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五本来就没什么争夺皇位的心思和资格, 从小他被抱给皇太后那边养着的时候,他就已经被自动剔除争夺皇位的资格了。
尽管胤祺心理偶尔也闪过一丝不甘心,但有得有失,他能够被养在皇太后膝下, 对他自己和自己额娘都是有非常大好处的, 起码以后也能够安安稳稳的渡过一生,这也是非常不错的。
老七因为自己跛脚的问题, 一向不怎么受康熙待见, 即使明白自己这次无意当中卷进了康熙和太子之间的较量, 他也只能够让自己以后更加小心一点, 不要再掺和进去以免丢了小命。
相比起来, 老八胤禩这个时候的势力也算不错了,因为他的人缘不错, 为人没什么架子亲自随和, 还是受到不少人拥护的。
加上跟老九老十两个形影不离, 他们三个一向被人看成是同一阵营的。
老九有财力,老十有背景, 还都是不能够跟自己竞争皇位的人, 为了给自己增强阻力胤禩可是有好好的笼络住这两个帮手了。
胤禩因为出身的原因,从小在宫里的日子就比较难过被人看不起,这让他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脾气, 变得随和以获取周围人的好感, 让自己日子能够过得好一点之余, 心理开始滋生往上爬的野心。
同样都是皇阿玛的儿子, 为什么其他人能够争夺皇位, 自己凭什么不可以?
谁都不想被人轻易的踩在脚底下, 要是自己这个时候不争, 不仅自己包括自己的额娘妻子孩子,以后都得在兄弟手上讨生活,生杀予夺都握在人家手里。
胤禩已经过够了被人看不起,被人欺负无力反抗的日子了,他想要往上爬获得更多的权利,在争夺皇位之前,太子这个绊脚石就是胤禩和其他拥有争储之心兄弟首先需要拉下马的人。
眼见康熙和太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胤禩心理那是十分兴奋的。
从今天这事可以看出,皇阿玛对太子已经没有了耐心,这才搞了今天这么一出,太子这次能够幸运的躲过一劫,但皇阿玛具有天然的优势,只要他想要对太子出手,这次不行,下次可能就会成功了。
太子对上康熙这个皇阿玛,那可是一点优势都没有啊。
既然不用自己出手,康熙就已经开始对太子动手了,胤禩觉得自己接下来只要坐等看好戏,如果有可能的话,暗中推动一把,让太子更快的倒台就更加好了!
尽管胤禩跟老大一样失望于太子这次躲过一劫了,但心里还是十分激动的,等了这么多年,总算让他等到了太子倒台,自己有资格争夺皇位的曙光的一天了!
陶长安这次只是充当了一次观众,可是从中也看到了康熙在这件事情当中的影子,其实陶长安也蛮惊讶的。
没想到在原主记忆当中太子被废的这件事情当中,居然是康熙动的手脚,原主一直以为这次的事情是太子比较倒霉,加上其他兄弟动的手脚呢!
没想到这一世没有其他人插手,最后动手脚的人居然会是康熙,这也难怪胤礽刚才的脸色为什么那么难看了?
尽管心理有点同情遭到背叛的胤礽,但陶长安毕竟不是当事人,做不到感同身受,只能够不在这个时候打扰对方,让对方有时间平复一下心情了。
胤礽都已经重生了,相信即使他遇到这样大的打击,给他一点时间他也能够恢复过来的,毕竟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把康熙视为最亲近之人的胤礽了。
康熙把那几个儿子都给打发走了以后,回到自己的皇帐当中冷静一想,就知道今天的事情自己办得有点着急了。
要是其他儿子不在场的话,自己还能够把动手的人给模糊了,让人找不出是谁做的这件事情?
如今跟着一起出来,有能力动手脚的几个儿子都在场,硬要说是他们动的手脚,难道他们还敢自己陷害自己吗?
这话估计傻子都不信,想到等太子他们几个回去冷静一回想今天的事情,估计就能够发现其中的蹊跷之处了。
康熙目光冰冷的看向一旁伺候着的梁九功,说道:
“凡是参与了今天事情的人,你都给朕处理好了,不要让人察觉到一丝不对劲来,需要怎么做你是知道的吧?”
梁九功自然是知道要怎么处理那些人的,退下去以后他就立马去处理了。
要不是自己是皇上的贴身大总管,参与了这么多事情,梁九功也怕自己不得善终啊。
怕自己哪里惹皇上不高兴,梁九功对康熙伺候起来,那更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让皇上不满意换了自己,那自己才是真的没了退路!
胤礽派出去的人一直是跟着梁九功的,在见到梁九功出去以后,自然是跟在他身后的。
梁九功这些年虽然也有跟着习武,但他平日里大多数的时间都是伺候康熙,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用来习武,因此他虽然有武功但也不高,并不能够发现远远跟在他身后的一些人。
虽然说梁九功是为了康熙办事,他身边也会有康熙派过去保护并帮助的人,但那些人即使再警觉
', ' ')(',也很难发现胤礽和陶长那两方派过去跟踪的高手。
胤礽和陶长安两方的人虽然跟着梁九功,但为了不让康熙的人发现,那些人并没有跟得很紧,只是关注梁九功去做了什么事情而已。
没过多久,胤礽和陶长安两边都知道了梁九功出去处理的事情,自然也就能够进一步确定了康熙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了。
陶长安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对康熙的做法并没有太多的感慨。
只能够说再深厚的感情,跟利益和皇权比起来,也只能够让步了。
并不能够说康熙做错了,只是大家的立场不同,想法和做法自然不一样而已。
、
通过这件事情,陶长安更加明白,感情有时候真的是经不住考验的,要是不想失望的话,最好就不要去考验什么感情,而是通过利益和权势让感情变得更加稳固才对。
有了利益和权势稳固的感情,才能够维持得更加持久和稳固,轻易不会发生改变。
不能够说陶长安对感情太过悲观,只是他见过太多的事情,让他明白人有时候不能够太过乐观,以为能够靠感情就可以战胜一切。
不是说这样的例子没有,只是这样的比例实在是太少了。
先把自己能够把握住的东西把握在手里,至于真挚的感情,要是能够碰见那最好,要是没有遇到,那也是正常的,好好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了。
陶长安自己可以不强求,可是对于那边的胤礽来说,这不是强求不强求的事情了。
他从小没了额娘,来着身边待他最好最亲近,疼爱爱着宠着自己之人的背叛,才是让他最难过伤心的。
要是换成任何其他人,胤礽估计也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康熙听到下面的人禀报太子那边什么人都不见的消息,也只是微微沉默了一瞬。
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康熙就只能够逼着自己硬起心肠了。
经过这一次事情,康熙和胤礽父子两个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十分巨大的改变,双方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只是没有拿到台面上说而已。
从这个时候开始,胤礽已经不在把康熙看成是自己的亲人,而是一个时刻想要废掉自己太子之位的敌人了。
父子关系的紧张,就是稍微有点政治敏感度的人,都能够察觉到了,可对于太子,大家普遍都不是很有信心。
毕竟康熙在位多年,他还是皇上,手里拥有的能量那是胤礽这个才成长起来的太子根本无法比拟的。
既然大家都已经察觉到了皇上想要废掉太子的心思了,上有所好下必从焉,朝中那些大臣在察觉到皇上的心意以后,就纷纷开始从各个方面弹劾起太子党的人了。
被这么多人围攻,索额图那是忙得焦头烂额啊,他也没有想到皇上会这么快就容不下太子了,这对太子一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噩耗!
毕竟他们势力再大,也不能够直接跟皇上对抗吧?
以前太子一系的人跟着胤礽,也只不过是觉得他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以后肯定会继承皇位,他们跟着太子走就算是提前站队,以后说不定还能够混一个从龙之功呢!
可如今明摆着太子一系不受皇上待见,康熙和胤礽的父子关系十分紧张,他们要是再跟在太子一系这边站队,估计别说有什么从龙之功了,可能小命都要保不住了。
尽管这个时候康熙和胤礽他们还在热河这边,但朝堂上已经开始波涛汹涌起来了,各方阵营的人开始暗自较量并十分默契的先向太子一系的人马发起攻势,务必要尽快清除干净太子一系的人,等太子倒台以后,才是他们这些人开始真正较量角逐的时候了。
康熙之前不明着对太子一系动手,就是怕引起朝野震荡,毕竟这些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康熙都推了不少人到太子一系的阵营当中, 有一些人本来是不愿意站队的,可康熙当初为了稳固太子的地位,那是下旨让不少人跟东宫这边扯上了不浅的关系。
东宫那边的詹事府可是有不少拥有正式品级的官员在那里办差的,要是一下子把太子一系的人都给清除了, 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太大了, 这不是康熙愿意看到的。
可如今康熙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太子如今已经明白自己有了废太子之位的心思了, 跟自己自然不会是同一个心思了, 这让康熙顿时感到有点不好处理了。
本来康熙是想搞一个意外把太子给废了的, 如今弄得满朝文武都知道自己有心思废太子了, 很多事情跟他原本预想的不同了。
本来他还能够把影响降到最低, 可如今大家都在睁大眼睛看自己是如何废太子的,这就让康熙更不好操作了。
毕竟太子是一国储君, 胤礽都当了二十几年太子了, 自己要是想废就废, 没有一个服众的理由,估计大家都是不会答应的。
以前要是大家不知道自己动了废太子的心思, 自己暗中动点手脚, 把锅推到其他人头上,那废太子的事情就跟自己没
', ' ')('有关系,自己只是被太子伤透了心的父亲而已。
到时候处理起朝中那些太子一系的官员来, 也能够更加容易一点。
可惜太子胤礽这次太过机警了, 居然能提前察觉到不对劲
康熙这个时候不知道自己应该为自己能够教育出这样出色的继承人感到高兴呢, 还是应该为没有成功设计到太子而感到难过了?
不过如今想那么多也没用了, 康熙如今需要做的就是想想应该怎么办才好了?
在康熙发愁的时候, 胤礽同样也在想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才对?
毕竟如今几乎已经跟康熙闹翻了, 只是勉强维持住面上的平和而已。
自己处在这个位置, 对自己还是非常不利的。
可是如今让他立马就拖家带口的离开大清,去海外生活,胤礽又有点不大甘心了。
坐以待毙不是胤礽的风格,可是让他做点什么,胤礽又想不出自己应该怎么做?
尽管这个时候康熙想要废了自己的太子之位,但到底是自己亲手养大自己的父亲,让胤礽出手伤害康熙,胤礽还是做不到的。
尽管有人可能觉得胤礽有点心慈手软,但胤礽觉得对待康熙这个父亲,到底不能够跟对待其他敌人一样,直接下死手。
那应该怎么做,这就成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了?
太子妃在京城那边听到了关于热河这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她心里也是十分着急的。
跟太子成亲这么多年,因为这一世有胤礽的特地保护和帮着调养身体,太子妃早已经生下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了。
毓庆宫后院虽然还有其他女人,但只只是生下一两个孩子而已,那两个孩子年纪还都比太子妃生下的孩子年纪小,因此在东宫这边,太子妃这个女主人做得还是比较舒心的。
太子妃石氏如今跟太子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太子要是不好了,那她和孩子也别想有什么好下场。
听到这样不利于东宫的消息,也怪不得太子妃着急了。
胤礽这一世也不是什么孤家寡人了,他在不忍心对康熙动手的时候,同样也想到了自己的家人--太子妃和几个孩子。
等太子妃接到胤礽特地让人带回去的信件,打开看了以后这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太子妃没有想到皇上这个时候居然想要废了太子,一旦太子被废,那自己和两个孩子要怎么办?
古往今来,废太子以及废太子的家眷可没有什么好下场,想到以后自己的两个可爱的孩子可能会遇到的事情,太子妃就受不了!
为了自己孩子,太子妃可不允许东宫失势,可如今得知皇上已经打算对东宫动手了,这可怎么办呢?
即使太子妃再怎么聪慧稳重,在面对他们根本就抵抗不了的对手时,她一时之间也根本就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到底是一个被困在内宅的女人,太子妃对外面的事情可不是非常了解,她明白这件事情光靠她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以后,就只能够写信询问太子应该怎么办了?
胤礽自然不会直接在信件里面告诉太子妃应该怎么做的,只是让她管理好毓庆宫,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外,其他事情他自然会安排好的。
虽然太子妃不大相信太子能够有什么好的办法,但太子再不行,那也比太子妃自己厉害,这个时候除了相信太子这个丈夫以外,她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在康熙实力具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陶长安其实也想知道太子胤礽会怎么做?
虽然胤礽的实力经过这些年来的培养,也变得非常不错,可跟康熙比起来,还是有非常大差距的。
硬拼不过,来软的?康熙可不是一个会心软的人,要是他心软的话,父子两个也不会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了。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