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长安也是被自己额娘那接受不了的嚎啕大哭声给惊醒的。
本来他还在奇怪自己额娘为什么突然变成这样子?
等仔细听了一下之后,这才知道是自己这辈子大自己两岁的小哥哥病重,额娘接受不了这个打击,才会变成这个样子的。
这个时候陶长安那因为精神力被封印,受到婴孩身体的限制,反应有点迟钝的大脑,这才想起来,自己这辈子的额娘好像是历史上死了四个儿子的荣妃啊。
如今那位叫长生的小哥哥病危,估计就是额娘第四个孩子病逝了,也难过自己额娘会这样伤心了!
出生这么久,陶长安连见都没有见过自己那位小哥哥,说有什么感情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到底都是同一个额娘生的,这辈子又是亲兄弟,陶长安也不想见到自己小哥哥年纪这么小,就病逝了。
主要是这一个月以来,马佳氏这个额娘对自己悉心照顾,疼爱自己的样子溢于言表。
陶长安的心也不是石头做的,哪里舍得让这辈子的额娘再经历一次丧子之痛啊!
从旁边人话语当中,陶长安知道自己那位小哥哥,如今只是病重,还没有病逝,人应该还活着。
他非常想要过去,看看自己能不能帮上点忙的。
可惜他如今才是一个满月的婴孩,连翻身都做不到,哪里有什么办法能够见到这辈子的小哥哥啊?
虽然都住在钟粹宫里面,但长生并没有跟马佳氏这个额娘同住,而是住在另外一个院子里面。
距离那么远,加上陶长安从来没有去过,这让陶长安即使想要帮忙看看,也显得有点有心无力啊!
马佳氏这个额娘可是自己这辈子需要照顾好的对象,即使不谈感情,陶长安也不舍得让自己的额娘这样难过。
没有办法,陶长安只能够呀呀呀呀的引起旁边人的注意,伸出手表达出一番想要额娘抱的模样。
喜梅本来不想在这个时候打扰到娘娘的,毕竟她也伺候了长生小皇子这么久,对小皇子还是非常有感情的。
眼看长生小皇子就要不行了,喜梅心里也是十分难过的。
可这次无论喜梅这么安抚刚刚出生的小皇子,小皇子都一副十分激动,要自己额娘抱的样子。
见小皇子忍不住嚎啕大哭的模样,怕哭坏孩子了,喜梅只能够抱着陶长安过去找马佳氏了。
毕竟眼看长生皇子就要不行了,娘娘如今可就只有刚出生的小皇子可以依靠,小皇子可不能够再出任何事情了。
马佳氏本来心如刀割的瘫坐在地上,任旁人怎么劝都没用。
直到听到小儿子嚎啕大哭的声音后,她呆愣的目光这才忍不住转向小儿子这边。
见小儿子伸手要自己抱,马佳氏忍不住把孩子揽在自己怀里,抱着孩子一起痛哭了起来!
哭了好一会儿之后,马佳氏才感觉好一点,看小儿子满脸泪水的模样,让她忍不住又想哭了。
自己大儿子就这么几天的时间了,马佳氏不死心,想多陪一陪长生,万一奇迹发生了呢?
尽管这种奇迹在她接连失去了好几个孩子的时候,都没有发生过,不过作为母亲马佳氏不到最后一刻,她都不想放弃自己的孩子。
要是连她这个做母亲的人都放弃了,那还有谁会在意自己的长生呢?
“长安你乖一点啊,你哥哥如今正在生病,需要额娘照顾你先跟喜梅玩一下好吗?”
马佳氏如今对自己的孩子已经没有其他的期盼了,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的,好好活着,因此给小儿子起了这个小名,就是希望小儿子一直平平安安的,这可能就是做母亲最朴素的期望了!
陶长安之所以缠着自己额娘,就是想要接机去看看这辈子的哥哥,要是让人把自己抱走了,那他估计都没有机会见到人了。
马佳氏不顾陶长安的哭闹,狠心的把孩子递给喜梅,毕竟如今最重要的是长生的事情,要是再不抓紧时间多陪一下长生,马佳氏生怕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长安毕竟是皇子,身份贵重,钟粹宫的人可不敢让才出生的他去靠近病重的长生小皇子,才出生的小婴儿抵抗能力比较弱,十分容易被传染了。
钟粹宫这边已经夭折了这么多孩子,这个才出生的小皇子要是再出了什么事情,那他们这些宫人估计都不用活了!
马佳氏这个做母亲的人都不敢把小儿子抱过去见长生,更不用说钟粹宫的其他人了。
因此接下来的几天,陶长安只能够偶尔见到额娘匆匆忙忙过来看自己两眼,转身又去照顾长生去了。
见不到人,陶长安就是想要帮忙,也显得有点无能为力啊。
等过几天,陶长安看到越来越憔悴的额娘,最后钟粹宫这边的气压变得十分低,从宫人低语当中,他才知道自己这一世的小哥哥在昨天晚上已经病逝了!
因为是没有长成的孩子,长生甚至连一个名字都没有,也不能够单独拥有属于自己的坟墓,在宫里
', ' ')('甚至连挂白布哭灵都不被允许,只能够隐隐传来马佳氏一个人痛苦的哭声!
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个亲人之后,陶长安心理也默然了,要是自己稍微长大一点或者能够见到这辈子的小哥哥就好了,说不定还能够有机会救他一下。
可如今自己连靠近都不被允许, 隔那么远,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够十分遗憾这辈子的小哥哥早早的病逝了。
知道没有办法救人以后,这几天陶长安也沉默多了。
荣宪公主四岁多, 懵懵懂懂也有点记事了, 知道以后再也见不到长生了,她也是一直哭喊着想要弟弟的。
钟粹宫这边沉浸在一片悲伤之中, 康熙和太皇太后那边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也只是沉默了一下, 吩咐下面的人把后面的事情处理好后, 也就放下了。
毕竟孩子已经死了, 他们也没有办法挽回,要是每个孩子死了康熙他们就悲痛万分的话, 哪里还有时间去管理偌大的国家?
在经历过几次丧子之痛以后, 康熙已经不敢跟孩子多相处了。
只要不经常见面, 没有培养出什么感情来,以后万一听到哪个孩子夭折的消息, 就不会那么伤心了。
钟粹宫这边沉寂了好长一段时间, 马佳氏平常除了请安外,剩下的时间就是在照顾两个孩子。
偶尔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她经常出神, 估计是在想已经夭折的几个孩子吧!
在夭折了这么多孩子以后, 这几个月康熙除了偶尔过来看一下孩子外, 并没有在钟粹宫这边过夜了。
看样子是不打算再让马佳氏再生孩子了。
这些年来, 马佳氏接连生孩子, 身体也不是很好, 尽管看明白了皇上的意思了, 但她并没有说什么和做什么,还是跟平常一样过日子。
毕竟马佳氏的心也不是石头做的,这么多孩子没有养住,已经让她心死了,也没有什么心思再想生孩子的事情了。
如今对她来说,争宠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对她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好好的把孩子养好。
她就剩下两个孩子了,要是他们再出什么事情,马佳氏觉得自己都不想活了。
要不是想到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马佳氏觉得自己可能连活都不想活了。
这样平静的日子,到了康熙十六年八月的时候,康熙第一次对后宫进行大封,马佳氏被赐封为一宫主位荣嫔,从庶妃正式成为嫔,也算是一次地位的极大提高。
钟粹宫的人总算是能够露出一点笑容来了。
这样大的喜事,刘嬷嬷和喜梅他们高兴得连连谢恩,觉得自己娘娘总算是苦尽甘来,能够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了。
马佳氏,也就是如今的荣嫔对这次赐封也是十分高兴的,至少她不用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被皇上交给其他人来养了。
毕竟以前她只是庶妃,按规矩来说,是没有资格养育皇子公主的。
可之前后宫当中除了皇后贵妃外,就没有其他高位嫔妃了,所以才让自己能够把孩子养在身边。
要是这次她没有被赐封的话,一旦后宫其他嫔妃在身份上超过自己,马佳氏明白,到时候自己的孩子估计就不能够养在自己膝下了。
这次赐封也算是安了她的心吧。
从钟粹宫的偏搬到主殿以后,荣嫔的房间更大了,因为康熙不过来过夜,她就经常陪女儿儿子一起睡。
看着孩子们安睡的面容,荣嫔这才能够感到安心一些。
她前面四个孩子接连夭折,不是没有怀疑过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蹊跷?
可是无论荣嫔怎么查,都没有发现自己四个孩子的死亡有什么可疑的线索?
估计皇上那边也查过,应该也是没有查到什么,这才一点动静都没有吧?
荣嫔对自己四个孩子的死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要是让她发现有谁对自己的孩子出手的话,她肯定不会放过对方!
自己势单力薄,荣嫔能够做的只有好好的守着仅剩的两个孩子,不错眼的看着,就怕最后的两个孩子在自己没有看到的地方受到什么伤害了。
这个时候陶长安也有六个月大了,如今他已经能够动一下手脚了。
虽然距离会走路会爬还有一点距离,但也比过去动都不好动强多了。
荣宪公主每天都过来看弟弟,陪在自己额娘身边学点基本的字体和花样了。
尽管身为公主,但康熙对子女教育方面的要求也是挺高的,听说专门给皇子和皇女制定了读书进学的地方。
等皇子长大一点,就需要搬离生母住的地方,自己一个人搬到专门划给皇子们居住的地方去住了。
荣宪身为公主倒是好一点,能够经常回来跟母妃住一段时间,但等陶长安长到六岁以后,每天除了请安,晚上还是必须回到自己院子住的,不能够在钟粹宫这边留宿了。
清宫的规矩十分森严,孝庄和康熙都不会容许后宫有谁胆敢破坏这些规矩的人存在,荣嫔和孩子们只能够老老
', ' ')('实实的按照规矩来做了。
在没有实力挑战规则的时候,能够做的也只有顺应规则去做了。
经过这几个月的修炼,陶长安已经修炼出内力了,就连精神力都有了一点增长。
皇宫这个地方,人心实在是太过复杂了,身处其中,陶长安只是没事的时候,就观察自己额娘和她身边宫人的一言一行,就能够琢磨出不少深意来。
陶长安以前虽然也活过许多年,但以前面对的那些勾心斗角都是比较简单的,没有如今在深宫当中复杂。
通过对周围人的观察,陶长安发现自己需要学的地方还有不少呢!
知道自己在算计方面的心思比较欠缺,反正自己如今年纪还小,周围人对自己的设防并不深。
这辈子不能够修道,正好平常闲着无聊的时候,可以仔细的看看周围的人是怎么做的?
顺便取长补短,多从中学一些自己能够用得上的本事,也是非常不错的。
陶长安这还是第一次做皇子呢,这样的体验实在新奇,也能够让他感受一番皇室中人是怎么生活的?
陶长安周岁的时候,钟粹宫这边还是给他举办了一个抓周宴。
孝庄好康熙他们也都过来参加了,加上后宫当中的其他后妃皇子公主,以及一些大臣女眷们一起,让钟粹宫顿时变得十分热闹了起来。
尽管荣嫔为了保险起见,早已经私下里偷偷的训练过儿子了。
可在这么多人围观小儿子抓周宴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开始有点紧张起来。
这个时候陶长安已经知道自己就是康熙年间那个三皇子胤祉了,尽管这个时候康熙还没有给自己正式起名,但按照排序来看,自己无疑就是历史上说的那个喜文厌武,毕竟擅长编书的三皇子胤祉了。
陶长安对运动并没有特别的偏好,能够躺着的时候,绝对不坐着,能够坐着的时候,绝对不站着。
听说大皇子胤褆虎头虎脑的,身体特别好,大家都说他是一个习武的好苗子,以后肯定会成为大清的巴图鲁!
陶长安作为一个心理成熟的大人了,可不想跟一个孩子抢。
反正历史上原主的人设,就是一个偏文科的人,陶长安并没有想要改变这一人设的想法。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