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文坛元帅
整个白天,李瑁都因昨晚醉酒而无精打采,傍晚又接待了李适之与韩的堂哥韩混。
韩混是右武卫的兵曹参军,眼下的成卫区域在万年县的南边,但还是代表韩混偷溜过来,恭贺李瑁新婚。
韩混在服丧,没办法过来,
送走一些零零散散的宾客之后,李瑁终于清闲下来,于是便与郭淑姐妹在房间里下起了长行棋。
他除了武艺之外,其它没有专攻,所以无论诗词书法还是下棋戏曲,都不怎麽擅长。
根本下不过郭淑,而郭淑也不让她,连输几盘之后,一旁的郭湘都快笑岔气了。
此女姿色不俗,较其堂姐丰不少,大靛盘子浑圆紧实,李瑁也忍不住上手摸了那麽一摸。
这俩可都算是他的媳妇,独属他一个人的。
李瑁令侍女灭掉几盏灯烛之后,借着房内的昏暗,便开始对郭湘不老实了,
先是挪动位置,坐在其身后,然后开始胡作非为。
郭淑就这麽在一旁看着,丝毫不以为意,陪嫁女就是这样,是主母床第之欢中的辅助,可以与主母共享流程,唯独不能被播种。
渐渐的,郭淑终究被眼前的一幕,羞的面红耳赤,呼吸急促,但她依旧舍不得挪开目光,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被逗弄到衣衫半掩的郭湘,也在郭淑的授意下,为李瑁一件一件的褪去衣服。
终于,姐妹俩第一次见到了男人的身体,健硕而充满男性力量的强健体魄。
六块腹肌,本不该出现在一个经常酗酒的男人身上,但是李瑁平日里从没有停止对自己身体的打熬。
他的肌肉线条流畅,股四头肌强壮有力,身姿笔挺,雄厚宽肩,就算捂着他那张脸,也是无数少女梦以求的情郎模样。
郭淑一动不动,任由李瑁与妹妹继续调情,直到她春心荡漾,眼神迷离,李瑁终于过来了。
一整晚,郭淑用尽全力逢迎自己的丈夫,脑袋晕晕的,所有的动作都是下意识而为,等到第二天太阳升起,她似乎都忘了昨夜究竟发生了什麽。
等到李瑁大清早离开房间之后,她才与妹妹郭湘,躲在被窝里回味着昨夜的炙热欢情。
李瑁本想着今天找嗣彭王李志的麻烦,但是当他骑上马之后,觉得腹股沟有些疼痛,腰也酸痛无力,实在无法骑行,于是又从马上下来了。
昨晚折腾的太狠了,本来只想着补上洞房花烛,没曾想郭淑那丫头太玩命,
以至于李瑁也被激发了欲望,将后世看过的那些精彩片段,能用的,都在郭淑身上演练了一遍。
真要感谢结成那小子。
王府前院东侧,有一片建筑群,这里是王府幕僚的办公场所,一共有两个门。
大门与王宅院墙相连,朝东向开,杜鸿渐他们就是从这里进来办公,小门是李瑁专用,他可以从这里进入王府官署,但他的属官不能从这里出来。
因为出来就是王宅内部,有女眷,不合适。
幕府的设置,按律分为四个部分,亲王府官署,亲事府官署,帐内府官署,
亲王国官署。
其中这个亲王国,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亲王国是指亲王的封地,隋朝时候亲王就没封地了,更别提唐朝了,那是类似诸侯的存在。
诺大的一片宅院,里面没几个人,也就是杜鸿渐他们自己身边带着个帮忙润笔和处理杂事的文吏。
没有人可不行啊,李瑁现在婚也结了,是该好好的规整一下自己的幕府。
「其它两府先不管,亲王府官署,需要填充进来,以前我的食邑,都是宗正寺张罗,内府局调拨,如今得靠咱们自己了,」
李瑁在官署内,叫来杜鸿渐等人,道:
「接下里的日子,你们可以帮忙举荐一些贤良之才,我这边呢,负责向吏部递选,食邑的事情,李珍前几天提过,户部会派人与我商榨增田事宜,这件事交给幼明来办。」
郭幼明点头道:「喏。」
李瑁以前的寿王府食邑,都是内侍省下面的内府局代收,然后调拨给他,具体是不是全额的,李瑁自己也不知道。
现在肯定用不到内府局了,所以要靠他自己,郭幼明身边,也就只有几名文吏,负责食邑这一块的话,人手严重短缺。
所以李瑁会从王府的办公经费中,调拨出一部分给郭幼明,让他增添人手。
幕府的空舍是非常多的,当时改修,一应机构的办公场所都有预留,麻雀虽小,却也五脏俱全。
李瑁眼下坐在这里,只觉除了能听到树上的鸟叫之外,周遭可谓安静的可怕,郭幼明晚上还睡在这里呢,庭院深深,夜里听到乌鸦叫声,不知道他会不会觉得疹得慌。
眼下的吏部,没有尚书,目前朝堂上有声音,希望严挺之返京继任,但是被李林甫压着。
那麽吏部选调事务,便由尚书左丞兼吏部侍郎,充吏房朝集使的卢奂负责。
卢奂,就是伴食宰相卢怀慎的长子,是一个非常有才干和能力的人物,李隆基曾以「斯为国宝,不坠家风」来赞扬其美德,其实就是笼络人的一种手段。
李林甫对于官员铨选抓的非常紧,而卢奂呢,也握的非常紧,所以李林甫没办法,只能将其召入中书门下。
李瑁王府幕职,说到底是有编制的正式工,所以就算能过得去李林甫那关卢奂那关都不好过。
「王卓,你去一趟宫里的鸿胪客馆,找一个叫做高不危的人,问问他,是否有意出任隋王幕职,」
李瑁朝王卓吩咐道:「如果有意,我再向高将军与袁将军请示。」
王卓点头应了一声,记在心里。
高尚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好,有一部分是因为他是安禄山的谋主之一,是劝说安禄山谋反的主要人物。
但是李瑁觉得,在这个时代用人,不用拘泥于对方在历史上的名声好坏,他现在看的是能力。
用好了是贤良,用不好才是奸。
接着,李瑁举起酒杯,朝众人笑道:「大家饮酒,不要拘束,咱们是聊天,
无不可说之言。」
杜鸿渐哈哈一笑,首先道:
「殿下大婚当天,有一郎君名唤裴迪,是王摩诘至交好友,殿下是否有印象?
「没印象,」李瑁摇头笑道:
「那天我醉的很快,王维一直在帮我挡酒,他身边并无他人啊?」
杜鸿渐笑道:
「此人眼下是布衣,并无官身,那天劝酒者皆为权贵,自然轮不到他,不过我却知裴迪才华横溢,殿下或可招募其为王府文学。」
「既然才华出众,又是裴姓,为何没有官身?」李瑁好奇道。
姓裴的找工作,应该不难啊。
杜鸿渐感慨道:
「皆因其原为曲江公幕僚,如今曲江公仙逝,他刚刚返回长安,在王摩诘的引荐下,已经向汝阳王投了行卷,准备明年参加科举,但属下觉得,他登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李瑁点了点头,虽然唐律规定,士子可以投碟自应,也就是找牛逼人物举荐你参加考试,另外,下层寒士如果没有举荐者,也可以洁己登朝,无嫌自进,正式确定了士人可以自己举荐自己的法律。
但事实显然不是这麽一回事,没人举荐你,你的行卷不知道在吏部档案房哪个角落里吃灰呢,就算有人举荐你,最后也得看中书门下的意思,
杜鸿渐是有经验的,人家就是进士及第,但也只是分配了一个幕府职位,王维是岐王李范引荐给玉真公主,由玉真公主举荐,然后才中的。
所以你的举荐人是谁,非常重要,汝阳王李明显不是那根葱。
所以李瑁如果招募裴迪,对方直接可以不用参加科举了。
至于杜鸿渐口中的曲江公,自不必说,大名鼎鼎的张九龄,张曲江,大唐文坛领袖,可惜今年刚刚过世。
李瑁没有机会跟人家打交道了,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武庆闻言皱眉道:
「既然是曲江公的幕僚,右相那关恐怕是过不去啊,眼下吏部铨选,皆在中书门下决断,裴迪若无贵人庇荫,此生只怕再难入仕。
「没你说的那麽夸张,你也小看右相了,」李瑁笑道:
「人死灯灭,冤雠了结,右相绝不会为难曲江公的人。」
史书上言,李林甫是一个极度小心眼的人,事实确实如此,但其人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非常之大度。
当朝首辅,你说他是小肚鸡肠之人,有些片面,就算他本性如此,有时候也不得不海纳百川。
不然他能自己气死自己。
何况李瑁知道,张九龄其实在人生的末尾,已经向李林甫低头了,但是李隆基不会再给他机会了,因为张九龄太能顶撞李隆基了。
准确来说,张九龄是草根出身,贵族脾气,自视甚高,李林甫是贵族出身,
草根脾气,姿态谦卑。
这两个,你看哪个顺眼呢?基哥选择了李林甫。
而张九龄被罢相之后,心知自己彻底完蛋了,以免亲友被李林甫陷害,作诗一首,算是这位文坛元帅在人生暮年,向李林甫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就凭这首诗,李林甫都不可能再为难张九龄的人了,如果为难,那就真成了小肚鸡肠。
毕竟张九龄罢相之后,李隆基在挑选高级别官员时,都会问一句「其人风度得如九龄否?」
李林甫听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但他绝对记在心上了,风度,风度,要有风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瑁喃喃道:
「请裴郎来见我。」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