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长之路[慢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0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自从王树林有了工作以后,每个月会定期给家里五块钱,说是回报家里这些年供他读书和孝敬父母的钱。

王树林每个月的工资如今才十几块钱,他能够拿五块钱出来给家里,陶长安好杨大妞两个人已经十分高兴了。

尽管陶长安和杨大妞他们因为家里有金条的缘故,并不算太缺钱,但有孩子出息了孝敬他们,他们做父母的还是十分高兴的。

至于老二王二妮,她如今才刚刚上高二,明年六月份就要高考了,因此这一段时间来,二妮一直忙着在学校那边学习复习知识,为明年的高考做准备!

尽管陶长安为了不让二妮有太大的压力,已经明确说了,即使二妮明年的高考成绩考得不理想,家里面也可以继续供她复读一年,然后再继续去考大学。

有两次准备的机会,二妮总有一次能够考上她理想的大学了。

至于老三王小松,如今也在读初二了,因为是五二二学习制,读完这一年,他的初中生涯也算是结束了。

王小松努力了这么多年,才勉强让自己考上初中以他目前的成绩来看,一年以后,他考试中专或者高中的几率非常小。

即使家里面愿意花钱让他继续复读,王小松觉得自己并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因此早就跟家里说了,读完初中以后,他就不会再继续读下去了。

毕竟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没什么效果的复读上面,还不如早点出来学点有用的东西,早早挣钱毕竟实在。

相比起读书,王小松发现自己对那些机械类的东西更加感兴趣。

平时没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就会专研自己买回来的那些机械类的书籍,对书上所说的原理感到十分新奇,经常忍不住沉迷其中。

陶长安一直都是一个十分开明的人,见老三对机械这些方面感兴趣,平常也会帮他掏点机械方面的书籍回来。

杨大妞虽然不大理解老三为什么好好的书不愿意去读了?

但见孩子他爹都没有反对,想着自己对这些不大懂,还是听孩子他爹的,随老三高兴算了。

孩子长大了,总会有自己的想法,在陶长安的影响下,杨大妞也懒得管家里的孩子想要干什么?

反正家里已经供三个孩子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了,孩子们已经学到不少了。

如今已经到了明白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的年纪,孩子书比自己读得多,杨大妞还是决定跟着孩子他爹走,随孩子们高兴好了。

反正以后做事的也是孩子自己,既然孩子们选择了以后发展的方向,那以后无论是好是坏,就只能够让他们自己承受了。

虽然嘴上是这么说的,但三个孩子当中,老大老二的前途要是没有出大的意外,基本已经定下来了,而且前途光明,下半辈子基本上不用操什么心了。

可老三才初中毕业,学历虽然看着比一般人高一点,但没有继续读下去,他以后做什么都还是一个问题?

到底是家里的老小,在杨大妞翻来覆去都睡不着,为小儿子担心的时候,陶长安只能够无奈的坐起身,说道:

“孩子他妈,老三如今才刚刚读初二,距离他初中毕业还有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呢,你这个时候也着急得太早了吧?”

杨大妞白了孩子他爹一眼,越是体会过村里人对读书人的推崇和羡慕,杨大妞越是发现了读书的好处,自然也就更加重视家里剩下两个孩子的读书情况。

她不大高兴的说道:

“眼看明年六月, 家里两个孩子一个马上就要进行高考,考大学了,一个也是初中马上要毕业了,至于毕业之后, 要怎么样, 到现在还不知道呢?

老二读书一直十分认真,我倒是不怎么担心她。

但是老三读书一直都是吊车尾的, 估计这次毕业考试, 还是有点悬的!

要是老三这次没有考过, 孩子他爹你真的打算按照老三自己的主意, 让他就这么不读书了吗?”

陶长安这还是第一次见妻子这么操心家里孩子读书的情况, 以前都是随便自己教,孩子们读得怎么样, 妻子可不是十分上心的!

如今见妻子开始这么关心家里孩子读书的情况, 估计是从老大王树林身上, 体验到了孩子读书所带来的好处了,这才开始上心了起来。

“关于孩子们以后想要做什么, 我当年开始教孩子们读书的时候就已经说了, 只要他们打下一定的基础,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后,我就不会再干涉他们所选择的路。

老大的情况已经定下来了, 就不用多说了。

老二既然愿意继续读下去, 也有能力读, 那就让她去考大学, 等大学毕业以后, 工作自然有国家分配, 不用我们操心。

至于老三, 逼着他读了初中,就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以他的资质,即使愿意复读,估计也考不上中专或者高中。

既然老三想要学习机械有关的知识,那就让他往这方向发展。

我想了一下,老

', ' ')('

三既然喜欢机械,那等他初中毕业以后,得让他多学一点跟机械有关的东西,说不定等以后镇上的机械厂招工,以老三初中毕业的学历,还是有机会可以去试一下的!”

直接给老三安排一个工作不大可能,但因为之前想要给妻子安排一个工作的经验,不好给大字都不认识一个的妻子找个工作,但给已经初中毕业小儿子找点关系,迂回着进镇上的机械厂,陶长安还是有点把握的。

不过处于谨慎起见,在事情还没有办成的时候,陶长安可不会再夸下海口,说能够给老三安排工作了。

已经在妻子面前丢了一回面子,没帮她在县城那边找到合适的工作,如今轮到小儿子了,陶长安就比较谨慎了起来,只是安慰妻子道:

“老三那边,等他初中毕业以后,我自然会有其他安排,孩子她娘你就不用担心这么多了。

以老三初中毕业的学历,即使再差,也能够回到村里做一个会计,帮村里记记账什么的,你不用担心!”

当然,说是这么说,以老三那个性格,估计要不是没有办法,他肯定是不愿意回村里干活的。

前一段时间,通过陶长安的一次有意交好,已经跟镇上机械厂的一个修车师傅搭上了关系,在双方你情我愿,有意的来往下,以后把老三塞过去让人家师傅带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杨大妞这边听到孩子他爹这么说,觉得他说得不错,反正老三再怎么样都能混一个初中毕业的文凭,可比大多数人好多了。

家里三个孩子都过得不错,以后的前途肯定也不会差,跟村里那些孩子比起来,自己的三个孩子都已经混得十分不错了。

不担心孩子那边的事情以后,杨大妞想到老村长开会时候说的,等收完这一季粮食之后,自己家里那五亩田地,就归村里所以了,就十分肉疼,忍不住跟陶长安说道:

“你说以后家里的田地都没有了,那我们以后真的只能够跟村里人一起干活挣工分分粮了,田地都不是自家的了,大家干活肯定没那么上心了。

那以后田地里收获的粮食,肯定也没有如今多,等交完公粮以后,按照公分分到我们手里那些粮食,肯定没有自己种的多了。

以后的日子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啊?”

幸好家里在峡谷那边还有一亩多田地可以偷偷种点粮食补贴一下,要不然自己一家人以后吃什么?

上面的政策经常变动的,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都还不知道呢?手里留点粮食,才不用担心一家人饿肚子。

五六年上面的政策下来,还是给村里带来非常大变化的,除了家里前后院可以留下三分地做自留地外,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收归了集体所有。

等到集体一起干活的时候,陶长安也没有特别表现自己,不过以他的力气,随便干一下都能够比得上那些最下功夫干活的汉子,所以他十分轻松的就能够拿到每天十个公分。

为了不吃亏,人家十个公分能够干多少活,陶长安就干了多少活,让他多干他是不想的,反正这日子过得也没有什么压力,那么拼命挣公分,到了年底估计也比人家多分不了多少粮食,何必那么拼命呢?

不要说他觉悟低,自己有那么大的力气,不想着帮集体多干点活。

要是其他事情,比如说有人需要救命,自己力气大去帮一下忙他还是愿意的。

但在这集体干活的时候,无论自己怎么拼命努力干,总有人在划水,自己这么拼命干难道是为了替那些偷懒的人把活干了吗?

为偷懒的人做贡献这点,陶长安还是不愿意干的,反正自己已经做到十公分活了,已经算是干活最厉害的那部分人了,问心无愧就好了。

慢慢干完自己那部分活,拿到自己的十个公分,陶长安就悠悠闲闲的回家去吃饭了。

如今因为是农忙时间,要在村里面上工,陶长安就没那么多时间进山了,而且上面也说了山里的东西也是集体的,禁止大家天天进山去砍伐集体所有的树木或者进山去打猎什么的。

不能够进山那就不进山了,反正陶长安小空间里面已经塞满了能够吃的粮食了,这些粮食有一部分是峡谷那边收获的,有一些是他趁着经常去镇上或者去县里的时候,提前去购买的。

有这些存货备注,等忙完这一阵子,为了过冬,村里人肯定还是要进山捡点山货,拾一些柴火过冬用的。

靠山吃山,这可不是一句空话,上面的政策最多只能够让村里人不能够随便砍伐山里的树木,但捡点干枯的树枝,干枯的树根草根还是可以的。

如今已经到了秋季了,山里很多那些野果板栗核桃什么的也成熟了,这些村里人不去摘点回来补充一下口粮,难道让那些果子板栗直接烂在山里吗?

想想就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完全禁止进山在山村这边是不可能的。

上面最多能够禁止不能够砍伐树木,即使进山打猎到了大型的猎物,那也是集体的,不能够归个人所有。

平时村民们上进采摘一点野菜野果,老村

', ' ')('

长他们还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有看到的。

至于陶长安进山挖草药这点,考虑到上山长的草药也是属于集体的,因此平时最多只能够采摘点药材自己用,想要光明正大的挖草药出去卖,那是不可能了。

不过若是陶长安自己有本事在山上挖了草药,不让其他人发现的话,那其他人也管不了他卖不卖草药的事情了。

杨大妞也是听了这一系列不准禁止以后,不由得开始担心起家里以后的收入来了。

尽管家里三个孩子只剩下两个还在读书,等老二考到大学以后,也不用家里这边再出什么钱了。

老三读过这一年以后,也没有打算继续读书,这样算下来,家里以后的开销其实也不大,家里那点底子还撑得住。

不过一下子少了这么大一笔收入,杨大妞还是十分心疼的跟陶长安说道:

“这样时候你也不能够进山挖草药卖了,就连山货那些,最多也只能够捡一点回来自己吃,这下子我们家可就没了很多收入了,这可怎么办啊?”

光靠家里这边挣的那点公分,还不知道年底能够分多少粮食呢?

因为陶长安不舍得让杨大妞干太重的活,平时上工的时候,杨大妞一般也只能够拿六七分。

夫妻两个一年干下来,虽然公分不算太多,但也不少了,勉强算下来应该也能够吃上几分饱饭了,加上峡谷那边种的粮食,吃饭这点,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可家里要是一点收入没有,就看年底村里分的那点钱,够干什么?

家里三个孩子尽管读书上已经不花什么钱了,但以后老大老二老三他们结婚娶媳妇,家里这边肯定得准备不少,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由不得杨大妞不早早开始打算了起来。

这一笔笔账算下来,你还真别说,确实需要家里这边多攒点钱了,要不然以后老大结婚的时候,家里总不可能什么都不出吧?

陶长安看着妻子那皱着眉头算计的样子,想着自己有小空间在,想要藏起东西不让其他人发现,那实在是再容易不过了。

他不由得笑道:

“我还以为孩子他娘你在发愁什么呢?

你忘记了我们还有峡谷那边可以存放东西了吗?

大不了以后我在山里挖到的那些草药,我就放在山里晾晒好存在在山里,等积攒得多了,再卖出去就好了。

家里这边没有放什么药材, 即使是村里人想要挑什么毛病,没有证据的事情我们可不能够承认。

反正在村里面,我们可是十分老实的按照上面的要求办的,平常最多进山捡点柴火和野菜, 山货也是时放在家里面自己吃的, 可没有一点违背上面规定的意思哦!”

杨大妞被孩子他爹这么一说,想了想还真是这样。

毕竟深山那边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进去的, 村里这边可没有一个人有孩子他爹的本事, 可以自由的出入深山。

即使偶尔有人进了深山, 但峡谷那边实在是非常隐蔽, 要不是有人带路, 即使经过那边,也很难发现峡谷底下有什么不同来。

想通了之后, 知道家里不会减少收入以后, 杨大妞十分开心的说道: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