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西游做神仙最新章节 - 憨憨道人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2章 追尊始祖,立道为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232章 追尊始祖,立道为国

翌日,两驾车攀在王侯仪仗的护从下驶入了太极宫。

而这正是庄衍和孙思邈的车驾,二人进入太极宫后,直接停在了两仪殿外。

当庄衍走下车琴后,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夫妇立刻亲自迎了上来,他们身后便是太子李承乾和一众皇子公主。

「世民恭迎灵台真君。」

「长孙恭迎灵台真君。」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走上前来,便朝庄衍揖首见礼,看得周围一众文臣武将面面相。

庄衍稽首还了一礼,随后笑道:「陛下,皇后,还是叫我庄真人便好,我此番下界不欲太过显露真名。」

李世民夫妇闻言,当即点头笑道:「那我等便冒犯庄真人了。」

说完,李世民立刻让太子李承乾和众皇子公主上前见礼,庄衍则伸手虚扶道:「太子殿下,诸位王爷丶公主不必多礼,请起。」

众皇子丶公主纷纷拜谢,其后李世民夫妇邀请庄衍丶孙思进入了两仪殿。

然后李世民便让除太子李承乾外的所有皇子丶公主全部退下,又命宫女侍从将宫中最好的美食珍着奉上。

李世民先向庄衍敬了一杯素酒,然后将昨晚太上老君显圣之事说与了庄衍,

并道:「世民先前肉眼凡胎,不识真神,还请真人莫要见怪。」

庄衍笑着摆了摆手,道:「不怪陛下,是贫道自己不愿显露真名。」

「多谢真人体谅。」李世民谢过,然后又问道:「敢问真人,所言改命之法,究竟为何?」

庄衍笑着说道:「陛下可先加尊李姓始祖,然后只要做一场功德便可。」

李世民道:「加尊始祖此事世民自是知晓,就是不知这「做一场功德」是什麽说法?」

庄衍道:「大唐崇的是什麽?是道还是佛?」

李世民道:「自然是道,我家始祖是便是李道祖,我大唐自然是崇道。』

「那就是将「道门』立为国教,加尊李耳为大唐始祖皇帝,命天下共尊之。」庄衍笑道:「如此,可不是大功德吗?」

听到此言,李世民恍然大悟,道:「真人之言,朕明白了。」

庄衍微笑颌首道:「陛下只需按贫道所说去办,七天之后如何逆天改命,自有分晓。」

李世民闻言,立刻点头说道:「真人放心,朕明日便召开朝会,宣布此事。

庄衍点了点头,然后笑道:「善。」

此时李世民朝长孙皇后道:「皇后,朕有别的事情要与庄真人密谈。」

长孙皇后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立刻起身,将殿内所有宦官丶宫女丶侍从全部带走了。

接着李世民又命在场的一众官员退下,最后才朝李承乾道:「承乾,你亲自陪孙真人去偏殿稍坐。」

李承乾起身拜道:「儿臣遵旨。」

随后李世民朝孙思邈拱手道:「孙真人,请先与承乾移驾偏殿,朕有一些难言之隐,要与庄真人商议,冒昧之处,还请见谅。」

「哪里哪里。」孙思邈笑着起身拜道:「陛下,贫道告退。」

李承乾走上前来,与孙思邈离开了两仪殿。

随着众人都离去后,李世民再不掩饰,立刻问道:「庄真人,朕德行有亏,

故有些担心。」

庄衍直言不讳地笑道:「下说的是玄武门之事吧?」

李世民点头道:「杀兄杀弟,囚父夺位,此事古来便是大恶,今若追尊李老君,是否会因此遭受报应?」

庄衍笑道:「陛下,这些事情会阻碍你做一个明君吗?」

李世民断然道:「不会。」

「那就行了,皇帝只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能让国家繁荣富强,能让生民幸福安康,别的事情谁会在意?」庄衍笑道。

李世民道:「满天神佛莫非就不在意吗?』

庄衍笑道:「陛下,你是人皇,满天神佛就算在意,只要你天命未尽,又岂能奈何得了你?。」

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话是这麽说,但天命终有尽时。」

「呵呵。」庄衍微微一笑说道:「但太上老君既然能显圣见你,便不计较玄武门一事,只要陛下日后做个好皇帝就是。」

李世民的心顿时安定了下来,接着又问道:「还有一事,五年前我刚命玄奘西天拜佛求经,如今又立道门为大唐国教,是否会因此得罪佛门?」

庄衍问道:「你是人皇,你怕什麽?」

李世民道:「不能不怕,佛门在地府中有地藏王菩萨。」

庄衍道:「还有北阴鄯都大帝和东岳天齐仁圣大帝。」

李世民一惬,旋即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其后又说道:「古往今来有多位灭佛的皇帝,他们算是人王吧?」

「是。」庄衍点头道。

李世民道:「人王灭佛,最后或是自己,或是后人皆遭了报应,有些甚至入了十八重地狱,朕若立道门为国教,得罪了佛门,会不会...」

庄衍问道:「陛下也要灭佛吗?』

「不。」李世民道:「只要僧人们遵守我大唐律法,朕的大唐足够大,容得下道门和佛门同时存在。」

庄衍笑道:「那就是了,陛下不灭佛,也不反对佛门,更是命玄奘西天拜佛求经,让佛门在大唐兴盛光大,这明明是大功德,怎麽会得罪佛门呢?」

「再说了,那些佛菩萨都是大德真圣,个个慈悲悯世,绝非小肚鸡肠之人。」庄衍说道。

李世民听完此言,立时笑着说道:「听真人之言,世民茅塞顿开,再无疑虑了。」

庄衍颌首道:「陛下既决心已定,就要尽快落成此事,七日之后,便可为皇后改命了。」

「世民明白了。」李世民点头说道。

接着李世民又问道:「真人,那枫晚林中的灵台道宫是您所建的吗?」

「不错,那道宫是我所建,只不此宫之主是『望舒真人』,她受我指点道法,故而做了灵台道宫的宫主。」庄衍说道。

李世民点头道:「好,世民知道了。」

说罢,李世民便起身说道:「真人,我已命人在宫中设宴,请二位真人现在既往赴宴,如何?」

庄衍也起身道:「但听陛下安排。」

随后李世民便与庄衍来到偏殿,又请了孙思前往赴宴。

这一场宴会算是李世民的家宴,在场的全是李世民的亲人,只有庄衍和孙思两个外人。

就连多年不现身的李渊这一次都出席了宴会,当他听长孙皇后介绍了庄衍后,立刻端起酒杯道:「庄真人,老夫敬你一杯,请。」

庄衍笑了笑,端起酒杯回敬道:「太上皇请。」

一杯酒下肚,李渊当即朝庄衍笑问道:「庄真人,你看老夫还能活几年?」

这话一出,李世民立刻就被酒呛住了,坐在那里咳嗽不止,而李承乾等一众孙辈更是鸦雀无声。

只有李泰开口说道:「皇爷爷龙精虎猛,自是寿比南山,长命百岁。」

李承乾警了李泰一眼,随后目光微垂,没有说话。

「哈哈哈。」李渊大笑道:「青雀嘴巧,还是那麽会说话。」

李泰被李渊一夸,脸上顿时露出了得意之色。

而此时庄衍则开口说道:「太上皇当于古稀之年而终。」

李渊脸色一垮,古稀之年?那就是七十岁?他今年已经66岁,那就是还有四年可活?

而一旁刚刚还在夸爷爷的李泰更是脸色大变,马上朝庄衍喝道:「你这道士,妖言惑众!」

李泰这一喝,李承乾瞬间拍案而起,「住口!不得无礼!」

李泰被李承乾呵斥,当场不服想要还口,却见长孙皇后突然起身呵斥道:「青雀,出去。」

李泰一愣,看着自己那平日和蔼可亲的母亲,十分不解地道:「母亲,您说什麽?」

「我让你出去,回去好好反省。」长孙皇后冷声道。

李泰闻言顿时满腔委屈,他抬眼看了四周,却没人帮他说话,李世民此时已经跑到了李渊身边,根本没空理他。

李泰只得站起身来躬身一礼,道:「是。」然后甩袖走出了大殿,其馀的妃子丶皇子丶公主们更是若寒蝉。

此时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起身朝庄衍行礼谢罪,庄衍摆手笑道:「无妨,年轻人气盛,这是好事。」

说完,庄衍又朝李渊说道:「太上皇,人活七十古来稀,一切皆有定数,莫要悲伤。」

李渊『哈哈』一笑,虽然脸上还带着些许落寞,但还是朝庄衍笑着说道:「真人,老夫与你打个赌如何?」

庄衍笑问道:「太上皇要与贫道赌什麽?」

李渊说道:「真人说我只能活七十岁,那就赌我是否能活到七十一岁。」

「好。」庄衍笑道:「若是贫道输了,便实现太上皇一个愿望。」

李渊眼晴一亮,道:「当真吗?我的愿望若是想身全体健,再活一千岁呢?

「可以。」庄衍说道:「此小事尔。」

一旁的李世民瞪大了眼睛,他都有些心动了,要不我也和灵台真君打个赌?

旁边的长孙皇后看出了李世民的心思,当即将他拽到一旁低声说道:「你也想与灵台真君打赌?」

李世民笑道:「谁不想再活一千年?何况皇帝?」

长孙皇后白了李世民一眼,说道:「若不打赌,父皇运气好说不定在七十以后还能多活几年,可打了这个赌后,以灵台真君在天庭的尊位,你说这个赌他会输吗?恕妾身无礼直言,父皇七十必崩!」

李世民听完这话顿时一脑门冷汗,看着不远处正因为与庄衍定下赌约高高兴兴的李渊,李世民心中不由重重地叹了口气。

李世民赶紧回身把李渊劝回了宫去,然后又问庄衍赌约能不能解除。

庄衍笑着说道:「赌约既已定下,便不可解除了。」

李世民听到这里,心中很不是滋味,虽然玄武门之后他和李渊的父子情淡了许多,但总归还是有的。

可现在木已成舟,李世民也不好再说什麽了。

接下来的宴会便没有什麽么蛾子了,宴会结束后,庄衍和孙思邈还是被王侯车驾送回了玄都观。

第二天一大早,李世民于太极殿上朝议事,当即将「尊道」的事情拿出来与众臣商议。

对于此事众臣并无异议,因为大唐自追认李耳为始祖后,就一直是崇道的。

只有魏徵对此事提出了看法,「陛下,如今我大唐尚在四处征战,国内民生还有许多事要做,为何要突然『尊道』?陛下,恕臣直言,古时秦皇汉武何等英雄,在此事之上也犯了许多大错,还请陛下以史为鉴,莫要重蹈覆辙。」

李世民笑道:「爱卿过虑了,朕不过是追尊始祖,崇尚道法而已,一不大兴土木,二不求仙长生,三不劳民伤财,何害之有?」

魏徵闻言道:「陛下,既是如此,那臣就没有什麽好谏的了。」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道:「朕就防着你魏徵呐。」

说完,李世民当即让群臣商议给李耳上个什麽尊号。

一众文臣商议过后,最后房玄龄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可追加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

「好。」众臣一听纷纷赞道:「这个尊号甚好。」

李世民也很满意,当即下诏:再次追认李耳为李氏始祖,并加尊号『太上玄元皇帝』,立道门为国教,全国各州都要建一座祭祀『太上玄元皇帝(太上老君)』的庙宇,每年二月十五,各地方大小官员都要亲自前往庙中祭祀太上老君。

接着李世民又尊『灵台玉极显妙真君』为大唐护国尊神,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前往灵台道宫祭祀灵台真君。

同时,李世民赐『灵台道宫』金匾一张,曰:天下第一道宫,尊灵台道宫宫主望舒真人为『大唐国师』。

七天之后,灵台真君座下尚书丶人间部司命火灵真仙分别在李世民丶长孙皇后丶李承乾三人在梦中显圣,告诉他们人间部及阴曹地府已经为他们三人改命增寿,至于增寿了多少,并不会告诉他们。

但火灵真仙明确告知三人,他们寿数都在六十岁以上。

第二日长孙皇后丶李承乾纷纷向李世民说了此事,李世民这才知道灵台真君竟给他们一家三人全都改了命,李世民大为高兴,没想到自己也有份,于是一开始顺手就是一个大赦天下。

数日之后,李世民又摆驾灵台道宫,然而这一次去,却没有见到庄衍,只见到了那位美丽无双,风华绝代的望舒真人。

不过李世民却很清醒,这般仙家人物不是他能染指的。

从今以后,灵台道宫便成了大唐最负盛名的道观,望舒真人也成了大唐的国师,大唐国内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都是欲求见望舒真人一面而不得。

但是来灵台道宫上香却是一视同仁,无论你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到了灵台道宫,都得规规矩矩排队敬香祈愿。

当然,常来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大唐太子李承乾。

自庄衍给长孙皇后治病改命之后,李承乾就成了灵台真君的忠实信众,每月至少来三次道宫敬拜灵台真君,同时也跟灵台道宫的道士铁拐李丶江寒二人混的熟络无比,甚至经常邀请二人去自己的太子府上饮宴。

大唐的历史轨迹,正在庄衍手中一点点发生改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