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国:关东参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6章 软穿排的优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16章 软穿排的优点

金场开工第一个月,收益就相当不错,也算是开门红了。

山场子那头,堆积如山的楞垛变成了一张张木排,拴在一个个江湾之中。

只等着排帮聚齐了人手,便可以顺着鸭绿江漂流而下,驶向安东。

曲绍扬跟陈家兄弟,在安东合开了一家福升庆料栈,专门经营木材生意。

这一季山场子活干的不错,除去南方木材老客预定的木头之外,还剩下大半,正好卖给了安东的一些料栈。

卖给安东料栈的那些木头,只需要这边给穿好了木排,对方会自行雇木把、组排帮,运到安东。

只有给南方老客的木材,需要刘东山出面组织人手,流排运输。

四月下旬,挂着福升庆料栈旗号的二十副木排,先后从望江楼上游的江湾出发,浩浩荡荡驶向安东。

这一趟放排,原本刘东山说他想跟着的,他要看看软穿排在江中流放时的效果。

可曲绍扬说啥也不让,刘东山没办法,只能打消了念头。

好在排帮里不少都是以前的老人儿,对鸭绿江各处哨口都很熟悉。

而且他们又是从望江楼出发,属于是鸭绿江中下游段,江面开阔,险滩恶哨相对少一些。

软穿排比本字排灵活,对江水也没有太多的要求,水深能过,水浅也能过。

因此,极少搁浅,流放速度自然就比本字排快。

五月十八,木排顺顺利利到了安东,交付柜上。

木把们领了排饷,在安东城里稍作修整。

李长亮、大林等人都成了家,有媳妇有孩子,自然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手里有钱就胡乱。

相反,他们去城里买了不少家里能用的东西,留作给媳妇和孩子的礼物。

剩下的钱,也小心翼翼的揣好了,留着回家过日子用。

一个排帮里三四十号人,不可能人人都像李长亮他们这样。

那些没成家的排伙子,到了安东,少不得要去享受一番。

饭庄子里胡吃海塞一顿,再去戏院听听曲儿、窑子里头搂个笑果,时不时的再去赌场试试手气。

一来二去的,手里的银子就如同流水一般出去,根本等不到秋天,银子便光了,甚至还欠了债。

欠债也不怕,柜上会出面,只要签下来年的契约,就会帮他们还了钱、安排住处吃喝,等秋天,再回到山场子干活。

对于这些人,李长亮事先不知道嘱咐了多少回,可他们不听,谁也没办法。

李长亮等人急着回猫耳山,向曲绍扬和刘东山回复软穿排的优缺点,所以他们在安东只停留了五六天,便动身往回走了。

跟李长亮他们一起回猫耳山的,还有陈郎中夫妻。

陈郎中和李氏这阵子可没少忙活。

就如曲绍扬和刘东山所说,这夫妻俩回到宽甸后,立刻就找人手,修缮房屋,打算留着给陈家兄弟成亲用。

房屋修缮的同时,夫妻二人去了安东,见到了陈允哲的未婚妻沈丽珍。

在征求了沈丽珍意见之后,李氏选了日子,给陈允哲和沈丽珍订了亲事。

然后,二人又去了辽阳长风镖局,拜会何家人,看了看未来的儿媳妇。

跟何家那边商议之后,选了个日子,把陈允瀚跟何青竹的亲事定了下来。

宽甸这头的房子还没修缮完成,再者成亲也要准备准备,所以婚期定在了入冬之后。

俩儿子都定了亲,李氏总算松了口气。

她惦记着怀孕的闺女,哪里还能在宽甸呆的住?恨不得立刻返回猫耳山。陈允哲、陈允瀚都有差事,脱不开身,没法护送爹娘回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