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言犹若当头棒喝,直叫程博远头晕目眩,几欲喘不过气来。他踉踉跄跄扶住桌面,好险不曾跌倒下去。
其心中暗道,不错,不错!藏之贤弟所言有理,若我如今只为他人言语便抛弃与己有诺的狐妻,日后纵然为官,恐怕也受不住他人的怂恿,到那时一步错步步错,哪里还能有前途可言?君子重德行,不听小人闲言,我怎就忘了?
阮钰没料到程博远这般大的反应,连忙又要去扶他。
程博远摆摆手,勉力站稳后,长叹一声,愧然而言:“藏之贤弟所言甚是,为兄险些就自误了!青娘从无对不住为兄之处,为兄又岂能因她为异类而辜负?早年她以身相许时,为兄不曾嫌弃,万无她替为兄生儿育女后,反而弃她另娶之理。”
阮钰见程博远的确惭愧难当,但眉宇间那动摇之色已去,又有从前豁朗之态,也放下心来。看来,博远兄仍旧是从前那个博远兄,倒是不必与之疏离了。
他正色拱手说:“贤兄果然君子。”
程博远越发惭愧:“不敢,不敢,还要多谢藏之贤弟当头棒喝,否则……唉!”
阮钰微微一笑,也道“岂敢”。
二人一通谦辞,彼此间的情谊又更真挚了些。
程博远引阮钰坐下,亲手奉茶,也同他说起了自己与狐妻之事。
原来两人相处两年后,青娘为程博远诞下一女,当时情意正浓,遂取其母名中一字她,并愿其如寒梅高洁,因名“青梅”。那时青娘便与程博远约定,叫程博远再莫要娶妻,她必然为他生子,继承他之家业,程博远信了青娘,于是应允下来。而后青娘不时就要离去几日,每每回来时,倒是对程博远父女妥帖周到,程博远虽更愿青娘日日陪伴,可青娘不曾错过家事的料理,他也还算满足。
只不过,总有些人在他耳边嚼舌根,又是些亲朋好友的,久而久之,他的耳根被念得软了,心思也免不了有些摇动……
程博远又叹:“还是为兄心志不坚,险些酿成大祸。”
阮钰自程博远话中也能听出,那位素未蒙面的嫂夫人是狐仙中难得性烈者,是不肯与人分享夫君的,若是程博远当真另娶,待嫂夫人回来,恐怕是就此断绝。到那时,纵然没生出什么大的事端来,也总有些家宅不宁之危——家且不宁,何能为官为民?
如今阮钰入那门槛,虽还无有十分法术,却也隐约能窥见些灾厄困难。他瞧不太清程博远的来日前程、眼下命运,但模模糊糊间,亦微微松了口气。就仿若,倘使程博远不听规劝,来日怕是颇有不妥……
此他不过一时有感,说不太清,也不便与程博远提起,不过如今程博远打消那等念头,且不论日后是否一路顺遂,也总比从前好得多。
阮钰不曾在程宅多留,小坐片刻喝过茶水,他便起身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告辞。
待回到居处,刚推开院门,他便见到应辰负手立在藤萝之下,似是察觉他来,便微微转身,朝他颔首。
阮钰心中一暖,连走几步,来到近前。
应辰示意:“坐下说罢。”
阮钰点点头,坐了下来。
桌上已然泡好一壶清茶,竟好似应辰早已知道他这时回来,如今刚好给他斟上一盏。
阮钰啜一口,低低地呼出一口气。
应辰也不言语,只待阮钰静心下来、同他叙说时,给他添了些滚水。
阮钰徐徐道来,将此去程宅劝说之语、程博远所言讲述。
语毕,他面露庆幸之色,道:“幸甚,博远兄迷途知返。”又微微一顿,“此事过后,不知为何像是替博远兄放下心头一块大石般,怪异得很。小生思之,以为许是博远兄的命数有变,若是他当真如从前那般行事,或有危难……也不知是否当真如此。”
应辰轻哼一声:“书呆子没看岔,你那位贤兄,本是个无子早夭的命数。”
阮钰一惊。
而后,应辰将所见一一说出。
原来若无阮钰一番劝告,程博远很快便聘了那湖东王家的女子为妻,狐女听闻此事,愤而同程博远断绝来往,并将襁褓中的女儿抛给了他,从此不见踪影。不过十二三年后,程博远病死,死前不曾考中功名,也不曾再有子女。待他死后王氏改嫁出走,青梅寄养于其堂叔家,却又被堂叔卖给候选官职的王进士为婢,伴随王进士之女阿喜身畔。
主仆二人情谊甚厚,青梅继承其母一些眼力,看出租赁王进士房屋的书生张介受很有前程,便劝阿喜择他为婿,奈何王进士看不上张生,婚事未成。青梅便趁夜间前往张生居处,意欲以身相许,张生却是正人君子,只答应和她一同促成此事。后来青梅同阿喜坦诚心意,于阿喜出尽私房相助之下,到底促成婚事,青梅得以赎身,嫁给张生为妻。
后来阿喜随父前往山西曲沃县赴任,青梅则刺绣售卖相助张生考学,备受张家敬重。
然而阿喜命途多舛,其母刚去山西半年便已去世,又两年,其父因行贿免职,为赎罪散尽家财,又得了瘟疫而死。从此阿喜孤身一人,为安葬双亲沦为妾室,却在上门之日被正室驱逐,只得寄托在庵堂里。虽有老尼照拂,仍有许多恶少觊觎其美貌骚扰,还有贵公子也要纳她为妾,她意欲服毒自尽,夜里梦见王进士托梦劝她,她才放弃寻死。
次日大雨倾盆,有官眷前来避雨,正是青梅。
张生果真官运亨通,考中后顺利得官,要接家眷赴任,青梅恰好因雨遇见阿喜,就接了阿喜同去,更叫阿喜与张生拜堂,以婢妾之礼侍奉阿喜。后来张生官至侍郎,阿喜与青梅皆封夫人。
听完应辰所言,阮钰心中百味繁杂。
“原来博远兄竟然……”
于阮钰本心,他与其父母一般,只想要个情投意合之人为伴,子女之事俱是随缘。可他却也明白,如博远兄等世间男子,大抵更想要个儿子来承继香火。博远兄如今尚且年轻,又有雄心勃勃,没料想竟然既无官运,又无子嗣缘分。
更叫阮钰喟叹的,乃是那还在襁褓中的小小青梅。
他这侄女本是个冰雪玲珑的好女子,却命途多舛,丧父之后沦为婢女。幸而其主阿喜心善,肯倾囊相助她嫁给心仪之人,奈何心善之人却多艰辛,二人最终在庵堂相遇。
阮钰自问,若有心中所爱,必然不愿与他人分享,可青梅却那般作为,着实……但他转念一想,青梅乃是狐女之女,想必知道些因果前缘中事。阿喜对她夫妻二人有恩,后来落难,他们理应报恩。加之阿喜曾与张生议亲……她将正位让于阿喜,也未必没有此中缘故吧。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且说狐女青娘在外好一阵奔波,正暗喜心中筹谋之事将成,这一晚她翩然来到程家,便去与阔别数日的夫君与女儿相会。
远远就见书房里点着烛火,她心知是夫君在挑灯苦读,不由眉头微蹙,暗想:程郎近日着实辛苦,待将那事做成后,就该为人|妻本分,不再走了。
匆匆走到书房前,青娘朝里面瞧了瞧,也不去打扰,只挽起袖口到了庖屋,洗洗涮涮做了些易克化的吃食,又一小托盘端到门口。
她素手轻轻叩门,正是柔声细语:“程郎辛苦,先用些粥饭吧。”
然而那正在苦读的书生闻得动静,竟大步走来开门,待见得是她在门外,便是深深一礼,神情之间,俱是惭愧。
青娘冰雪聪明,见夫君这副做派,心里登时涌起几分不妙之感。
程博远躬身不起,满腔愧疚不知如何言说。
青娘转过许多念头,却还是急急将托盘放在一边,双手将他扶起,软言问道:“程郎怎么了,为何对为妻行此大礼?”
程博远被她扶起,以袖遮面,只觉无脸见她。
青娘越发不解:“程郎有什么心事,不能对为妻叙说?”
程博远面如火烧,鼓了鼓勇气,到底还是将这些时日他那对不住青娘的动摇心思、又如何险些铸成大错、如何被好友棒喝云云,一五一十,尽数说了出来。
“为夫对不住娘子,娘子但有多少责罚,为夫都甘愿领受。”他悔恨不已,竟不知如何赎罪,“唯愿娘子……莫要因此伤心。”
随着程博远所言种种,青娘面色数变,脚步也微微有些踉跄。
她万没有想到,自己殚精竭虑为夫君着想,夫君却在那起子小人撺掇下,生出了那等心思!若不是有良友相劝,她当可想见,待自己兴冲冲要来报喜时,却听闻夫君辜负于她……到那时,她百般柔肠皆被绞碎,该是何等痛心!
就连此刻,她瞧着眼前人愧悔之态,已然是酸楚难言了。
但……
人无完人,程郎已然悔改,且对她如此坦诚,她该受他这份心意。
青娘眼中含泪,定定瞧着程博远,在见着程博远慌乱要来给她拭泪时,到底还是轻轻眨眼,将那些痛楚压了下去。
但她却不知,自己已有一行珠泪悄然落下,好似打在程博远心上一般,叫他心中大恸。
程博远越发惊慌:“青娘,娘子……”
青娘轻叹一声,到底展颜一笑:“程郎,为妻不怪你了。”她神情与往日再无不同,“阮相公赤诚心意,是难得的良朋益友,理应好生招待。这几日为妻备办一些酒菜,请他前来做客,你我好生款待……以谢其恩吧。”
程博远轻抚青娘眼角,怜惜道:“是,理应如此。藏之贤弟早想拜见嫂夫人,正等青娘归来请他呢。”他眼中皆是诚挚,“从今往后,为夫心如磐石,绝不会再辜负娘子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
阮钰在院中读书作画、抄写诗文,应辰则偶然练一练刀法,不时也将书呆子拉过来,教他也练上一练,强身健体。
忽而一天,程博远上门拜访,送来一张请帖。
阮钰起身相迎,接过请帖,温和说道:“博远兄招呼一声就是,怎还如此客气?”
程博远一笑,面上皆是喜意:“你嫂夫人回来了,为兄与她剖明心意,已得了她谅解。你嫂夫人要谢你点醒之恩,吩咐为兄定要将请帖送上,方显郑重之心。”
阮钰听闻是那位狐娘子之意,又得知夫妻俩将话说开,心头也为他们欢喜。
当下里,他爽快接过,言道:“小弟定然准时前往。”
程博远也送应辰一张,同样很是郑重。
他非愚钝之辈,这位应通溟公子与藏之贤弟同进同出,他家中那些事哪里能瞒得过?只是贤弟不拂他脸面,应公子才从不显露罢了。如今他既然要请客,总不好将贤弟的好友丢在一旁,自然也要一同相请的。
应辰接过请帖,倒也没拒绝。
程博远见状,心下一松。
应公子还愿过去,多少也让他明白,他虽有错,却也不会被君子嫌弃太过。
程博远并未久留,很快离去。
应辰将请帖丢到桌上,嗤笑一声:“总算还有些承当。”
阮钰一笑:“不知如今博远兄命数又是如何?”
应辰随口道:“程博远气运有限,先中举人,后为同进士,官途止于七品。不过他明年即可得子,其子颇有官运,得成三品。其女青梅,配与侍郎。”
阮钰一怔,旋即喟叹。
莫看博远兄只是一时念头转过,命数竟有如此之变。世间俗人以为异类不可为妻,有碍家门,却不知无德方损气运。有狐妻又如何?于博远兄而言,正因有狐妻与他倾心相爱,为他百般筹谋,这才由一生落魄、妻离子散转换过来,能得富贵善终。
翌日,阮钰携应辰一同来到程家。
仍是寿伯开门,但程博远远远听见动静,快步而来,热情将两人迎入,又奉为上座。
应辰并未刻意摆脸色,不过除却阮钰以外,他对旁人惯来高傲,程博远也不见怪,倒因此前之事,觉得他乃是一位性情中人。
程博远同两人交谈几句,内室里就有人掀帘而出,一阵香风袭来,是一位身着婀娜少妇手捧托盘,端茶过来奉与客人。
“藏之贤弟,这位就是我家娘子。”程博远连忙介绍,“她能泡一手好茶,贤弟可要尝尝。”
阮钰立时起身,略略行礼,道:“多谢嫂夫人。”
应辰瞥了一眼,却没那么多的礼数。
那少妇碎步走来,垂首将茶水分别放在客人面前,又持盘后退,才微微抬头,悄然打量客人。
阮钰秉承礼数目不斜视,也不曾细看对方面貌,只大概知道乃是个衣着素淡清雅的绝色美人,不愧狐女之名。
青娘见阮钰如此回避,更觉这位小相公知礼,且清气萦绕,叫人心生好感。然而待她看向另一位客人时,恰与对方冷眸相对,只觉脑中好似轰然鸣响,威压如山,纵然不过是略作警告,也已唬得她险些魂飞魄散!
她虽是个贪恋红尘的狐狸,却交游广阔,曾与走正道的狐仙同行过,因而自他口中增长许多见识,也能分辨出一些惹不起的仙妖大能。
眼前这一位,虽只瞧来一眼,但恍惚之间,她分明仿佛听见一声龙吟!
……原来眼前人非是夫君所言异人,而是龙君。
青娘勉强按捺住惊慌,状若无事一般与两人见礼,遂去庖屋置办酒饭。
此后席上露了一面,表明谢意,便与寻常妇人一般,再未现身。
然而待到入夜之后,青娘却不敢怠慢,前往龙君气息所在之处,于屋外叩首拜见。
礼毕,龙君不曾出声,她知其不怪,这才匆匆而回。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房中,应辰尚未入睡。
不是旁的,乃是阮钰见兄嫂和好如初,心中欢喜,由有程博远亲自敬酒,觑应辰脸色未见不允,便多吃了两盏。
吃过以后,他便有些醉意,被应辰拉着手腕翩然回去,扶在榻上小睡过去。
应辰顾念于他,自然是守在一旁的。
外头有隐隐狐骚气下拜,他知道是那狐狸过来请安告罪,只不理会,便是放她离去。
白日里他一眼瞧见,狐狸道行十去七八,腹中有灵光内藏,想来是请教了同族的哪个长于配药的,以道行炮制地珍服食,才能改了那程博远的命数,为他生子。只不过,狐狸没了道行,也就短了寿数,与凡人无异了。
实情也是如此。
狐女青娘有同族的姐姐莲香精通药理,自打与程博远约定相守后,她时常奔波在外,正是前往沂州寻她这位姐姐,在她指点下炮制出一种秘药,将修为化入其中。前几日她好容易将药制成,便匆匆回来,幸而程博远迷途知返,她便寻了个时机,于月华之下将秘药服下。
约莫再过上数月时间,她就能替程博远孕育一胎,而这一胎,定然会是个儿子。
程家有子承继香火后,程博远大肆操办,叫周遭之人尽皆知道他已娶狐妻,且狐妻已为他孕育子女,再无离弃之理。而后程生细心教导儿子,青娘仔细抚养女儿,时日渐长,儿子成才,女儿亦生得亭亭玉立。
此间程生中了同进士,得了八品官位,与在家候选官职的王进士有些交情,那王进士之女王喜因而与青梅相识,结为至交。
后来,青娘虽因道行尽失而难施术法,却也有几分观人的面相。她意外听闻有个穷书生张介受甚是孝顺,且才华出众,亲往一瞧,择之为婿。程生虽是殷实人家出身,却不是那等嫌贫爱富之流,又信得过妻子的眼力,故而应许这桩婚事。张介受也曾听闻程家之女聪慧贤淑,得程家看中,自然也十分欢喜。
于是张程二家成了姻亲,张生青梅成婚之后也是恩爱有加,而张家得青梅嫁妆相助,家境有所改善,不再为贫困,张生也能将更多心思用在课业之上。
只是王家阿喜却要随父赴任,与密友青梅离别,不多久,居然连音信都断了。张生则不负青娘慧眼,一路青云,很快也得了官职,并遣人来接青梅。
奔赴路上,大雨滂沱,青梅在一处庵堂避雨,却瞧见在庵堂之中那备受风雨摧折的阿喜,二人相认,涕泪连连。
青梅不忍阿喜被人折辱,将她一同带去。待与张生重逢后,阿喜避居偏僻处,青梅知她庄重,暗中与张生商议,请他于好友中择取一位品行出众的才貌佳郎,为阿喜牵下姻缘……
张生果然仔细挑过,而阿喜也果然得了一段极好的姻缘。
青梅与阿喜的夫家,自此年年来往,子女连理,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世代通家之好。
次日。
阮钰起身,正懵懂间,察觉一旁对面小榻上有人靠坐,惊起一看,竟是好友衣冠楚楚,仿若昨日一般模样。
此刻,应辰睁开眼来,恰与阮钰对上,嗤笑道:“书呆子酒醒了?”
阮钰一怔,方才想起来,昨夜吃酒醉得人事不省,能回到院中,想来也都是通溟兄的好处。他再低头一看,果然自己虽是外衫脱去,里衣却还完好,亦是不曾沐浴的模样。
他一阵羞窘,连忙起身行礼,道:“昨夜多谢兄长照顾,小生酒后失态了。”
应辰摆了摆手,道:“客气作甚?若非你性子迂,我便替你洗浴一番又何妨?”
阮钰越发窘迫,讷讷不能言语,心里暗道,幸而通溟兄不曾替他如此,否则今日起身,怕是真要羞于见人了。
诚然男子之间坦诚相见寻常得很,可他自知年少面皮薄,好友又是那般矜贵自持,叫好友相助,他、他不知为何便难以受用。
应辰不知他心头如何想,只把那狐狸来过、他之所见等事,与阮钰说了一遍。
阮钰收回心神,倾听过后,轻叹一声:“嫂夫人这般对待博远兄,实乃他之福分。幸而他迷途知返,不曾辜负,否则……”嫂夫人情何以堪哪。
感慨过后,应辰让敖英备水,朝阮钰说道:“知你喜洁,待水来了,你自去吧。”
阮钰赧然,微微点头。
不多会,浴房里热气蒸腾。
阮钰急忙去了,再出来时,就见应辰也已换了一身衣裳,像是比他更快洗过。他先一愣,旋即反应过来,好友乃是龙身,腾云驾雾,自然要比他快得多了。
二人收拾齐整。
阮钰道:“通溟兄,今日天光甚好,不如一同出去走走,去茶楼用饭?”
应辰于小事上素来随心,既然阮钰说了,他也就点了点头。
阮钰笑笑,与应辰一同出了小院。
外头晨风拂过,花香流连,沁人心脾。
阮钰原本头上还有些昏沉,这一出来,心旷神怡,也就舒服许多。
应辰眉头微挑,走在他的左近之处。
很快,茶楼到了。
这茶楼颇有名气,尤其内中一位说书人,惯来能将奇闻异事说得引人入胜,因此吸引许多茶客时常来往。
阮钰初来金陵时,就在此地听过一段,颇觉喜爱,后来忙于读书,不曾常来。今日突发兴致,也就再来听上一回。
跑堂的小二很是殷勤,请两人去了雅座后,拎起大茶壶给二人先上了一盏新茶,再送来几样茶点,细心招待。
阮钰自然谢过。
小二见这位读书郎谦和,心里高兴,又去招呼其他茶客了。
阮钰拈起一块茶点吃了,侧头下方一看,客人陆续而来,再一忖,约莫到了时辰。
果然,只听醒木一敲,那说书人穿着长衫,已说起一个故事来。
“话说那个某地某太史,时日久长已不记得名号了,那日他正在书房中午睡,原本老神在在,阖眼休憩,忽然听得细碎声响,他低头一看,竟见一列小人儿自屋角走出,那是马大如蛙、人细如指,数十个浩浩荡荡,为首的还是个官儿,被轿子给抬出来……”
阮钰听得津津有味。
这故事大意是说个官员遇见一队仪仗,那为首的小官人路过还遣人送给太史一个包袱为礼,太史当时心中有些畏惧,将那包袱转送给那送礼之人,也不曾问得来历云云。
是一件奇事不假。
但这事再奇也短了些,那说书人又一拍醒木,喝了口茶,说起第二个故事来。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第二个故事也极奇,所说乃是百年前战乱时,乡人李化龙自山中逃出后,却遇见乱兵,恐遭杀身之祸时灵机一动,当即僵卧众多死尸中佯装已死,哪里知道待那些乱兵离去后,那些尸身竟齐刷刷站起来,还窸窸窣窣的说了许多“野狗子要来,不知如何是好”云云。旋即尸身再次倒卧,这李某刚想离去,却见一兽头人身的怪物来吸人脑子。他怕得不成,眼见那怪物要来吃它他,几次躲避不得,便抓起一块石头猛击而去!怪物被砸中了嘴,吃痛怪叫而去。
说书人笑道:“那李化龙查看一番,于怪物流下的血中捡了两颗足有四寸多长的锐尺,拿去叫人问,也无人认得。小老儿也不曾听闻,一直好奇得紧,诸位茶客若有知道的,不妨一说?介时茶钱便算在小老儿的账上,聊表敬意。”
这话一出,茶楼里难免也有些小声议论,不过一时之间也没人起身为那说书人解惑。
阮钰也很是好奇,悄然朝一旁凑了凑,低声问:“通溟兄可知道么?”
应辰嗤道:“山野小怪,世间多不胜数,左不过是魑魅魍魉一类。”
阮钰熟读众多古本、游记,对山野精怪之事颇有了解,听应辰所言,也是赞同。
“野狗子”一怪,大约便是山中形成的山鬼山怪,是个害人之物。只可惜此为百余年前事,也不知那怪物如今可在?如若是在,又身在何处。否则他倒想往那处走,量一量自己如今本事,可否能把那怪物除去了。
二人等了一等,仍未有人说能说出一二,说书人略有失望,却是喝了口茶,预备再讲件新事。
然而不待他开口,便被打断。
这茶楼临街,窗也开着,外面街道上有人呼呼喝喝喧喧嚷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隐约还传来几句扰人心神的话。
“快走快走……热闹……”
“西街的……”
“……狐狸……”
虽说只少少几句,细碎不全,但茶客们俱是爱听奇闻异事的,自然迅速领会得,被那些言语引动了兴致。
当即就有人倚窗往外看,见到好些人跑动起来,更多茶客干脆摸出几个铜子搁在桌上,兴冲冲往茶楼外去。
阮钰微微一怔,侧耳听去。
他六识敏锐,听得自也更真切些,略略带上一丝惊异。
阮钰且能听见,应辰更是如此。
不待阮钰开口,他取出碎银结了茶钱,同身旁人道:“书呆子想瞧便瞧,走吧。”
阮钰赧然一笑,朝应辰拱了拱手。
二人几步走出茶楼,见得街道上人越来越多,也就随着往同一方向走。
应辰轻轻拉着阮钰手腕,阮钰也无防备,他两个走一步犹若旁人三五步,脚下轻飘飘,不多会已到了西街街头。
好些人围着一户人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女子叩头哀求之声断断续续,叫人听了不落忍,又有一些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啾啾细鸣,像是什么野物的动静,也是凄凄惨惨,满是求恳之意。
阮钰与应辰来到此处后,人群自然散开些,两人就走到了靠前面处。
那户人家大开着门,敞着院子。
院中有个和尚设坛,坛前跪着个哭泣着的妇人,而妇人旁边则扑倒一只毛茸茸之躯,穿着人的衣裳,做派也如人一般。
阮钰小声道:“通溟兄,那物像是狐狸,又像是人,好生怪异。”
应辰颔首道:“原是与野狐狸作祟相关。”说到此,他朝那似人似狐之物瞥了一眼,“人穿了死狐狸的皮,会了些妖法,却因秃驴破之,反噬变了畜生。”
阮钰正想细问,便见有消息灵通的好事者在一旁嚷嚷,把整件事来龙去脉都说了出来。
这户人家姓孙,有兄弟二人,皆娶了俊俏的妻子,过得也颇为和乐。孰料也正因家里藏了俏佳人,竟引得一头畜生窥视,从此家中闹了狐狸,缠上了长妇。
而那似人似狐的原本是街另一头卖酒的,酒性极强,但凡有人在他那买酒,不论如何酒量,皆用不上几杯便会烂醉如泥。故而常人皆言酒好,这卖酒之人也得以致富。
大约也是酒的名声大,也引来狐狸,透着喝了些酒后,那狐狸醉倒在酒槽旁。卖酒的瞧见狐狸,想要杀它,狐狸却化作个人样儿求饶,愿助他所求。
卖酒的自狐狸口中得知,它便是缠着孙家长妇之人,心中遂起淫念。他早已看中孙家的弟妇,便要狐狸带他同去。
狐狸拗他不得,只好取来其故去兄长所留褐衣,卖酒的披了这衣,顿时旁人皆瞧不见他,他就当真与狐狸去了孙家。
奈何卖酒的没能想到,孙家也是殷实之家,既然有畜生敢迷惑他家长妇,他家自然就要请人驱妖。于是一人一狐才到孙家门口,便见巨大神符,极为可怖,吓得他们立即逃走。
次日,赠予神符的和尚来到孙家设坛作法,引来诸多围观之人,卖酒的去瞧个热闹,没料想身陷术法之中,变成了一只狐狸,被和尚拿住。
好事者说完故事,故意长叹一声,怜悯地瞧了瞧那还在跪着哭求的妇人,摇头道:“只可怜了她,竟嫁了这么个丈夫,狼狈至此。”
那跪求不止的妇人,竟然就是卖酒那人的妻子,这事本是她丈夫的错处,却连累她不得不在此处扣头,自然叫人同情。
还有人小声嘀咕:“那卖酒的不是好货,我这舌头从来能尝好酒,在他那买下一坛喝了,滋味寡淡无比,像是兑了水的。偏生酒劲那般大,着实叫人想不通。幸而内子略通医道,验了验后,说那酒如何且不提,其中却是下了药的。那药对身子有坏处,又因是药,才叫那海量之人饮酒过后也要大罪。”
他平日里不好说这等话,一怕没人信,二也是卖酒的富庶,他不欲得罪人。如今眼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见卖酒的犯下大错,出此大丑,他却不怕捅破真相了。
阮钰尽数听在耳中,看向那卖酒的所化狐狸时,眼里不由都是厌恶。
此人之心怎这般丑恶?先是卖酒害人,又不顾家中贤惠妻子,觊觎他人之妇,当真无耻之尤!
这时,和尚被那妇人求得松了口,就将那畜生交给其妻,叫她自己牵回去。
妇人拭了拭泪,感激不尽,立时带着狐狸离开。
阮钰随着众人一同让出路来,见此一幕,心中滋味难以言说。
应辰见他面上郁郁,低声与他说道:“人化狐非为易事,至多数月,那畜生便没命了。”他顿了顿,“书呆子若是不忍,我可救他。”
阮钰一怔,旋即微微摇头。
他素来良善,不过对此等淫恶之辈,却是半点也不想救他性命。
只觉着,此冤孽果报而已。
阮钰想了想,也低声说:“还有一只狐狸为害,通溟兄可有法子寻它出来?”
应辰轻笑一声:“这有何难?”
他稍稍侧头,双目中神光一闪。
倏然间,空中骤生雷霆,一道闪电赫然劈下,正中街边藏于人群中一个年轻男子。
那男子陡然抽搐,跌倒在地。
却是一只皮毛焦黑的野狐。
街上众人不由大惊,纷纷呼叫。
那和尚连忙过去,略一探,双掌合十,道:“此狐正是孙家作祟之物,如今业已伏诛。老僧惭愧,未能尽力。”
众人才知,是又有异人瞧不上狐精行恶,将其杀死。
只是任谁也没能分辨,究竟是何人出手……
孙家之人也匆匆而来,俱是松了口气。
如此,家中当再无侵扰了。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孙家事毕,阮钰也没了闲心再去喝茶,便与应辰一同回到院中。
又读了两日书,不知怎地,他对这金陵景致兴味索然,就连读书也没了往日的趣味,应辰见他郁郁,看不顺眼,遂提议离去,再往他处游历散心。
阮钰闻言,还未思索,已点头应下。
点头过后,他不由哑然——看来,果然是因这此间之事扰他心烦,才那山水都仿佛失色,不愿在此处久留了。
思及此,阮钰抬眼瞧了瞧那一身矜贵的好友,眼中一软,微微带笑,暗忖:通溟兄不愧是通溟兄,甚是懂我。
随后,阮钰将行李收拾了,便和应辰一同去了渡口,乘船一路来到常州。
阮家在常州也有一处别第,是连在一处的三间屋子,早早租给了几个客商。
阮钰抵达此地,便去收租。几个客商颇有些油滑,见阮钰年幼,原想说几句好话,哄他一哄,做些手段,但还未如何言语,屋外就有人不耐烦出声,随着脚步声现出一位华服公子,其形容极为俊美,面上却带着冷嘲——众客商顿时噤声,交了租子,不敢再开口了。
应辰见状,收了视线,唤道:“走了,敖英已将酒菜备办妥当,若是凉了,再热了也难吃。”
阮钰应一声,连忙走到他身边。
两人出门,背影很快消失。
才有一个客商松口气般,说道:“那公子哥好大的气派,不知是何许人也。”
另一客商摇头道:“某南来北往多年,也颇见得几分世面,却从未见得如此人物。左右我等得罪不起,还是莫要多话,日后也要早早备好租子送给那阮小相公吧。”
最后那客商则有些后怕,忙说:“是极,是极,莫惹事端才好。”
几句话过,众客商都闭了口,各自如常。
且说阮钰随应辰去了附近一座酒楼,敖英果然备好一桌菜,还腾腾冒着热气,正等两人前往。
阮钰先与敖英招呼、谢过,这才和应辰分别入座。
敖英对应辰敬重非常,向来不肯与他们同桌用饭,于是见安排妥当,便抽身后退。
阮钰一边用饭,一边低声与应辰交谈。
这说的,便是今晚过夜之事。
阮钰道:“通溟兄,今日便寻个客栈投宿,住上一晚,明日就往苏州去如何?”
应辰自顾自取了一小瓶酒,倒来喝了一小盅,道:“你要如何便如何,不必问我。”
阮钰莞尔:“既是同行,哪能不问兄长之意?”
应辰嗤笑一声:“那也随你。”
而后,阮钰又与应辰稍聊几句话。
敖英点的菜色皆很合阮钰心意,加之舟车劳顿,他也多用了些。
快用完时,应辰招手唤敖英过来,就要让他去先找个客栈安排。
正此刻,旁边的一桌上,有个生得富态的老者站起身,朝这边走。
待到桌前,他面带笑容,情态恳切:“冒昧打扰,两位可是游历的学子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
原来这位老人家离得近,先前零星听到了两人一些话语,这般推测。
阮钰忙拱手,客气开口:“老先生有何见教?”
老者也连忙回礼:“不敢当,只是老夫愚钝,平生最是仰慕读书人。方才失礼,听得片语,得知两位还未有夜宿之地……两位若不嫌弃,可否由老夫招待一二?”
阮钰闻言,不由一怔。
素味平生,也非是同学同乡,缘何只因是个学子就要巴巴请回家去?然而此老者神情恳切,十分真诚,便越发叫人不知缘由。
老者看出阮钰疑惑,苦笑一声,道:“不瞒两位公子,只为让那苦命的孩儿沾些文气,能早早开悟罢了。”
阮钰虽还有不解,可这位老先生眉眼太苦,着实叫人怜悯,他悄然瞧一眼应辰,应辰斜睨,并无言语,他便温和答应下来。
老者顿时感激,连连再次相请。
阮钰轻扯了扯应辰衣角。
应辰随他一起,大步而出。
待几人走后,酒楼中才有人小声议论:
“唉,李翁又请了两位学子,也不知此番可能沾上几分文气。”
“也是一片慈父之心……”
“可惜啊,李翁乐善好施,偏生无有子嗣缘分,着实可叹……”
才出客栈,就有小厮架来马车。
老者请两人同乘,阮钰笑而谢过,轻拉应辰,一同上车。
敖英不知从何处牵了马来,骑在马上,跟在车旁。
一路上,阮钰得知这位老先生姓李名化,家中颇有田产,曾有爱女尚未及笄便急病而死。那时李翁已然五十有余,老妻亦是如此,难以有孕。不得已下,李翁纳婢为妾,才又得了一子,取名珠儿。可惜珠儿天生痴愚,虽相貌堂堂,但如今已五六岁还不识五谷,叫李翁很是遗憾。遗憾之余,他却不曾嫌弃,反倒更为疼爱。
不多时,马车到了李宅。
李宅位处城南,并非堂皇奢华,却也青砖红瓦,是个富裕人家。
李化邀请两人进宅后,下仆利落安排,可见是早做熟的,从前确是招待了许多学子。敖英也被下仆领取房间,带着阮钰的行李前去安置。
阮钰略不自在。
应辰声音响在他耳边:“无妨。”
阮钰一愣,朝一旁看去,却见应辰面色如常,原来是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叫他听见,李化则全无所觉——不过倒也不稀奇,他这好友自有神通在身。
阮钰与应辰刚到廊上,就听见一阵孩童喧闹声,随即主屋跑出个垂髫小儿,乍看生得清秀可爱,细瞧时,眉宇间有些木楞,应当便是那珠儿了。
李化快走几步,双手揽住小儿,小心看了看没被磕碰着,这才拉着他的小手,同他说:“珠儿,快给两位公子见礼。”
珠儿懵懵懂懂,由着李化替他摆出姿势,拜了一拜。
阮钰连忙道:“老先生不必如此。”又温声道,“令郎好容仪,天真烂漫,情态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可喜。”
李化见他这般夸赞,心中甚悦,再请两人去堂中奉茶。
珠儿歪头瞧着两人,不自觉扯住李化衣角,神情虽痴,却不惹人厌恶。
阮钰看他,便更温和些。
珠儿因阮钰年纪不大,瞧着可亲,踌躇一会儿,竟也过去摸他的衣角。
阮钰眸光微软,也未曾阻拦,反拉了他的小手,带他一同到正堂去。
应辰在旁边瞧见,暗忖,书呆子行事温吞,麻烦得很。
不过他心中虽这般想,却也抬起脚步,随着过去。
李化待两人很殷勤,亲自领他们去了间极清雅的书房。书柜中有数种于科举有利的典籍,四面墙上,有前多位学子留下的墨宝,书案上也有一些文章,全都任由翻看,只是仔细些,莫要污了纸面就是。
阮钰对此自然也很爱惜,就留在了书房里。
应辰虽并非什么学子,但不耐烦给李化解释,便也任他误会了。
李化见两人各自拿了书,遂与他们告辞。
阮钰笑了笑,送他至门口,方才止步。
人走后,应辰将书轻轻丢在一边,枕臂半躺在竹榻上。
阮钰瞧了瞧他,眉眼一柔,旋即又正了正神色,继续读书了。
如此过了一个多时辰,阮钰有些疲倦,小睡片刻后,起来继续苦读。
书房本在僻静处,与那珠儿寻常时玩乐之地相距甚远,方才一直无有喧闹之声,可不知怎地,阮钰此刻再来读书时,却听见有人吵吵嚷嚷,竟比珠儿平日里玩耍时声量更大。
阮钰手指微顿。
他自入修行门槛来,耳聪目明,稍稍倾听,竟听了个清楚。
“大师是佛门高士,怎开口就要百串钱?十串不成,三十串也可,再多没有!”
“须得百串,少一文也不成!”
“没有,没有!大师好不讲道理,老朽不送了。”
“你既不给,可莫要后悔……”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阮钰顿时皱起眉头,那竟像是李老先在与人争执?老先年岁不轻,过怒而伤肝,恐怕对他很是不利。而另一人,听着像是一位佛门中人?
思及此,他右足抵在桌脚处,才发现自己方才无知无觉地已然推桌而起。
应辰冷声道:“哪里来的恶僧?满身的邪气。”
阮钰一怔,连忙问道:“通溟兄此言何意?”
应辰也站起身来,睨他一眼,大步朝门外而去,嗤道:“走吧,知你这书呆子,又要多管闲事。”
阮钰赧然,快走几步,跟了上去。
两人循声而往,不多时到了院中。
此刻正有个穿着僧袍的和尚与李化拉拉扯扯,情态俱很恼怒。
阮钰远远看去,只见那和尚双目皆盲,面生横肉,满身的戾气,叫他一见便心厌憎。他前几日才见过一位和尚,其慈眉善目,在孙家遇狐之事上出力不少,是个有功行造化高僧,而眼下这位却是凶神恶煞,没什么好做派。
那和尚现下几下拉扯过后,猛地伸手推开李化,恶狠狠朝院外而去。
李化被他推得一个趔趄,被旁边的僮仆扶住,他瞥见阮、应二人过来,面带惭愧,慌忙说道:“失礼,失礼,扰了两位公子清静。”
阮钰温言道:“方才听见人声,恐怕恶人相扰,故来一看。是在下二人失礼,老先莫怪。”
李化忙说:“阮公子言重了。”
应辰却未理会这等来我往的凡俗客套,只略略抬手。
倏然一道紫电自云层中落下,随后便是一道霹雳声响。霎时间,一声惨叫在宅外不远处响起,竟像是那刚走的盲和尚?
李化一震,满面惊疑。
掺着他的僮仆吓了一跳,浑身发颤,慌乱道:“雷公发怒了!雷公发怒了!”
李化低声叱喝:“僮儿噤声,自去屋里,莫惊扰客人。”
僮仆哆哆嗦嗦应声,战战兢兢奔到屋中去。
李化到底年长,经历的事多,此刻强压恐惧,又请两位客人也屋暂避。
阮钰知晓乃是好友所为,温和一笑:“在下二人一路游历,也算有些胆气,若是老先有意出去稍作打探,倒是可以陪同。”
李化觑两人确是不怕,又见这两位学子的随从不知何时也来到院中,其身形健壮,颇为勇武,心下稍安,遂松了松紧绷的面皮,郑重说道:“如此……多谢,几位请。”
几人来到宅外,就见先前那个恶僧正仆倒地上,正浑身抽搐,随后他双腿一蹬,顿时不动了。
李化壮胆走去,半弯了腰,伸手在恶僧鼻下一探,竟像是断气了?他稍作迟疑,要将恶僧翻过身来。奈何他年老体衰,掀之不动,僮仆也不曾与他同出,一时有些僵持。
敖英此刻走去,助李化一把,将恶僧翻了个仰面朝上。
李化见如此翻动那恶僧也无反应,再看他胸口丝毫没有起伏,霎时明白,想必是真的死了。
同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时,敖英将那尸身搜捡一番,就搜出来两个木人、一口小棺材并五面小旗。莫看这些物什做得精细,可那木人眼耳口鼻十分清晰,有些人模样,瞧着颇为瘆人。棺材与小旗更仿佛透着一股阴气,叫人见之遍体寒。
李化倒吸一口凉气,立时道:“如此不善,然是邪物!”
敖英知晓龙君不耐烦为阮相公以外之人解说,也就顺口说道:“确是邪物,该要一把火烧了,以绝后患。”
李化自无异议,忙说:“快快烧了,有劳壮士,快快烧了!”
敖英转头向阮钰、应辰看去。
阮钰一笑:“还请敖兄弟辛苦一场。”
应辰略点头,便是叫他自去做了。
敖英领命,与李化告辞后,遂带着几样邪物去了稍远之处。
李化额上沾着汗,与阮钰连连拱手:“小老儿有眼不识泰山,多谢诸位,替我儿消除灾难。”
他虽不知那雷霆便是应辰召来,却明白若非敖英去搜了邪物并言明来历,恐怕他只差人将那尸身丢入城外乱葬岗便罢,可想不到恶僧身上还有邪物应要处理。否则恶僧虽死,邪物尚在,又不知道要引起什么风波来。如今邪物既去,这尸身再叫人送走,便没甚打紧了。
阮钰向来谦和,说道:“老先太客气了。”
虽有恶僧之事,但既然已处置妥当,除却李化仍有后怕外,对阮钰倒没甚影响,他与应辰回到书房中,继续读书。
这时没了吵嚷,本该是可以清静诵读的,然而阮钰却是微微皱眉,像是正在思索。
应辰本在闭眼小憩,察觉阮钰气息不对,便掀一边眼皮,斜睨过来。
“书呆子又在胡思乱想什么?”
阮钰回神,歉然告罪:“是小走神了,多谢兄长提点。”顿了顿后,又道,“只是小想起来,有一事颇为在意,方才……”
应辰哼一声:“何事?”
阮钰轻叹道:“也不是旁的,只是先前敖兄弟寻出两个木人时,小生仿佛瞧见有两个孩童身影自其中奔逃而出,细想之后,不免有些心惊肉跳。”
应辰侧过头,眯眼看他,却不言语。
阮钰不解,怔了怔,小声问道:“通溟兄,怎么?”
应辰这才收回视线,道:“入得那道门槛,既能辨识妖物,自然也能识得鬼物。不过能在白日见得鬼影,则是入门之后又有精进之故。”
阮钰一惊:“兄长之意,那两个孩童便是那恶僧所拘之鬼?”
应辰道:“原本被拘在木人中,那恶僧既死,他们便逃了出去。”
阮钰向来温善的眼眸里,倏然划过一抹怒气,皱眉道:“那两只鬼物,形貌像是两个小儿。恶僧所拘者,居然是两个孩童,着该死!”
应辰撇嘴:“行恶还管老幼不成?书呆子莫这般没见识。”
阮钰一滞,垂下眼时,面上苦笑:好友所言甚是,真正作恶之人,又哪里理会那些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
小住两日后,阮钰便想告辞,但李化苦苦相留,他推辞不过,也只好继续住在此处。
李化待几人十分殷勤,除却差人送来饭食外,其余时候却不过来打扰,留得一片清静,阮钰自能安静读书,应辰也安然守着阮钰,倒也都很安逸。不过敖英暂时没了用处,就被应辰遣走,只定个日子再来赶车就是。
然而这安逸也无几日,忽有一天,李宅中哭声大作,其声之悲,就连书房这边也能听得清楚。
阮钰放下书卷,面色微变:“通溟兄,怎么像是珠儿——”
应辰睁眼,道:“虽迟几日,也还是应了命数。”其语气平静,像是并不在他意料之外。
阮钰一顿:“兄长之意是,珠儿他命数到了?”
应辰回道:“李珠生来痴愚,是因他与李化本无父子之缘,乃是其故人讨债而来。如今李珠活到这岁数,花销已凑足债务,便该赶赴阴间转世了。”他早看得分明,对阮钰时,也不吝惜多说些,“李化曾问金陵严子方借得百十吊钱,未能偿还时,严子方便先去世。”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