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楼:风华首辅最新章节 - 烟柳画桥 - 格格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六十五章 用最稳的策略,做最坏的打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景瑜,身体可好些了?”御花园内,隆庆帝关切的问道。

一提起这个隆庆帝也是一肚子火,朱辉一锅汤差点把他给太子选的下一代辅国天团团灭了。

果然!等抽出空来还得让他体会一下父亲的“慈爱”。

“回陛下,托陛下洪福,臣无大碍。不知陛下召臣来此有何旨意?”

夏守忠小跑着过来:“启禀陛下,御花园四周的闲杂人等都已经清乾净了。”

“嗯,走吧,景瑜,咱们去前面说。”

御花园中一处用来赏景的凉亭内,隆庆帝丶薛虹二人对坐着。

夏守忠在一旁提起茶壶分别给隆庆帝丶薛虹各自斟茶,薛虹接过茶盏后轻道:“多谢公公。”

“朕今日召你前来,是想问问你对於将清查人口丶清丈田亩一事提上日程的看法的。

朕打算明年便开始动手,所以想问一问你们年轻人的看法。”

薛虹手指搭在茶盏上,感受着指尖的温度,同时脑海也在快速的思索着。

隆庆帝也不着急,自顾自的品着香茗等待着薛虹的回答。

终於,薛虹抬起头来开口道:“陛下圣明,一直以来是臣想的天真了,总想着万无一失再动手,可天底下哪来那麽多天时地利人和皆占的时候呢?”

隆庆帝笑道:“哈哈哈,年轻人稳重点是好事,更何况这是关乎国家的大事,谨慎是对的。

如果不是没得选,朕也不愿意冒险。你继续说吧。”

“是,臣愚见以为,改制不应先在两京及富庶之地推行,而是优先在那些阻力不强,宗族势力较弱丶朝廷掌控力较强的地方进行。

诚然,如此做会造成改革困难先弱后强,反抗越发强烈的後果,可却是最为稳妥,对朝廷影响最小的办法。”

薛虹认为,现在完全可以将中央朝廷和地方看做不同的国家相互攻伐。

而且还是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间的死斗。

不能再将整个大明看做一个整体,而是要进行势力拆分细化。

而中央朝廷要做的事情,就是以一己之力,抗衡所有其他的国家。

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无论是资源还是人口,中央都是绝对的劣势。

所以一定要避免上来就和最强的几个省份碰上的情况。

为什麽古代的改革总失败?因为太急於求成了。要麽是上来全国推行,要麽是直接和那几个大省死磕。

有位伟人就说过:要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所以薛虹给出的答案是:伐弱痹强丶徐徐图之。

也就是先选择反抗力弱的“国家”,先行吞并,为中央朝廷输血增强实力的同时,还有稳固那些有特殊战略地位的“国家”。麻痹那些宗族实力庞大,反抗力强的“国家”

比如各个关隘丶京师周边,必须采取拉拢丶分化丶重兵把守的态度。

必要时,甚至可以挑拨地方各国之间的关系,避免联合起来。

例如南北文人之间历来相互看不顺眼,这个事情放在以往那不是什麽好事。

可放在隆庆帝要一打十三省的情况下,那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只要操作得当,就可以避免南北联合,对朝廷施压。

这也是为什麽自古以来,朝廷对於地域省份之间的一些嫌隙都是抱着看热闹态度的原因。

你们邻居省份之间要是关系太好了,小门一关自己过日子怎麽办?还是关系差点我放心。

如果邻里关系实在好,那就只能控制军事。如果军事也过硬,农业也无懈可击,那就只能控制关隘丶打压经济。

总而言之,地方於朝廷而言必须存在短板。封建社会历朝历代一直也都是这麽乾的。

“臣建议,将地方各省按照以下的四种情况进行划分。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人口丶富庶丶战略位置丶宗族观念强弱等进行划分。

挑选人口相对多丶却又相对贫穷且宗族观念最弱的省份,优先进行变法改革。

同时第一时间对战略位置重要的省份加强控制。

必要时可以科举,进行恰当的刺激,确保南北省份不会联合。

整个变法应该是由西向东,由北至南。也就是由弱到强的顺序。

同时只要北方完成了改革变法,那麽南方自然不足为虑。”

大明富庶的省份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这些地区有一个非常显着的特点,那就是没有战略纵深可言,大多数清一色平原!

和平时期这是富庶的必要条件。可到了打仗的时候,完全就是毫无还手之力。

为啥自古以来从北往南打容易,从南往北打难如登天?

因为从北往南打是越打越容易,到了後面几乎没有阻碍,直接平推。

从南往北打五步一个城,十步一个关,越打越困难!

说白了,只要北方的改革完成了,东南沿海就是全造反了,绑在一块,也掀不起什麽大浪来。

在没有空军的冷兵器时代,战略纵深的重要性不需要多强调什麽,懂得都懂。

薛虹这麽做就是为了避免东南沿海脑子一抽真反了。

收拾西北的时候,东南因为双方不对付看热闹,等朝廷腾出手收拾他们的时候,想反抗也晚了。

布袋口一封,东南沿海地区的顽固反抗势力除了逞口舌之快,一点反抗馀地都没有。

薛虹给出了最稳妥的策略,同时也做了最坏的打算。

隆庆帝左手放在石桌上,琢磨着薛虹的方案可行性。

薛虹的想法其实是和隆庆帝自己有些背道而驰的,他是准备派太子坐镇金陵,以两京为先行区,然後向四周进行辐射。

隆庆帝的策略是想直接把最硬的骨头啃下来,先难后易,快刀斩乱麻直接把反抗最强的一波全杀了!

只能说两个办法各有各的有点。

一个求稳,一个求快。

薛虹是希望把整个大明变成一个大熔炉,先打造好炉子,然後再慢慢炼化东南地区。

隆庆帝脸上浮现出满意而又欣慰的笑容:“景瑜所说朕还要考虑考虑。这样吧,这几日朕准你休沐在家,以确保朕随时传唤。先回去休息吧。”

“臣遵旨。”

一旁负责记录皇帝起居的翰林院官员拿笔的手直哆嗦。

咋一轮到他值班就上强度呢!!!

不是,那今天这些话,我是记还是不记啊?

隆庆帝只是一瞥就看出来起居郎在怕什麽,爽朗一笑:“给朕如实记录,一字不改。

百年後朕若功成,好叫後世儿孙见识见识他们祖宗的风采!

朕若失败,则更应该让後人以朕为鉴,去探寻摸索出一条更好的道路来。”

得到了隆庆帝的答覆后,起居郎心中的恐惧渐渐变为了兴奋,他刚刚是不是亲眼见证了一件很不得了的事情的发生?

这件事不论成与不成,那他这个记录䭾是不是都能跟着一起名载史册?

隆庆帝从石凳上起身,背负双手,忽然发笑。

先难后易,先易后难?哈哈哈哈哈!不愧是朕最得意的门生,如此的年纪稳重至此,朕的眼光一如既往的好啊!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