」

「随便太子妃怎麽说吧,」李林甫笑道:

「听说您最近与隋王来往颇为频繁,族内韦昭训之女,更是常以各种斗鸡走狗之事,亲近隋王,这不是您安排的吧?」

韦妃一愣,异的看向太子。

李绍也纳闷啊,他们夫妻压根没听过这件事。

「右相什麽意思?」韦妃冷冷道。

李林甫微微一笑:

「只是给太子妃提个醒,隋王乃笑里藏刀之辈,小心别被他卖了。」

站在李林甫的角度,他绝对不希望李瑁与少阳院有任何修复的可能,虽然他心里很清楚,李瑁对太子低头,不过是形势使然,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最近他听说韦昭训的那个闺女,时不时就往隋王宅跑。

美人计这种事情,不得不防啊,他当年一门心思支持武惠妃,裴光庭的媳妇可没少摄他。

老夫尚且过不了这关,遥论隋王了。

「笑里藏刀?」李绍冷笑道:

「那孤岂不是置身于危险之中,一个是刀,一个是剑,防不胜防啊。」

他是暗讽李林甫的口蜜腹剑。

李绍不是傻子,他猜到李林甫这是想挑拨他与李瑁的关系,呵呵....:

既然知道你是挑拨,我还能被挑拨了?

李林甫目光转向韦妃,道:

「太子妃与隋王,是不是走的太近了一些?您可是兄嫂,有时候还是需要避讳一些的。」

韦妃顿时大怒:

「好啊,你敢中伤本宫?十八郎乃太子幼弟,我为长嫂,有何避嫌之处?也就是右相内心阴暗,所想皆鬼魅之事。」

「哥奴!你要是再敢乱说话,别怪孤一脚将你端下去,」李绍火气很大,因为他完全没有想到,李林甫胆子大到这个地步?敢拿自己的正妻开玩笑。

这世道真是变了,宰相敢打趣太子妃?

李林甫淡淡一笑:

郭四娘有福气啊,腹中胎儿得玄元皇帝与万寿仙君同时庇佑,可谓是真正的龙之龙孙,若是男丁,老夫有意奏请圣人敕封,太子既与隋王兄弟情深,愿一道否?」

李绍嘴角一抽,狠狠的盯看眼前的李林甫,心中不停的告诉自己:别上当,别上当,这是激将法。

「敕封什麽?敕封郡王?」李绍冷笑道。

「嗯,对,就是郡王,广平王,」李林甫笑道。

李绍浑身一震,怒目圆睁,抬手就想给李林甫一巴掌,不过还是忍住了,当朝宰辅,国之颜面,他也不敢对李林甫动手。

「好你个杂种,滚出去!」

李林甫嘴角微翘,叫停车夫,面无表情的起身,就这麽登下马车。

李绍为什麽这麽激动呢?因为广平王这个爵位,是今年宗正寺给他的长子李拟定的,目前还未正式册封。

『太子勿要动气,否则正中此贼下怀,」韦妃冷着脸道:

「他这次来,就是故意行挑拨之事,我们若是上当,便遂了老贼心愿。」

李绍冷哼道:!「孤能上他的当?」

他们这边的动静,龙武军一直都在盯着。

队伍最前方的陈玄礼收到汇报之后,撇了撇嘴朝儿子陈宾道:

「这些事情,咱们心中有数就好,不要乱掺和,也不要什麽事情都向圣人汇报。」

陈宾一愣,不解道:

「瞒谁也不能瞒圣人吧?」

陈玄礼摇了摇头:「你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啊,咱们家伺候一代君王,伺候不了下一代,不要轻易得罪太子,后果你担不起的。」

他这个人,本来就是一个投机倒把客,要不然当年也不会吃着韦后给的饭,背刺人家。

不过不得不说,陈玄礼的投资眼光绝对没有问题,跟着基哥混,他已经荣华富贵三十年了。

但基哥要是挂了呢?他们家的富贵又该靠谁来延续?

为子孙后代想,也不要得罪太子,所以在陈玄礼眼中,李林甫已经绝后了,他是少数几个清楚,圣人不会再更换太子了。

现在这个太子就很好,够窝囊。

楼观台附近,有两座外府驻扎,分别隶属于左武卫和右领军卫,加起来差不多有一千人出头。

一千人是足够给这片区域提供安保了,不要总以为历史像电视剧那样,

动不动就几十万兵马,还有什麽百万大军的。

一万人的调动至少需要三到五万人的后勤部队,

纵观历史,实实在在玩过百万大军的,也就是杨广一个人。

太子他们,都暂时住进了外府的营房,等待着宗正寺完成繁琐的迎祖礼仪。

这种礼仪相当复杂,而且颇为消耗时间。

首先就需要以无根之水,重新擦洗一遍道祖神像,然后还要量身订做道袍,还有抬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还要摆坛设法,反正李塌是看不懂,

苏灵芝则是揽了一个新差事,在发现玄元皇帝像的地方立碑,材料用汉白玉,建造道观的事情,就不归他管了。

延生观,今天一帮人全都来了,自然是拜见玉真公主。

韦妃见到住在这里的郭淑之后,便一阵问长问短,小声嘱咐着对方应该如何保胎,并且希望肚子里的孩子是个皇孙。

郭淑就爱听这样的话,她不是不喜欢女儿,前提是有儿子,在大唐,正妻没有儿子,地位难保啊。

李绍则是直接侧过身,在李瑁身前小声道:

「哥奴这个老东西,一路上都在挑拨你我兄弟,说什麽......还说什麽......十八郎上点心,万勿上了他的当。」

李瑁警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李林甫,点头道:

「老贼的离间手段太过拙劣,兄长放心,弟不是那麽容易就能被挑唆的两人又闲聊一阵后,李瑁冷笑起身,来到李林甫身边坐下,小声道:

右相这是干什麽?你别害我啊。」

李林甫本来一脸微笑,发觉太子的自光正朝他这边偷偷打量,于是装出一副愤怒的表情道:

「你们俩走的那麽近,老夫害怕啊,他最近是不是在拉拢你?」

李瑁也是一副义愤填膺的表情,落在旁人眼中,好像他和李林甫的聊天非常不愉快:

「各取所需吧,我也在想办法让他对我放下戒心,将他的目标往杨玉环身上引。」

「好小子,你够阴啊,」

李林甫心知,现在谁得罪杨玉环,谁在圣人那里便没有好果子吃,信安王李禕前几天进宫面圣,还没有谈起杨玉环的事情呢,就被圣人冷脸打发了。

偏偏杨玉环对李绍而言,是有直接威胁的,隋王藉此转移矛盾,非常聪明。

李瑁道:「右相放心,我永远是站在你这边的。」

「老夫知道,对了,窦被卢奂给免职了,」李林甫道。

李瑁道:「国宝郎这麽勇?窦怎麽得罪他了?」

「他绑了卢奂的相好,」李林甫道。

李瑁道:「不会是颜令宾吧?」

「还能是谁?」李林甫呵呵冷笑,声线略微提高道:

「隋王请吧。」

李瑁心知两人交流不宜过久,也冷哼着起身,摆着一张臭脸离开。

玉真公主每次见到太子,都会变的非常崂叻,长短东西说个没完,

太子虽然听腻了,但还是得接着听,因为玉真公主说话好听。

如果说李隆基对待李绍,是一个巴掌接着一个巴掌,那麽玉真对待李绍,就是一个甜枣接一个甜枣。

人嘛,都喜欢听好听话,所以李绍跟玉真聊起来,也是兴致颇高,而玉真公主话里话外都在暗示李绍:老实点,别惹事,将来那个位置非你莫属。

她与陈玄礼一样,都是当今极少数知道李隆基不会再易储的人之一。

玉真公主心里很清楚,他哥哥只是想安心的养老,稳稳当当的安度晚年,太子只要没有过激举动,这个位置是不会再有变动了。

如今哥哥打压东宫太狠,那麽她的作用就是安抚,怎麽说呢,相当于李隆基给了李绍一巴掌,然后玉真摸着李绍的脸:乖,不疼。

郭淑在韦妃这里,习惯了装傻,这是跟她娘王氏学的,

王氏曾经告诉她,如果想要与一个人维持长久良好的关系,那麽你在这个人面前,绝对不能表现的太聪明。

郭淑非常希望与韦妃维持亲近关系,所以她给韦妃的印象是:这孩子太天真。

既然天真,那就不能商量正事,所以韦妃在延生观后山的一座方亭内,

与李瑁碰头了。

这个方亭的位置很有意思,从道观最北边狭窄的小门出去,沿着一条只容一人的登山石阶,豌而上,坐落在后山半腰。

是处非常隐秘的地方。

李瑁浑身不自在,因为韦妃这个约会地点,实在是太偏僻了,虽然不远处有四名侍女守着。

「你跟我说句实话,万寿仙君真的给四娘托梦了?」韦妃端庄的坐在厅内,望着面前低垂着脑袋的李瑁。

李瑁没有抬头:,「绝不敢欺瞒阿嫂,她确实梦见了,因延生观原本就供奉着万寿仙君,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机遇巧合,方得梦中相见。」

「有这麽神奇吗?你可别谁骗我,」韦妃忍不住笑道:

「你呀,说谎的时候都不敢抬头看我。」

不是不想抬头,实在是你那双眼睛:..!.:李瑁抬头道:

「阿嫂心知肚明就好,有些事情,臣弟也不便明说。」

韦妃微笑点头,对于李瑁的坦诚非常开心,而李瑁也不会担心韦妃泄漏,太子妃夫妇的嘴巴都还行,轻易不会乱说。

眼下自己需要得到对方的信任,自然要适当表态,反正基哥与郭淑托梦这件事,别人不论在私下里怎麽猜测,明面上绝对不敢说不信。

「不管怎麽说,四娘双身,对于我和太子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韦妃继续道:

「我听宫里人讲,太医署曾经不少人帮杨玉环看过,都说没有问题,那她为什麽五年了,都不曾有孕?她入宫也有一年多了,也是毫无动静,奇怪,她是有什麽古怪的嗜好,以至影响了身体?」

李瑁摇了摇:「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历史上关于杨玉环不能生的说法有很多,什麽滥用香料和化妆品,经常吃凉的东西,从小喝深井水解渴以至于宫寒。

还有一种说什麽,身体有狐臭,喜欢用一种含「麝香」的香肌丸掩盖体臭,久而久之,丧失了生育能力。

大唐的太医也不是吃乾饭的,宫寒人家能看出来,也能治,而且也知道女人不能碰麝香,杨玉环自己都知道。

李瑁至少可以证明,她没有狐臭,也没有用过什麽香肌丸,至于为什麽不能生,李瑁偏向于还是身体的毛病,大唐的医学水平看不出问题所在。

而天宝年间的李隆基,也不想让杨玉环怀孕,为了一个女人导致储君动荡,那属于没事找事。

「你和她同房的次数多吗?」韦妃问道。

李瑁愣了一下,硬着头皮回忆片刻,道:

「还算.!.—.频繁吧。」

「同房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她身上有什麽古怪之处?」韦妃仍是问道。

别问了.·...李瑁无奈道:

「一切正常。」

韦妃这才放心的点了点头:

「天意...:..她不能生是最好了,你不知道,最近劝阻圣人勿要恢复旧制的大臣,都被圣人训斥了一番,还贬了几个,太子正因此事担忧,没曾想等来了你这个好消息,如今看来,如果实在无法劝阻圣人,那便只能顺其自然了,反正她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

李隆基的结发妻子王皇后,就是因为不能生,所以地位不保,在韦妃看来,王皇后无子,接过李绍抚养,都不能保住位置,你就算个封个妃又能如何呢?

韦妃一脸欣悦的起身,边往外走边笑道:

「十八郎今后将杨家那几个人盯紧一些,尤其那个杨玉瑶,我见过几次,此女长着一张妖媚的脸,典型的克夫相,哎呀......

1

韦妃只顾说话了,没有注意台阶,脚下没踩稳,身子一斜就往后栽倒。

李瑁本来就在她身后,下意识便伸手去托,双臂从韦妃的双腋下穿过,

规规矩矩的将对方给架稳了。

四名侍女听到叫声,也赶忙上来查看情况。

一切正常,并没有崴脚。

「好了好了,本宫无事,虚惊一场,容我定定心神,」韦妃抚着胸口又重新坐下。

四名侍女再次退了下去,她们是韦妃的绝对心腹,是从韦家带进少阳院的,什麽能说什麽不能说,不用教。

此时的韦妃,双颊微红,她赶忙以手背的凉意贴敷着脸颊,因为刚才李瑁托举她的时候,她能感受到对方的膝盖在她的屁股上顶了一下。

虽然明知是好意,为的是将她托住,但毕竟那里是屁股,是女人敏感的部位之一,所以韦妃一时间也有些手足无措,脑中还一直在回忆着刚才的情景。

李瑁见到对方那副模样,心叫糟糕,你红什麽脸啊?生过孩子的人了,

脸那麽嫩吗?

大唐风气开放,京兆韦更开放,你这表现实在不像是韦家的人。

两人就这麽默然相对,谁也不说话,气氛尴尬至极。

「额......咱们刚才说到哪里了?」韦妃看了李瑁一眼后,随即赶忙避开眼神,现在轮到她不敢看李瑁了。

李瑁无奈道:「杨玉瑶不正经,是个克夫的。

「对对对,就是她,」韦妃深吸一口气,让自己表面上恢复平静,然后支支吾吾不知道该什麽了。

「额......就这样吧,我去看看四娘。」

说罢,韦妃起身就要离开,李瑁赶忙拦住道:

「还是我先走吧,阿嫂眼下这副姿态,很容易让人乱想的,你先在这里静一静吧。」

「也好.......也好......」韦妃重新坐下,目送李瑁离开。

妻不如妾,妾不入偷,偷不如偷不着,其实说到底,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

李瑁对韦妃绝对没有那方面的兴趣,但是对方总是给人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就好像她在诱惑你偷她。

但李瑁又清楚,韦妃压根不是那号人。

有些女人,你看她一眼,摸摸小手都会有很奇异的感觉,有些上床都没滋没味的,始作俑者,还是男人本身的心理。

李瑁可不敢玩火,张良娣是张良娣,韦妃是韦妃,差别大了去了。

一直到四月十九,一切前期工作准备就绪。

浩浩荡荡的人群簇拥看玄元皇帝像,朝看长安返回。

神像不能坐马车,只能由八个宗正寺的官员抬着,图个稳当,马车一旦颠簸或是马匹受惊,这都是不可抗力,摔着了玄元皇帝,他们都得完蛋。

神像不大,但至少有三四百斤,不过八个人抬也是轻轻松松,这就是搭把手,顶千斤。

几百斤分摊到八个人身上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了。

回去的路上,李瑁策马与宗正卿李琳同行,后者趁着周围没人注意的时候,小声道:

「事情给你办成了,我已经想办法将东西送到那个人手上,接下来就看他自己了。」

「辛苦三郎了,」李瑁笑道。

李琳无所谓的摆了摆手:

「多大点事,咱们兄弟之间不必这麽见外,再者说,这个人是个大才,

也就是我陇西李氏能出这样的人物,不会错的,肯定是宗属无疑,但我可是给你提个醒,这小子跟张填走的挺近。」

李瑁一脸无所谓道:「我并不欲与此人结交,所以他跟谁熟悉,我并不在乎。」

他是不会过度干预李白的人生轨迹,因为李瑁清楚,就算李白能够参加科举,能够中进士,又如何呢?

落魄还是落魄。

人一生的才能是有偏重的,你在诗赋一道惊天地泣鬼神,那麽政治一途注定会落落无名。

宰相可以长诗赋,长诗赋不能为宰相。

「那你还费力帮他干什麽?我以为你又想安顿进你的王府呢,」李琳好奇道。

为什麽?李瑁思索片刻,缓缓道:

「我就是单纯的......没来由的.......特别欣赏他。」

「切~~~」李琳不屑的撇了撇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