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绝世皇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章 格外重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齐风深知,若想让这场文化盛会大放异彩,城中德高望重的老学者们的支持必不可少。

于是,他逐一登门拜访。来到张老家中时,张老正坐在庭院之中,手捧古籍,悠然自得。

齐风见状,立刻恭敬地走上前去,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随后双手递上自己精心准备的文化盛会规划。

“张老,晚辈冒昧打扰,这是我对此次盛会的一些浅薄规划,还望您不吝赐教。”齐风一脸诚恳地说道。

“殿下言重了,老夫实在是不敢当。天下皆知,殿下乃宫廷诗会之魁首,更是得到了周辰逸先生的认可,老夫应多向殿下讨教才是。”张老赶忙站起身。

齐风摆了摆手说:“那是周老先生偏爱,我如何敢当呢?唯独愿为我大夏文化出一份力。”

张老缓缓接过规划,慢条斯理地翻开,一边仔细阅读,一边微微点头:“殿下,您这份心思着实难能可贵。当下这幽州城,北狄文化肆意蔓延,的确到了该大力弘扬我大夏文化的时候了。”

齐风听闻,连忙起身,再次恭敬行礼:“张老德高望重,届时还望您在盛会上为我大夏文化发声,让更多人领略到大夏文化的博大精深。”张老欣然应允,齐风这才如释重负地告辞离去。

另一边,郑崇儒收到韩墨轩的书信,得知齐风即将举办文化盛会。

他坐在书房之中,面色阴沉如墨,手中的书信被他攥得皱成一团。

“哼,齐风简直是自不量力,以为一场盛会便能扭转乾坤?简直荒谬至极!”他将书信狠狠扔在桌上,随后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神色阴鸷。

紧接着,他召集了自己的党羽。这些人平日里与他一同极力宣扬北狄文化,此刻齐聚在郑府的大厅之中,皆是一脸的唯命是从。

“诸位,齐风妄图举办文化盛会来打压我们所宣扬的北狄文化。”郑崇儒站在大厅中央,神色冷峻,目光如刀般扫视着众人,“我们绝不能让他得逞!此次盛会,便是我们反击的绝佳时机。”

一个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闻言,立刻站起身来,大声说道:“郑先生,您尽管吩咐,我等定当唯您马首是瞻!”其他人也纷纷随声附和,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郑崇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而又阴冷的笑容:“届时在盛会上,我们要紧盯齐风的每一句话,寻其破绽,全力反驳,让他在众人面前颜面尽失,看他还如何宣扬他的大夏文化!”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一场激烈的文化交锋,已然一触即发。

筹备的日子在忙碌中悄然流逝,齐风、柳梦璃和吴复生一刻也不敢懈怠。

虽然齐风有现代文学知识,还有周辰逸的《诸家精要》,但这是他反击北狄文化侵入的契机,并非宫廷诗会这种娱乐节目,因此他格外重视。

齐风每日都在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潜心钻研自己在盛会上的发言内容,查阅了大量的古籍典册,将大夏文化的精髓逐一梳理清晰。

他还时常与柳梦璃、吴复生围坐一处,热烈地探讨如何将大夏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梦璃,复生,你们且看这段关于大夏诗词的阐述,怎样表述方能让众人听得更为透彻?”齐风眉头微皱,手持写满文字的稿纸,一脸认真地问道。

吴复生挠了挠头,直言道:“殿下,依我之见,不妨挑选那些众人耳熟能详的诗词,深入讲述其背后的典故,定能引人入胜。”

柳梦璃微微颔首,轻声说道:“殿下,还可结合当下时事,让大家真切体会到大夏文化的实用性与传承价值,使其明白大夏文化从未过时。”

齐风听后,眼前一亮,赞许道:“你们所言极是,就依此计而行!”

百姓们三五成群,纷纷猜测着这场盛会将会呈现出怎样的精彩,而齐风、柳梦璃和吴复生也在紧锣密鼓地做着最后的准备,只等在这场文化的战场上,与郑崇儒等人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文化盛会当日,幽州城的校场被装点得格外庄重。巨大的高台矗立在场地中央,朱红的帷幔随风飘动,四周彩旗猎猎作响。

台下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不仅有城中的文人雅士,还有普通百姓,大家都怀揣着好奇,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阳光洒下,映照着众人充满期待的脸庞,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紧张的气息。

齐风身着一袭玄色长袍,衣袂飘飘,英姿飒爽地走上高台,他的出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与此同时,郑崇儒带着一众追随者,面色阴沉地站在一旁,眼神中满是挑衅。

齐风拱手,朗声道:“今日,承蒙诸位捧场,齐聚于此,共探文化之真谛。”

他的声音洪亮清晰,传遍全场,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其中一位郑崇儒的追随者冷哼一声,上前一步,说道:“殿下,您说要弘扬大夏文化,可在我看来,大夏文化已腐朽不堪,北狄文化才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就拿诗词来说,北狄诗词直抒胸臆,哪像大夏诗词,被格律束缚,毫无生气。”

齐风微微一笑,并没有说话,神色从容。

吴复生则缓缓道:“这位先生此言差矣。大夏诗词的格律,并非束缚,而是艺术的升华。以五言绝句为例,虽仅二十字,却能以小见大,蕴含无尽情思。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十个字,便勾勒出塞外雄浑壮阔的景象,尽显天地之苍茫,这等凝练与意境,敢问北狄诗词能及否?”

此言一出,台下一片哗然。百姓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惊讶与钦佩。

一位老学究捋着胡须,不住点头:“这个吴先生对诗词见解独到,深入浅出,这般才华,实在难得!”

“据说他只是齐风殿下的一个副手而已,也是跟着殿下学了不少东西,那么殿下对诗词的造诣岂不是更深?”另一位中年男人说道。

旁边的年轻书生也附和道:“是啊,我研习诗词多年,却从未如此透彻地理解其中妙处,殿下真乃大才!”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郑崇儒面色微变,他给一位女弟子使了使眼色,那个女弟子站起身来,接着说:“诗词不过是文字游戏,北狄的歌舞艺术,奔放豪迈,充满活力,岂是大夏那些中规中矩的表演可比?”

柳梦璃早有准备,她淡淡一笑,侃侃而谈:“大夏艺术追求的是韵味与内涵。以舞蹈为例,霓裳羽衣舞中,舞者的每一个手势、每一次旋身,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与灵动,传递出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再看音乐,一曲《广陵散》,激昂慷慨,诉说着千古豪情,展现的是文人风骨与家国情怀。北狄歌舞虽豪迈,却难以触及这般精神深度。”

台下掌声雷动,叫好声此起彼伏。一位身着绸缎的富商感慨道:“听此女子一番话,胜读十年书啊!没想到大夏文化竟有如此魅力,以前真是被北狄文化迷了眼。”

就连郑崇儒的几个追随者,也不禁露出动摇之色,低声私语。

“好像,好像她说的有几分道理……难道之前是我们错了?”其中一人小声道。

“这个女子也是齐风殿下的人吗?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连他的手下都有如此天分,那他本人岂非更厉害?”另一人开始担心起来。

郑崇儒恼羞成怒,他直接叫来一位研究建筑的弟子,只听那弟子大声道:“北狄的建筑风格独特,高大实用,哪像大夏的建筑,讲究什么对称、意境,华而不实!”

一个其貌不扬,身着简朴的老者一瘸一拐走上前来,正是跛奴。

他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大夏建筑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以四合院为例,四方围合,秩序井然,体现了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传统观念,这是对家族伦理的尊崇。园林建筑更是巧夺天工,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有限空间内营造出无限意境,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体现。北狄建筑虽高大实用,却缺少这份文化的沉淀与传承。”

全场沸腾,众人纷纷鼓掌欢呼,他们都知道这个瘸腿老头是齐风的仆人,一个仆人尚且有如此见识,更何况是齐风呢?

这是齐风没有出场,而所有人看向齐风的眼神中满是敬仰。

郑崇儒脸色铁青,看着自己的党羽接连被反驳,再也按捺不住,亲自上前一步,恶狠狠地盯着齐风,脸上的肌肉因愤怒而微微抽搐:“齐风殿下,大夏文化传承至今,早已是弊病丛生。就说这礼教,诸多繁文缛节,束缚人性,哪里比得上北狄的自由洒脱?”

他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手臂,仿佛这样就能增加自己话语的力量。

齐风神色平静,眼中却透着自信,他不紧不慢地开口:“郑先生,大夏礼教绝非束缚人性,而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论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礼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试问,若人人都抛开礼教,肆意妄为,这天下岂不是要陷入混乱?北狄所谓的自由洒脱,不过是无规矩的散漫。在大夏,尊老爱幼、尊师重道是礼教的体现,人们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互敬互爱,社会方能长治久安。”

郑崇儒被齐风这番有理有据的反驳噎得说不出话,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他咬了咬牙,又道:“那大夏的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都是些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对国家的发展有何益处?哪比得上北狄重视武力,培养出的勇士能保家卫国!”

齐风轻轻一笑,目光扫视全场,然后高声说道:“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不论出身贵贱,为国家广纳贤才。古往今来,多少寒门子弟通过科举步入仕途,为大夏的繁荣贡献力量。房玄龄、杜如晦,皆是科举出身,他们辅佐太宗皇帝开创贞观盛世,成就千古佳话。科举培养的是治国理政的人才,注重的是学识、品德与谋略。而北狄单纯崇尚武力,若没有文化的支撑,即便一时强大,又能维持多久?国家的发展,需要文治武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台下的百姓和文人雅士们纷纷点头,看向郑崇儒的眼神中满是质疑,而对齐风则充满了敬佩。

郑崇儒的双腿微微颤抖,他知道自己在这场文化辩论中已经处于下风,但仍不甘心就此认输,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已找不到有力的反驳之词。

齐风见众人已被说服,便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如今,北狄文化在幽州肆意蔓延,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我提议,在幽州城内的学堂开设专门的大夏文化课程,由德高望重的学者授课,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大夏文化的熏陶;同时,定期举办文化讲座,邀请城中百姓参与,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文化;还可以组织文化社团,鼓励文人雅士们交流创作,弘扬大夏文化的精髓。”

一直没有说话的张老激动地走上前,双手抱拳对齐风说道:“殿下此举,实乃我幽州百姓之福!老身愿倾尽所能,为推广大夏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紧接着,一位年轻的书生也站出来:“殿下,我等读书人定当响应号召,积极参与文化社团,传播大夏文化。”

台下的百姓们也纷纷高呼:“我们支持殿下!”“推广大夏文化!”呼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校场。

那些原本追随郑崇儒的人,此刻也都面露羞愧之色,其中一人走到齐风面前,低下头说道:“殿下,我们之前被蒙蔽了双眼,如今才明白大夏文化的珍贵。我们愿听从殿下的安排,一起守护和弘扬大夏文化。”

郑崇儒看着眼前的场景,身体晃了晃,仿佛失去了所有力气,他知道自己彻底输了。

他默默地转身,在众人的注视下,灰溜溜地离开了校场。

郑崇儒离开之后,心中满是不甘。他深知自己在幽州的计划已彻底破产,再无立足之地。

回到府邸,他像一只困兽般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眼神中透露出慌乱与恐惧。

思索再三,他决定逃离幽州,前往北狄。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其实,他本就是北狄人,多年来一直伪装成大夏人,潜伏在幽州,处心积虑地宣扬北狄文化,妄图从思想上瓦解幽州百姓,为北狄的入侵做铺垫,是个隐藏极深的文化奸细。

郑崇儒迅速收拾好细软,乔装打扮一番,趁着夜色偷偷出了府门。

他猫着腰,小心翼翼地在小巷中穿梭,生怕被人发现。

然而,他的一举一动都没能逃过吴复生的眼线。吴复生早就料到郑崇儒会狗急跳墙,提前安排了人手暗中监视。

见郑崇儒出门,吴复生立刻带着几个身手矫健的手下,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

在城门口,郑崇儒正满心期待地准备出城,却突然听到一声大喝:“郑崇儒,你还想往哪里逃!”

吴复生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瞬间出现在他面前,身后的手下也迅速将他团团围住。

郑崇儒脸色煞白,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但他仍强装镇定,大声喝道:“你们想干什么?我可是礼部尚书韩墨轩的大弟子,你们若是敢动我,韩大人定不会放过你们!”

吴复生冷笑一声,上前一步,一把揪住郑崇儒的衣领,将他提了起来:“少拿韩墨轩来吓唬人,你这北狄奸细,今日就是你的末日!”

郑崇儒瞪大了眼睛,拼命挣扎,嘴里还不停地否认:“你胡说!我是堂堂大夏人,你莫要血口喷人!”但吴复生根本不为所动,带着他回到了齐风面前。

齐风端坐在大堂之上,神色冷峻,目光如刀般射向郑崇儒:“郑崇儒,你还不认罪?”

郑崇儒“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殿下,我冤枉啊!我真的是韩墨轩大人的弟子,求您看在韩大人的份上,网开一面啊!”

齐风冷哼一声:“到了如今,你还妄图狡辩。你身为北狄奸细,在我幽州肆意宣扬北狄文化,蛊惑百姓,犯下滔天罪行,律法岂会容你!”

郑崇儒见齐风毫不留情,心中的恐惧更甚,但仍心存侥幸:“殿下,我真不是奸细,我对大夏忠心耿耿啊……”

齐风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怒声说道:“证据确凿,你还敢抵赖!你以为凭借韩墨轩就能逃脱制裁?我绝不会让你得逞!”

说罢,齐风当即下令,依照律法,将郑崇儒收押,等待审判。

处理完郑崇儒,齐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郑崇儒背后的韩墨轩才是更大的隐患,若不加以揭露,日后必将危害朝廷。

于是,他亲笔写了一封奏折,详细陈述了郑崇儒的罪行,并隐晦地暗示韩墨轩极有可能是郑崇儒的后台,为他在幽州的所作所为提供了支持与庇护。

在等待皇帝回复的日子里,齐风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继续在幽州城大力推行之前制定的文化复兴计划,加强对学堂、文化讲座和社团的管理与支持。

他亲自到学堂视察,与孩子们亲切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交谈,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大夏文化;在文化讲座上,他也会偶尔现身,与百姓们一同聆听学者的讲解,共同探讨文化的内涵。

……

金銮殿内,九龙金柱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齐桓宇高坐龙椅之上,玄色龙袍袖口绣着的暗金云纹微微颤动,他垂眸扫过齐风呈上的奏折,指节在案几上轻轻一叩。

"礼部尚书韩墨轩——"帝王的声音如冰刃划过大殿,韩墨轩脊背一颤,深紫色官服下摆荡开细微涟漪。

他疾步出列跪倒,额头重重磕在汉白玉地砖上,冠冕垂下的珠串凌乱摇晃,"臣在!

"你教出的好弟子郑崇儒,在北疆当文化奸细当了十年。"齐桓宇突然将奏折摔下丹墀,雪缎封皮擦着韩墨轩的耳畔飞过,"你倒是说说,礼部何时成了北狄细作的温床?

齐云站在文官队列前端,指尖不着痕迹地摩挲着玉笏。他瞥见韩墨轩后颈渗出的冷汗在日光下泛着水光,唇角抿出极淡的弧度。

"陛下明鉴!"韩墨轩猛然直起腰身,苍白的脸涨得通红,双手高举过头顶颤抖如风中枯叶,"臣教导弟子向来以忠孝为本,那郑崇儒三年前便因私德有亏被逐出师门,此事...此事礼部主簿可作证啊!"他说着突然转向左侧,浑浊老眼里迸出求救的光。

礼部主簿王谦踉跄出列,怀里抱着的典籍哗啦啦散落一地。他顾不得收拾,匍匐着颤声道:"确、确有此事...当年郑崇儒私贩宫中藏书,韩大人当庭杖责三十,将其名帖投入焚炉

"即便如此,为何不报刑部备案?"兵部尚书突然发难,鹰隼般的目光刺向王谦,"逐出师门这等大事,礼部竟敢私下了结?

朝堂霎时死寂。齐云瞥见父皇搭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开始轻叩,这是天子动怒的前兆。

他轻咳一声,玉笏在掌心转了个优雅的弧度,"父皇容禀——

所有人目光聚向这位素来温润的三皇子。齐云缓步走到韩墨轩身侧,月白色蟒袍在青砖上拖出迤逦水纹,"韩大人掌管礼部二十载,主持过三届科举,当年皇祖母凤体违和时,他率礼部诸臣在太庙跪经七日..."他忽然转身,目光灼灼逼视韩墨轩,"可这些功绩,难道能抵销识人不明之过?

韩墨轩浑身一震,忽然膝行数步,斑白鬓发垂落在御阶朱漆上,"老臣有罪!老臣愿自请削去爵位俸禄,亲赴北疆重修《边塞礼志》,以赎管教不严之罪!

他说着突然重重叩首,额角顿时青紫一片,"只是恳请陛下...莫因老臣糊涂,寒了天下儒生的心呐!

几滴混着血丝的浊泪溅在御阶,在寂静中发出细微声响。户部尚书张怀瑾捋着银须叹道:"韩大人终究是两朝元老

话音未落,御史中丞厉声打断:"北疆文化渗透至此等境地,岂是自罚三杯就能搪塞!

"够了。"齐桓宇忽然抬手,九旒冕上的玉藻轻微碰撞。他俯视着脚下这场闹剧,目光掠过韩墨轩染血的额角,落在齐云微微发紧的指节上,"韩墨轩。

"老臣...老臣在。

"你教出这般逆徒,本应革职查办。"帝王的声音突然放轻,却让韩墨轩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但念在你为太庙修缮捐过半数家产,在江南水患时

"陛下!"齐云突然撩袍跪下,玉笏高举过眉,"儿臣愿以亲王俸禄作保,请给韩大人戴罪立功之机!

他话音未落,身后哗啦啦跪倒一片大臣,绯色官袍如血浪翻涌。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齐桓宇目光幽深地凝视着最宠爱的儿子。晨光透过雕花长窗斜射进来,在齐云肩头镀上一层金边,却照不清他低垂的面容。

"拟旨。"帝王终于开口,掌印太监高翰立刻捧上明黄绢帛,"礼部尚书韩墨轩,罚俸三年,降为从三品礼部侍郎,限三月内重编《北疆礼防十策》..."他顿了顿,指尖抚过龙椅扶手上狰狞的龙头,"若再出纰漏——

"老臣愿以死谢罪!"韩墨轩重重叩首,血珠顺着鼻梁滑落,在青砖上绽开暗红的花。

退朝钟声响起时,齐云伸手搀起浑身颤抖的韩墨轩。老臣枯槁的手在他掌心冰凉如铁,却在相触瞬间突然用力一握。

齐云恍若未觉,温声笑道:"韩大人可要保重身体,北疆风沙最伤元气。

他转身望向殿外,春日的柳絮正纷纷扬扬落满宫道,像极了幽州城的雪。

退朝后,齐云并未立刻返回府邸,而是借口有要事相商,将韩墨轩邀至自己的别苑。

这座别苑位于京城东郊,四周翠竹环绕,静谧清幽,寻常人等难以靠近,是个密谋的绝佳场所。

两人在书房相对而坐,韩墨轩的脸色依旧苍白如纸,额头上的淤青触目惊心,整个人看起来狼狈不堪。

齐云亲手为他斟了一杯茶,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仿佛刚刚朝堂上的风云变幻从未发生过。

“韩大人,此番委屈您了。”齐云轻声说道,语气中满是关切。

韩墨轩苦笑着摇头,端起茶杯的手仍在微微颤抖:“殿下,老臣如今已是戴罪之身,多亏殿下仗义执言,才得以从轻发落,只是这礼部侍郎之位,怕是难以胜任啊。”

齐云摆了摆手,神色一正:“韩大人不必如此自谦。此次您被贬去幽州,看似是惩罚,实则是个绝佳的机会。”

韩墨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抬起头,紧紧盯着齐云:“殿下的意思是……”

齐云嘴角微微上扬:“齐风在幽州风生水起,不仅破获了三大家族通敌案,如今又在大力推行文化复兴计划,深得民心。他的威望越来越高,对我们而言,是个巨大的威胁。您此番前去幽州,正好可以就近监视他,找机会破坏他的计划。”

韩墨轩心中一凛,他怎么会不明白齐云的心思。齐云身为皇子,一直觊觎着皇位,而齐风的存在无疑是他最大的阻碍。

如今借这个机会,想要除去齐风这个眼中钉。韩墨轩虽然心中有些忐忑,但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也只能咬咬牙,决定继续与齐云合作。

“殿下放心,老臣定当竭尽全力。只是齐风那小子诡计多端,身边又有不少能人相助,想要对付他,恐怕没那么容易。”韩墨轩皱着眉头说道。

齐云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说道:“这一点我也考虑到了。您到了幽州之后,先不要轻举妄动,暗中观察齐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风的一举一动。他不是在推行文化复兴计划吗?你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找机会煽动一些文人墨客,制造舆论,说他是在搞个人崇拜,并非真心弘扬大夏文化。”

韩墨轩眼睛一亮,连连点头:“殿下此计甚妙。那些文人大多心高气傲,容易被煽动。只要我们稍加引导,让他们对齐风产生不满,便能在舆论上给他造成压力。”

齐云接着说道:“除此之外,您还可以联络一些在幽州的旧部,让他们暗中破坏齐风的一些政策实施。比如,在学堂里散布一些不利于大夏文化的言论,扰乱学生的思想;在文化讲座上,故意挑起事端,让百姓对齐风的计划产生质疑。”

韩墨轩听着齐云的计划,心中暗暗佩服他的心机。他站起身来,对着齐云深深一揖:“殿下深谋远虑,老臣定当按照您的吩咐行事。只是万一事情败露……”

齐云拍了拍韩墨轩的肩膀:“韩大人放心,若是事情败露,本殿下自会保你周全。你只需放手去做,莫要辜负了本殿下的一番苦心。”

韩墨轩心中一暖,他知道,自己如今已经没有退路,只能紧紧抱住齐云这棵大树。

他咬了咬牙,说道:“殿下如此信任老臣,老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两人又密谈了许久,将计划的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直到天色渐暗,韩墨轩才起身告辞。

看着韩墨轩离去的背影,齐云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齐风,你以为你能在幽州安稳度日?等着瞧吧,有你好受的。”

……

齐风站在府邸的庭院中,手中捏着刚刚收到的密信,眉头紧锁,面色凝重。

密信中详细告知了韩墨轩被贬为礼部侍郎,并被责令前往幽州编修《北疆礼防十策》的消息。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望向远方,心中暗忖:“这韩墨轩突然被贬来幽州,绝非偶然,背后定有深意。”

齐风深知,幽州城内诸多官员都曾受韩墨轩的提携,他此番前来,定会在城中掀起波澜,对自己推行的各项举措产生负面作用。

而且,韩墨轩向来与齐云一党,自己之前射杀了韩墨轩的儿子韩彬,这笔血仇,韩墨轩岂会轻易放下?他必定会想尽办法报复。

想到此处,他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能让韩墨轩的阴谋得逞。

几日后,韩墨轩抵达幽州。城门外,吴复生代表齐风出城相迎。

吴复生身着一袭得体的长袍,面带微笑,神色恭敬。

韩墨轩看到吴复生,眼神中有怨恨,也有不屑。

“你以前叫吴忠,现在叫吴复生,哼,许久不见啊。”韩墨轩阴阳怪气地说道,“当初你决然离开我,转投齐风殿下,可真是好算计啊。”

吴复生依旧保持着微笑,不卑不亢地回应道:“韩大人,当初之事,实属无奈。如今我追随齐风殿下,一心为幽州百姓谋福祉,倒也问心无愧。”

韩墨轩冷哼一声,不再言语,大步朝着城中走去。

吴复生也不生气,紧跟其后,引领着韩墨轩一行人前往城中。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当晚,齐风在府邸设下酒宴,为韩墨轩接风洗尘。宴会上,灯火通明,酒香四溢。

齐风满脸笑意,亲自为韩墨轩斟酒:“韩大人远道而来,齐风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海涵。”

韩墨轩端起酒杯,微微抿了一口,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殿下客气了,我如今不过是一个戴罪之身,能有此待遇,已是感激不尽。”

酒过三巡,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藏玄机。

这时,齐风突然话锋一转:“韩大人,此次您来幽州,恰逢我在彻查郑崇儒一案。此人竟为北狄奸细,在我幽州大肆宣扬北狄文化,蛊惑百姓,实在是罪大恶极。”

韩墨轩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如常。

他重重地放下酒杯,一脸义愤填膺地说道:“这郑崇儒实在是让老夫痛心疾首!当初我还当他是可造之材,悉心教导,没想到他竟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老夫早已将他逐出师门,与他再无瓜葛!”

齐风看着韩墨轩的表演,心中冷笑,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韩大人,郑崇儒在幽州多年,行事如此嚣张,背后是否还有其他人支持,这一点实在是让人费解。”

韩墨轩眼神闪躲了一下,旋即挺直腰杆,大声说道:“殿下,老夫对大夏忠心耿耿,日月可鉴!郑崇儒的所作所为,我一概不知。若殿下有所怀疑,尽管派人彻查,老夫绝无二话!”

吴复生在一旁看着韩墨轩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厌恶。他忍不住开口道:“韩大人,这郑崇儒之前可是打着您的旗号,在幽州横行霸道,如今您说与他毫无关系,实在是难以让人信服啊。”

韩墨轩脸色一沉,狠狠地瞪了吴复生一眼:“吴复生,你莫要含血喷人!我韩墨轩一生光明磊落,岂会与这等奸细同流合污?”

齐风见状,连忙打圆场:“好了好了,今日是为韩大人接风,莫要伤了和气。韩大人,我相信您对大夏的忠心。只是这郑崇儒一案牵连甚广,还望韩大人在幽州期间,能助我一臂之力,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韩墨轩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殿下放心,老夫定当竭尽全力。”

酒宴结束后,韩墨轩回到住处。他坐在椅子上,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地说道:“齐风,你别得意得太早!我定要让你为射杀我儿子付出代价!还有你,吴复生,竟敢背叛我,我定不会放过你!”

而在齐风的府邸,齐风与吴复生相对而坐。吴复生一脸担忧地说道:“殿下,这韩墨轩来者不善,我们必须多加小心。”

齐风微微点头:“我明白。他此番前来,必定会想尽办法破坏我们的计划。我们要密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他不是想在文化复兴计划上做文章吗?那我们就将计就计,看他能耍出什么花样。”

接下来的日子里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韩墨轩表面上积极配合齐风的工作,参与到文化复兴计划的讨论中,实则暗中联络旧部,准备实施他的阴谋。

他先是找到了几位平日里与他关系密切的文人,在一处隐秘的茶楼中相聚。

“诸位,如今齐风在幽州大力推行他所谓的文化复兴计划,实则是在树立自己的威望,搞个人崇拜。我们不能坐视不管!”韩墨轩压低声音说道。

一位文人皱着眉头问道:“韩大人,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韩墨轩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们要在文人圈子里散布言论,说齐风的文化复兴计划是在利用大家,让大家对他产生不满。然后,我们再组织一些人……”

众文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韩墨轩看着他们,满意地笑了笑:“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让齐风的计划破产!”

与此同时,齐风也得到了韩墨轩行动的消息。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韩墨轩,你以为你的小伎俩能瞒得过我?既然你想玩,那我就陪你玩到底!”

齐风立刻召集柳梦璃、吴复生等人商议对策。柳梦璃一脸气愤地说道:“这个韩墨轩,真是太可恶了!我们绝不能让他得逞!”

齐风沉思片刻后说道:“梦璃,你带领青龙会的人,暗中监视那些被韩墨轩煽动的文人,一旦他们有什么行动,立刻阻止。复生,你负责在文化讲座上安排一些可靠的人,维持秩序,确保韩墨轩无机可乘。”

吴复生和柳梦璃领命而去。齐风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祈祷:“希望一切顺利,绝不能让韩墨轩破坏了幽州的安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