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长之路[慢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要是能够把这位皇上 心腹拉拢过来,对我们还是有不小帮助的,可惜了!”

这谋士之所以说可惜了,只不过他们也曾试图联系过贾代善,可惜被对方坚定的拒绝了。

四皇子倒是不会因为对方拒绝自己的拉拢,就会怀恨在心。

反正那贾代善没有接受自己的拉拢,同样也没有接受其他兄弟的拉拢,只要他不倒向其他兄弟,不会成为自己的阻碍就行。

想到京城当中很多人家被牵扯了进去,但贾家人却一个都没有被牵连进去,不由得说道:

“这次宫变贾代善凑巧不在京城,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巧?”

凑不凑巧谁知道呢?只要陶长安自己不说,估计谁也不知道他这次休假到底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呢!

贾家有贾代善撑着,倒是还能够让人看得上眼,只是他到底是自己父皇的心腹,在没有成势之前,即使自己是父皇的儿子,也不好动贾家的。

四皇子半眯着眼睛,说道:

“贾代善确实不简单,招揽不了对方,但我们也得想尽力争取对方的好感。

有时候旁人无心的一两句话,尤其是心腹之人的话,可比我们做什么都有用,以后不可得罪了贾代善,尽量交好吧!”

谋士他们纷纷赞成道:“还是郡王爷您厉害,看得长远。

不错,以后我们的人会尽量交好对方的,即使交好不了贾代善,也不能够得罪了对方!”

可惜了贾家就一个贾代善出息一点,下一代除了隔壁宁国府的贾敬在吏部做一个五品小官外,就没有稍微能够让人看得上眼的年轻一辈了。

有心人其实也有点奇怪贾代善这么厉害的人,怎么会让两个儿子一事无成,一点出息都没有?

不过这到底是贾家自己的事情,其他人最多在心里面奇怪一下,倒是不会傻得直接当面问贾代善这个十分可能得罪对方的问题。

最近荣国府和宁国府两府都是一副闭门不出,紧闭门户的模样。

当然贾敬还是得照常去上值的,只是最近京城当中落马了那么多人,看得他也是心惊胆战的,生怕哪天就轮到自己脑袋落地了!

看那些跟着大皇子、太子或者是三皇子的人,只要跟宫变有关的都已经被清洗过了,那场面一度让贾敬连晚上睡觉都噩梦了连连。

要是自己当初没有听堂叔的话,稀里糊涂加入到大皇子的阵营中去,这个时候很可能连小命都保不住了1

堂叔简直就是自己一家人的救命恩人啊!

要是没有他的提醒,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想到自己堂叔带着贾赦和贾政他们回金陵去了,荣国府没有一个男子可以做主这点。

为了感谢自己堂叔对自己的救命之恩,贾敬从衙门回来之后,总是时不时的到荣国府那边去跟自己堂婶说一下外面的消息,帮堂婶处理一下府里不方便处理的事情。

这天贾敬接到自己堂叔的消息后,下值后就匆匆往隔壁去了。

这些日子贾母和张氏他们也是有点提心吊胆的,只知道外面发生了宫变这样的大事,但因为当家人不在,对于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贾母他们也是一知半懂的。

为了安全,只能够紧闭门户,等着事情过去了再说。

荣国府这边好歹没有什么事情,贾母他们还能够做得住,可张氏想到自己娘家那边,就有点坐不住了!

张氏的父亲张太傅最近简直是倒了血霉,本来一切好好的,但太子突然就发动了宫变!

即使张太傅在太子发动宫变之前什么都不知道,但作为太子的师傅,在太子畏罪自杀的关头,可不就是被皇上怪罪他没有教好太子的最佳人选嘛!

自己疼爱了这么多年的太子居然想要宫变夺权,甚至是想要杀自己,在太子已经死了的前提下,你说皇上会怪罪自己没有教好太子,还是觉得已经死了的太子不好?

每个做父母的人,都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好,要是孩子做什么坏事,那肯定是被旁人给教坏了或者教唆的,肯定还是旁边带坏了自己的孩子!

张太傅作为太子太傅,负有教导太子的责任。

如今太子做出发动宫变想要弑父,那张太傅这个没有教导好太子的人,可不就成为了当今最好的出气口!

事关自己娘家,张氏这时候怎么可能坐得住什么都不管?

如今张家都已经被下了天牢,等候发落,结果怎么样还得看皇上腾出空来处理了。

尽管最终对张家的处理还没有出来,但结果肯定不会很好在,这让张氏在自己屋里急得团团转!

她非常想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帮自己娘家父母大哥弟弟们一把,可她一个内宅女子,又能够做什么呢?

想到出事之前,自己父亲还让人给自己递了消息,让自己无论听了什么消息,都不要管,张家这次的事情不是她能够管的。

还说只要自己和孩子们好好的,父母他们才能够放心!

', ' ')('

是自己冲动行事,不仅救不了他们,还可能被贾家这边看管起来,到时候别说救人了,可能连最后上面判决下来,连帮忙照看一下侄子侄女都做不到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即使足不出户,但贾母他们也是多少知道张家出事了的消息。

可知道归知道,贾母可没想着管这要命的事情。

因此等张氏实在坐不住,过来求贾母的时候, 贾母脸色非常难看, 不仅不管,还禁止张氏这个时候出门, 生怕因为张家给荣国府带来祸事!

要不是张氏已经生下两个儿子, 为了避免荣国府被张家连累, 贾母都有点想要考虑让老大休掉张氏或者让张氏病逝了。

原著当中张氏那是死得早, 要不然在张家出事的时候, 很大可能也是被病逝了,这样的事情贾母可不是干不出来。

如今只是禁止张氏出门, 没马上对张氏出手, 也只是碍于贾代善还在世, 这么重要的事情在没有询问过自己丈夫意见之前,贾母怕自己就这么直接动手的话, 可能不会成功后或者被自己丈夫怪罪!

在陶长安这个名义上的丈夫还在世的时候, 贾母在荣国府的权利可没有那么大,很多事情还得征求当家人的同意才能做。

毕竟府里还是有很多陶长安的人手,没有他的授意, 贾母想要悄悄动手除掉张氏, 还是比较困难的。

而且有了上次王氏对大房动手, 差点害了自己和孩子的教训在, 张氏对大房这边的把控还是非常严的。

可不会就这么轻易的被人下药病逝, 加上还有张家那边和贾瑚贾琏两个孩子需要她照顾, 张氏可不会在这个时候想不开寻死。

向婆婆求救无果之后, 张氏也出不了府,只能够偷偷派了陪嫁的下人拿了银子去打听一下关于自己娘家那边的消息。

可惜张家那边是被下了天牢,禁卫森严,被皇宫的禁卫看守着,里面犯人的消息可不是一个下人能够打听得到的。

张氏这个时候实在没有办法了,丈夫又不在身边,但除了找丈夫帮着一起找公公帮忙外,她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办法了。

以前跟张家交好的人避之唯恐不及,哪里还敢管张家的事情,张氏不是没有找过其他人,可惜连人都不见,别说愿意帮张家一把了!

其实张家说起来也有点冤枉,毕竟当初让张大人当太子太傅也是皇上下的旨意,他一个臣子哪里敢置啄什么,只能够听从命令。

说是当太子太傅,但太子也不是只有张大人一个老师。

张大人可不是太子的心腹,宫变这么大的事情太子可不会提前跟他通气,也不会征求他的意见。

直接把太子宫变的事情怪罪到张家头上,大家也知道张家有点冤枉,可如今皇上正在气头上,可没人敢在这个时候为张家说什么。

谁知道万一自己一提,在太子大皇子已经自杀身死的当口,皇上会不会以为自己是张家的同党,干脆把自己一大家子下了大牢,让他们跟张家作伴啊!

张氏这个时候再急,也只能够等着丈夫那边的消息,看自己公公答不答应帮张家一把了!

贾敬这边接到陶长安他们传过来的消息,还是陶长安他们在知道京中变故的时候让人送回来的,也是担心府里的人没有主张,胡乱做出一些没必要的事情来,这才特地传了消息回来,让贾敬帮着看顾一些府里。

要不然家里都是女人小孩在家,平时还没什么,但在京城当中有事发生的时候,还是有人看顾一下比较放心。

其实关于张家的事情,陶长安不是没有预料到,只是张家早就已经被皇上给划分到太子的阵营当中去了。

想要提前脱身,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知道没用,陶长安自然不会去冒险提醒什么。

贾敬过来给贾母送了关于陶长安和贾赦贾政他们平安的消息,顺便把陶长安写的家信给了贾母。

贾母打开见到是自己丈夫的笔迹之后,心里这才安稳了一点。

陶长安信上写了他们的近况,说等过去看望完贾敏以后,他们才会启程往金陵去,让贾母他们在家里安生呆着,要是实在有事的话,就让贾敬帮忙办一下

知道自己家里没受影响以后,贾母脸上的笑容真实了很多,笑着对贾敬说道:

“也不知道你堂叔为什么一定要带着老大老二他们出去游历,这个关键的时候不在家,可真让人操心。

幸好外面的事情跟我们贾家没关系,要不然我们府里都是女人小孩的,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这里还要多谢敬儿你想着婶婶,要是没有你帮忙,婶婶肯定慌得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了!”

贾敬连忙摆手说不用谢,道:

“我们两府从来都是守望相助的,堂叔堂弟他们不在府里,我肯定要帮他们照顾好婶婶你们的。

都是贾家人,哪里用得着谢来谢去这么客气啊!”

站在一边的张氏一直都没有机会跟贾敬说话,也没有打

', ' ')('

听到关于自己娘家的消息,她心里还是非常失落的。

可惜旁边有自己婆婆贾母盯着,她也不好把自己的目的表现得太明显,要不然万一被婆婆找借口禁足在自己院子里面,那她就更加不好打听外面的消息了。

贾母看着有点心不在焉的老大媳妇,知道她肯定是在担心自己的娘家了。

反正有自己的人盯着,老大媳妇别想因为她娘家的事情,给府里惹上祸事。

只要不给府里招祸,贾母才不管老大媳妇心里高兴不高兴呢,说句凉薄的话,反正出事的又不是自己娘家,也不是府里,贾母这个做婆婆的才不着急呢!

相反,以前张氏仗着自己娘家强势,让贾母这个做婆婆的经常有气也不敢随便朝她撒,做什么都得掂量一下,要是自己做得过分了,张家那边会不会过来找自己麻烦?

如今张家那边出事了,那是不是意味着老大媳妇以后是一个没有娘家的人了。

那以后自己这个做婆婆的,就可以好好的行使一下做婆婆的权利,让老大媳妇好好学一下如何做好一个儿媳妇了。

在贾母看来,没有张家以后,反正对荣国府也没什么影响,还能够更方便自己这个做婆婆的压制儿媳妇,这样来看,对自己这个婆婆来说,张家出事对她来说还是一件好事呢!

当然这样的想法,贾母也只能够在心里想想,可不敢在张氏面前表现出来。

谁知道张氏在马上就要失去父母兄弟的关头,被自己这么一刺激,要是朝自己发疯怎么办?

相对于张氏的担心不安,二房那边被禁足了三年的王氏,听到张家出事的消息,那可是多吃了两碗饭啊!

王氏至今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当初是怎么被张家压着被禁足三年,还赔上了自己所有的私房,现在想起来都十分肉疼。

要不是张家死活不放过子,自己至于吃了那么多苦头,还差点被贾家休弃嘛!

如今张家出事,在王氏看来--这就是老天爷给张家的报应!

王氏高兴都来不及呢,就更加不会说给张氏帮忙打听她娘家的消息了。

张氏没了娘家以后,以后在府里,她这个大嫂就别想再一直压制着自己了。

到时候讨好一下婆婆,说不定自己又可以重新掌握管家权了。

可以说整个荣国府里面,也就只要张氏在一心为自己娘家着急了,其他人别说帮忙,别落井下石就算好的了。

到处求过了,都没人愿意帮忙的时候,张氏其实已经看清楚了其他人的嘴脸。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