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的项目她现在主要是帮忙解决问题,平时的工作都交给两位博士生了。
晚上回了宿舍,还能看会资料,白淼都感叹,这要毕业的人了,还是一丝也不放松。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杨语桐去火车站接到了杨胜利和黄小玉,在外面简单的吃了饭,就回了家。
杨语桐前两天提前把家里的卫生打扫了,被子也晾晒了一下,换上了新洗过的被罩。
杨胜利和黄小玉看着这个一楼小院时,心里简直太喜欢了,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有个这样的家。
第二天杨语桐领着爸妈去了不远的早市,这个离家不远的早市,面积还挺大的。
看了一圈,菜虽然没有老家早市那么便宜,但也没想像中的那么贵。
三个人买了不少的肉菜,中午陈致也过来,准备好好做一顿在家招待他,早餐就在早市买的油条豆腐脑和小菜。
黄小玉在老家带了不少的种子,准备在这个院子里种些好活的花草,短时间内她们也不能过来。
她还买了把锄头,准备一会修整院里的地用。
杨语桐也要走了,她就不种菜了,等杨语桐从国外回来的,她也该退休了,都想好以后在院子里种什么菜了。
今天有些阴天,吃完早餐歇了会,黄小玉就要收拾那块地了,先把院里的土翻整一下,今年种花就先这样。
如果以后种地,那这样的土怕是不行,要不就去哪整点土回来。
种菜民族,走到哪都想种菜自己自足,哪怕最后付出的比得到的菜多的多了。
杨胜利刨了一会地,被黄小玉嫌弃的推一边去了,她自己刨上了。
陈致拎着东西上门时,就看未来丈母娘在院里刨地,他赶紧过去帮忙。
这未来女婿力气到是挺大,几下就把锄头差点给刨坏了,陈致加固了锄头。
黄小玉又教他一些注意事项,不一会,他也干的有模有样的了。
这女婿比老杨强啊,老杨做农活一点天分也没有,看陈致干啥像啥。
这就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还好小院不大,这不到一上午就翻完了。
杨语桐给打下手,杨胜利利落的做了八个菜。
红烧肉、糖醋排骨、炸带鱼、牛肉丸子汤、盐水大虾,还炒了两个青菜拌了个五彩大拉皮。
等陈致干完活洗了洗,菜也都端上桌了,四个人在长方型的餐桌上坐好。
“小陈啊,就是家常便饭,你也别见外。”杨胜利让杨语桐给大家把啤酒倒好。
“叔叔,您这手艺可真不错,做了这么多太丰盛了。”陈致先端起酒杯敬了大家一杯。
大家这一上午干活都有些累了,杨胜利的手艺属实是不错。
“小陈啊,你会不会做饭?”杨胜利和陈致边喝边聊。
“叔,我会做,以后我在家时都我做。”陈致赶紧表态。
“会做就好,双职工家庭,就得两人互相帮助,谁有空谁做,不能叫一个人做。”
杨胜利倒没想都让人家小伙做了,他怕的是姑娘找个酱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主。
“哎,爸,你们说这个会不会太早了。”
杨语桐觉得这俩个人进行的太快了,她还坐在边上呢,怎么没有人问问她的意见呢。
“桐桐,你给把酒倒上。”黄小玉不让杨语桐多说,给她安排上活了。
陈致下午还要归队,两人控制了量,还约定好等以后有机会了得痛快喝一场。
等吃完午饭,黄小玉就把两个还要帮忙收拾桌子洗碗的年轻人给打发出去了。
杨语桐和陈致到燕大湖边的树荫下,坐在长椅上聊天。
“桐桐,叔叔阿姨都提点我了,让我上门提亲。”
陈致觉得他快脱离老光棍的序列了,叔叔阿姨就是他的助力。
“你可别瞎说,我全程都坐在餐桌上,我爸妈哪有说这些。”
杨语桐觉得他在混淆视听,她才二十出头好么,爸妈不能那么早就想让她嫁出去。
前世她妈也是在她二十七八岁才有点急的,等到她三十多了,那才叫急红了眼呢。
“都说到结婚后的事了,你还没听出来么。”陈致笑的像偷着肉的狐狸。
“那只是问问你符合条件不,我们家那边,没几个男的不会做饭的。”
其实也不是那么绝对,不会做的也有,比如前世杨语桐万里挑一的那一个。
前世杨胜利也说过这些,那个人当时是满口答应,就是一直到离了,他也没做过一下。
但平洲省的男人,大部分还都是会的,甚至不少人做的饭菜比媳妇做的还好吃。
就连大姨夫这种农村有些封建的一家之主,也是做饭的,后来大姨年纪大了说自己不爱动,一日三餐都是大姨夫做的。
陈致又给杨语桐讲了些外国的社会情况,哪些是危险有可能发生的地方。
自从他知道杨语桐要出
', ' ')('国开始,就时不时的给她讲一些美丽国的国情。
他因为工作的关系比普通人了解的多,这就让他更不放心了,那真他娘是个自由的国度,太危险了。
但他也从来没怀疑过杨语桐会不回来,那骨子里是个憨憨的姑娘,认定了就一条道跑到黑。
她虽然嘴上不说,他却知道她很有些家国情怀的。
黄小玉把花都种下了,还在篱笆边上种了一些爬墙虎,这样以后长大了还能挡住外面好奇的视线。
临走前还叮嘱杨语桐,如果最近一直不下雨,要想着给这些都浇浇水。
杨语桐血脉里也是有种菜的基因的,虽然她没有这方面的技能,但她也喜欢。
杨语桐的论文答辩安排在5月末,学校邀请了多位知名的外校教授。
最后这成了一场半开放式的答辩,杨语桐这篇论文已经做了两场报告了,算是轻车熟路。
5月26日,星期四,天气晴朗,有些炎热,杨语桐穿着正式的套裙,画了个淡妆。
她的淡妆被白淼嗤笑为基本没画,也就是在基础的保养上加了一层防晒和粉,都擦的特别淡,约等于没有。
走进了学校的多功能大会议室,里面坐了很多教授,前排的还有不少头发花白的。
李向南告诉她前排是有不少院士的,他们都来为她的答辩做鉴证。
杨语桐到台上先和各位老师问了个好, 然后开始介绍自己的论文,先做了大约一个小时的学术报告。
台下教授基本都看过她的这篇关于霍奇猜想的证明,还有不少人有过深入研究。
等到提问环节时,更多的还是一种互相讨论的感觉, 毕竟学无先后, 达者为先。
当杨语桐回答了钟院士的最后一个问题, 现场基本也没有人再提问了, 时间也过去三个小时了。
当院长宣布答辩结束了, 并且没有按惯例等一周后再宣布结果, 而是当场宣布了结果。
这篇论文毕竟是被顶级期刊收录了, 是经过多名国际顶尖数学家的验算的。
当院长宣布了论文答辩通过, 台下传来了热烈的掌声, 不光是为了杨语桐毕业论文的通过。
还为了华国出了一位离菲奖最近的未来之星,这还是一位少见的女性数学家。
论文答辩过后毕业就进入了倒计时, 下一步就等学校通知领取毕业证书, 以及参加毕业典礼。
杨语桐这几天准备先去办理护照,然后再去办签证。
本来她是没怎么着急的,后来李向南问她手续办的怎么样了,才知道她还没开始办。
老李也无耐了, 这么整怕是这秋季学期去不上了,他赶紧催他这不着急的学生。
杨语桐去了公安局的出入境中心看办了护照都需要什么材料,她确实是想的太好了, 前世她办时才半个来月就下来了。
现在得一个月才能下来, 这要是她老家那边办得两个多月。
她之前看申请签证里面的o-1项杰出人才,条件她都符合, 比别的都能快很多,才没着急的。
杨语桐先交费拍了照片, 等到最后核验资料时,工作人员说她身份证上的地址和户口上的不一致。
杨语桐是去年房产证办下来时落的户口,从今年开始在京城买房子就不给落户口了。
她的身份证还是以前在东海办的,这就尴尬了,办理个普通的得三个月,加急的也得一个月。
最后得知临时身份证也可以办护照,杨语桐赶紧先去重新加急办理了身份证。
再重新排队办了护照,这折腾出一身汗来。
学校通知7月1号到3号可以领毕业证,7月5号毕业典礼,这之前杨语桐得回家一趟。
上个月张芸给她打电话说要结婚了,家里也没有什么亲戚,问她能不能去送嫁。
杨语桐很是痛快的答应了,上辈子张芸的娘家人加上她也一共才有5个人。
她要是再不去这送嫁的队伍也太惨了,东海送亲一般怎么也得十几个人。
正好这一段没什么事,她就回家呆两天。
6月份学校开始办理毕业生的离校手续,杨语桐先把工位归还了。
工位上的那盆多肉只剩下了花盆,和其他的个人物品一起拿回了家。
第二天她还办理了宿舍的腾退,退了浴卡、退电费,下午白淼帮忙把她的东西搬回了家。
初夏的太阳挺大的,两个人的皮箱都装满了才放下,这还是杨语桐平时没少往家搬东西。
晚饭杨语桐请白淼去了最近流行的川味火锅,点了肉和菜还有毛肚。
以前杨语桐涮锅是不吃毛肚的,来京城后,和大家出去吃火锅时总有人点,一来二去的她也开始吃了。
吃火锅也得有啤酒,点的是淡爽,口感清淡度数不高,还是挺适合女孩子的。
两个人吃着火锅喝着小啤酒,回忆这三年,好像昨天才搬到一个宿舍,感觉过的太
', ' ')('快了。
两个人吹着空调辣的一头汗,再喝着凉凉的小啤酒,吃的差不多就坐着聊天。
再过十年杨语桐都不敢这么干,现在是仗着年轻还能又吃辣的又吃凉的过过嘴瘾。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