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长之路[慢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5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想到历史中康熙中后期会出现的九龙夺嫡,陶长安决定从小就淡化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让其他兄弟竞争的时候,可以尽量忽略自己的存在,让他们先斗争一番吧。

毕竟要是不出意外的话,这辈子的父皇康熙可是一个长寿的人,起码活到六十九岁啊。

如今康熙才二十五岁,至少还有四十多年的时间好活。

到那个时候自己都四十几岁了,人生都已经差不多走过一半了。

浪费半生的时间去争抢皇位,回头要是输了,就直接一家老小被圈禁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还不如上半生好好享受一番呢。

要知道上半生作为皇子,自己父皇就是皇帝,在拥有这个时代最大靠山的时候,要是还过不好日子,那才是活该吃苦受累呢!

有康熙这样的靠山在,作为皇子,可以说只要不做造反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去做的嘛!

陶长安作为一个拥有后世眼光的人,自然不会像被养蛊一样,跟其他几个兄弟在康熙眼皮子底下斗个不停。

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还不如把目光放到大清以外那广阔的天地当中去。

要知道这个时候南美洲和马来西亚这些地方可是有很多地方荒无人烟,还没有被人给占领的。

要是自己以后实在想当一个土皇帝的话,完全可以凭实力去抢占先机,把地盘给占了下来先。

陶长安畅想了一番以后可以做的事情后,心里还是比较激动的。

这一世可以做的事情那么多,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随心所欲地的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可以发挥的余地大了很多呢!

自从陶长安满一周岁以后,他就仗着自己人小身形灵活,经常躲到宫里各个角落去听各种八卦。

荣嫔起初是十分担心小儿子会在宫里遇到危险的,可是发现小儿子滑溜得跟泥鳅一样,钟粹宫的人抓都抓不住,那小模样长得又可爱,一般人也不会忍心伤害他。

最主要的是荣嫔十分怀疑,宫里那些人能不能抓住小儿子,都还是一个问题?

连人都抓不住,想要在不惊动其他人的时候,对小儿子不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凭小儿子那聪明劲以及灵活的身手,肯定不会让人发现他的,即使万一被发现了,他也能够及时回到伺候的宫人旁边,不让那些有心人有伤害他的机会。

这宫里的人,估计除了康熙和太皇太后、皇太后不会伤害长安外,其余人都有可能对小儿子不利。

荣嫔其实也不知道小儿子什么时候养成了一个喜欢躲在角落里面,听其他人闲聊的爱好,但就这么一个儿子,除了宠着护着以外,她也不好做其他的了。

满了周岁以后的长安,能跑能跳以后,可没有以前那样乖巧安分,能够乖乖的待在一个地方不随便乱跑。

如今那滑溜得跟猴子一样的身影,那是让荣嫔想要管都管不住。

实在没有办法管住小儿子不偷偷溜出去玩以后,荣嫔只能够要求小儿子出去玩的时候,尽量多带几伺候的人。

有伺候的人保护着,荣嫔也就不用每天心惊胆战的在钟粹宫当中担心小儿子的安全了。

陶长安这辈子年纪还小,但拥有不浅的内力,只要他想要躲着不让人发现,一般人还真的很难发现他躲在哪个角落去了?

仗着这样的身手,陶长安成功的把御花园当成自己日常游玩的后花园,随便钻到一个角落里,偶尔就能够听到宫里不少隐秘的事情。

这些隐秘事情有很多还真的是非常隐秘,要不是陶长安偷听到了,估计跟其他人一样还傻傻的被隐瞒在鼓里呢!

比如说贵妃娘娘偷偷喝求子药,见不成功的还是,就准备了几个漂亮的宫女,准备借腹生子呢!

以及通过那些宫人以为周边没人,暗地里接头偷偷说的那些话语,陶长安就能够分析出这宫里有好几股比较大的势力,正在替他们主子做各种不是那么见得光的事情呢。

比如康熙在查自己造成自己那些子嗣死亡的线索太皇太后在不着痕迹的让一些宫妃怀不上孩子贵妃娘娘在各处安插人手,想要更进一步

这宫里人互相之间的关系,可真是错综复杂,一个小太监,居然能够同时是三方势力的人,更不用说其他人跟宫里各方面的牵扯了。

后宫当中那些女人,但凡想要在宫里过得好一点,就会在日常行为当中,有意无意的开始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势力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让宫里的人际关系就像是蜘蛛网一样,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交织在一起,让人不好分清楚谁是谁的人了?

这天差不多到中午了,喜梅十分着急的带着几个钟粹宫的人在御花园的一角着急的等待着。

实在是这两三年长安小主子特别喜欢到御花园玩,一到御花园就跟鱼入大海一样,除非他主动出现,否则喜梅和钟粹宫其他伺候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把人给找出来。

最初喜梅还是不大放心让长安小主子一个人在御花园

', ' ')('

这边玩,但在经历过好几次--让钟粹宫这边伺候的下人,几乎把整个御花园都给翻遍了,都没有找到小主子的事情以后,喜梅也就死心不再浪费时间去主动找长安小主子了。

而是在长安小主子指定的地方等着,时间到了不用喜梅他们去找,长安小主子自然就会出现了。

陶长安已经在御花园和宫中各个角落混了三年多了,知道的隐秘多到不计其数。

有一些他觉得可能用得上的事情,他还特地用笔记了下来,存到到小空间里面备查呢。

这一世成为了大清朝三皇子以后,陶长安的日子还是过得非常不错的,即使没有动用小空间里面的物资,作为皇子一个不算失宠的皇子,宫里的人自然不敢亏待了他。

加上日常生活当中,还有荣嫔这个额娘补贴,陶长安的生活条件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两年活下来的孩子逐渐多了一起,康熙干脆重新给皇子公主排了序。

胤褆成为了皇长子,胤礽排在第二,但作为太子,他的身份还是比胤褆高一些的。

接下来就是陶长安这个老三了,也被康熙起名为胤祉了。

陶长安有了正式的大名以后,又是排名比较靠前的皇子,自然还是比较受人注意的。

不过因为陶长安比较喜欢到御花园这边玩,因为他躲得比较隐蔽,大家碰见他的机会比较少。

相比起陶长安这个不显眼的老三,胤褆这个皇长子和胤礽这个太子,自然就更加吸引大家的注意了。

这两三年胤褆一直都在试图从各个方面跟胤礽这个太子比个高下。

如今已经七岁多的胤礽, 平常单独在上书房这边上课学习,无行事作风,还是学习的速度都非常不错,很受众位老师的赞扬和喜爱,

相反, 胤褆在文化课上,实在是不太开窍, 反倒是在习武上比较有天赋, 康熙考虑到两个儿子各自的特点, 特地让他们一个选了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向慢慢进行学习。

但在朝自己喜欢的方向学习的同时, 其他功课也不能够落下。

毕竟胤褆和胤礽他们如今年纪还小, 可不能够偏科,该学习的知识还是需要好好学习的。

胤褆知道自己在文化课方面比不过太子以后, 为了能够在一方面赢过太子, 他就只能够在下午的骑射课程当中把丢掉的面子给赢回来了。

尽管胤礽也是一个要面子的人, 并不想输给老是找自己麻烦的老大胤褆。

可惜胤礽到底比胤褆小两岁,在体力上明显吃亏了。

没有足够体力的支持, 在骑射课当中, 胤礽自然输多胜少了。

除了在学习上进行比较外,但凡觉得自己比太子厉害的方面,胤褆都会主动上前进行挑衅, 直到太子受不了挑衅, 答应跟胤褆比试, 得出输赢为止。

看到上书房就胤褆和胤礽两个学生, 加上他们的伴读和哈哈珠子, 就已经变得非常热闹了。

陶长安只能够庆幸自己年龄还没到, 要不然每天三更半夜就得起床, 跟胤褆一样到上书房那边读书了。

关键读书就读书,可为什么康熙这个父皇一定要求所以人必须把每一本书都读上一百二十遍呢?

陶长安也只是普通人罢了,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头脑方面,还真比不上那些比较聪明的人。

幸好他这些年来一直都有好好的修炼精神力功法,经过这么多年的修炼,别的方面不说,好歹在记忆力方面得到了不少提高。

精神力的提高并不能够让人一下子就变得十分聪明,但在其他方面还是有不少优点的。

依靠强大的精神力,虽然达不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但多看两遍书本以后,也能够基本上记住了。

因为只是一个普通人,在记住了那些知识以后,陶长安也需要一段时间好好理解消化才行,要不然即使记住了那些知识,没有理解消化的话,也不能够转换成为自己的能力,需要用到的时候,也不能够灵活的把知识运用上。

因此尽管陶长安在背诵上比较占优势,但也不敢自大的以为自己比其他人聪明。

以后等他到了上书房学习的时候,在学习上估计还是需要花费不少功夫才能够学好的。

康熙自己都是一个学富五车,活到老学到老的一个人,在给皇子们制定学习内容的时候,下手自然也就比较重,安排的课程和内容也比较多。

这样精英式的皇子教育方式,陶长安也是第一次经历,学习起来尽管在记忆方面可能比其他人有优势,但也得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消化吸收,才能够把那些知识化为己用了。

为了以后进上书房学习的时候能够轻松一些,如今才四岁的陶长安,已经在荣嫔的帮助下,开始启蒙学习了。

毕竟荣嫔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到上书房学习的时候,表现不要太差。

毕竟康熙这个皇帝,对儿子的学习要求可是十分严格的,要是儿子在学习方面表现太差的话,不仅会惹来康熙这个父皇不喜,估

', ' ')('

计还会被压着更加刻苦努力学习,直到学会为止了。

反正都是要学习,这一关怎么都躲不过去,荣嫔自然选择提早给儿子启蒙,好歹不能够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陶长安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古文,蒙古文这些知识,在荣嫔给自己启蒙的时候,也只能够跟真正第一次学习的孩子一样,从头开始慢慢学起了。

陶长安明白自己只是普通人,并不因为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样的经历,就以为自己有什么不同。

因此在学习的时候,他也没有表现得十分优秀,只是保持在一个普通人的标准,循序渐进的往下学习,不显得非常聪明,但也不笨这样的标准。

荣嫔本来对孩子的要求就不高,只想着让小儿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长大而已。

见儿子没有太子那么早慧聪明,心里也没有感觉失望。

至少儿子脑子不算笨,在学习方面尽管速度比不上那些聪明的人,但也不算慢了。

反正自己儿子都已经是皇子了,身份已经十分贵重了,并不需要跟那些寒门一样,需要依靠学习科举出仕,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等儿子长大以后,作为排名靠前的三皇子,荣皇上肯定不会亏待儿子的。

自己儿子只要好好的活下去,以后荣华富贵那是不缺的,还能够成为自己和女儿的依靠,这已经非常好了。

荣嫔自己想得开,对陶长安并没有太高的要求,这让陶长安的日子过得还是十分舒服的。

能够让自己按照自己心意来过日子,这让陶长安对这辈子的额娘还是十分有好感的。

荣嫔见小儿子一天天的到处溜达,每天乐呵呵的,心理也是十分高兴的。

等到今年十二月二十日的时候,康熙又一次大封后宫,在这一次大封当中,荣嫔被封为荣妃,成为四妃之一了,同时奉太后旨意协助皇后管理后宫。

虽然看似荣妃的地位提高了,但荣妃这个时候已经基本没什么圣宠了,在宫里面的地位有所下降。

能够被赐封为四妃之一,估计也是看在她生了那么多孩子的份上才封的。

作为四妃之一,能够享受到的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

荣妃对这样的结果还是非常乐意接受的,反正以她的身份也不可能被封为皇后,能够成为妃子,并且把孩子养在自己身边,她已经非常满意了。

等陶长安五岁多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把启蒙的书籍学完了,为了能够让儿子准备得充分一些,荣妃干脆让陶长安提前开始背诵四书五经。

荣妃怕自己教得不好,万一误导了儿子就不好了。

干脆不求理解让儿子把四书五经给背熟了,等儿子进了上书房学习后,再让老师他们教儿子四书五经里面的知识。

反正背书也是自己十分擅长的事情,陶长安就顺着荣妃的意思把四书五经给背下来了。

每个皇子满6岁的时候,就需要从自己生母身边搬到专门给皇子住的院子去住。

等陶长安满6岁的时候,他也按照宫里的规矩,在荣妃万分不舍的目光下搬了出去,

一个人带着伺候的人住在皇子所那边的一个院子居住。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