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攀金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2章 坠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刚才她好像打了两个喷嚏,很显然,有人在骂她。谁呢?

好端端的,哪个无聊的人,背地里骂她?

王姮并不认为自己是个招人恨的人。

她又不是楼彧,呃,好吧,是过去的楼彧。

现在的楼彧,“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了呢。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没有了曾经的顽劣与蛮横,虽然还是阴郁的,却多了几分斯文,也学会了些许规矩。

别的不说,单单是楼谨特意从各地请来的大儒、名师,就没有被楼彧捉弄,反而还得到了该有的尊敬。

楼彧乖乖的上课,认真的读书,刻苦的学习。

那一身桀骜不驯的尖刺,似乎都被收了起来。

虽然没有彻底的改邪归正,但至少有了愿意变好的迹象。

独孤氏非常欣慰,自己本就亏欠了儿子,又因为再度怀孕,不得不提前“抛弃”他,让她的内心备受煎熬。

楼彧接受了新名字,开始刻苦读书,是不是表明,他愿意接受新的人生?

独孤氏的肚子已经非常大了,明明才八个月,却像是要临盆。

没办法,双胎就是这样。

早在正旦那日,独孤氏在正堂被吓晕,府医诊脉的时候就发现,左右手都有强劲的滑脉。

这是腹中双胎的迹象。

听了府医的话,独孤氏又是惊喜、又是惶恐。

她虽然生产过,可已经是七八年前。

且那个时候她只顾着担心即将过门的主母,注意力被转移,腹中胎儿也听话,她并没有受太多的苦。

生产的时候,更是无比顺利。

而这一次,自己成了主母,顽劣的儿子也在变好。

包括崔太夫人在内,楼家上下对她都十分敬重,管家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的麻烦与挑衅。

……事事都顺遂,没有外力分走独孤氏的注意,她就分外关注自己的肚子。

腹中是难得的双胎,楼谨又不在身边,独孤氏愈发的忧虑、焦躁。

随着月份的增加,肚子更是大得可怕,走路的时候,颤颤巍巍,不说独孤氏自己,就是其他女眷见了,都是一脸的敬畏。

“将军呢?前两日收到信,说是会在我生产前赶回来!”

“可是,我怕、我怕我撑不到预产期了!”

独孤氏捧着硕大的肚子,肚皮很薄,肚皮上血管根根分明,还有偶尔鼓起来的小手小脚,仿佛能够轻易就把肚皮捅破。

感受到腹中两个孩子的活跃,独孤氏愈发害怕。

她撑不住了!

她真的撑不到夫君回来。

她,害怕!

怕自己挺不过去,怕自己会留下孩子自己走了。

怀孕这几个月,孕吐、腰身变粗、尿频尿急等等孕期症状,固然将她折磨的欲生欲死。

可每次感受到胎动,每次抚上肚皮与小手小脚互动,她就会感受到无尽的幸福与感动。

这是她的孩子,与她身体相连,血脉相通。

这一次,她不用逃走,她可以留下来,日日夜夜陪着他们。

给他们喂奶,给他们洗屁屁,给他们……她会把在大郎身上留下的遗憾,在这两个孩子身上补回来!

她,一定做个好阿母,好好抚育、教养儿女,让他们成为最好、最优秀的小郎君、小女郎。

“女君,应该快了。大将军已经回到了沂州,听说虽然还要继续打仗,但沂州这边,也需要有人镇守。”

“您快生产了,将军定会想办法尽早赶回来。”

独孤氏身边的魏媪,柔声安抚着。

但,眼见女君还是一脸焦虑,她想了想,索性转移了话题:“对了,听说十一郎君要回来过端午节!”

“十一郎?楼让?”

独孤氏听了魏媪的话,愣了一下。

她倒不是忘了还有楼让这么一个小叔子,她甚至还记得楼让欠楼彧一次“家法”。

而是,刚刚过完上元节,楼让就被崔太夫人急匆匆的送走了。

据说是去了沂州,投奔了他的一个舅舅。

那位崔家子弟,在沂州州府衙门任主簿,还算受重用,在沂州也有些体面。

崔太夫人为何把楼让送走,独孤氏自是明白。

这对母子应该是知道他们磋磨了大郎,怕她醒来后,会帮大郎出气。

为了免于责罚,崔太夫人才让楼让去投奔亲戚。

哼,算他们跑得快!

楼谨不在,独孤氏也就不好派人去沂州。

毕竟沂州是杨家的地盘,河东才是楼家的驻地。

若是楼家军贸然跑去沂州抓人,很容易生出风波。

独孤氏知道,自己不够聪明,也没有什么才能,无法帮助楼谨。

她唯一能够为夫君做的,就是不拖后腿。

就让楼让先在沂州躲着吧。

他躲得了初一,却躲不过十五。

楼让终究会回到楼家,到时候,再跟他算账也不迟!

独孤氏没想到,楼让这一躲就躲了三个多月。

“回来过端午节?”

“哼,他大概也是听闻郎君要回来,以为郎君回来了,我就不会再与他计较!”

楼让这模样,应该是不知道独孤氏的身世。

也不明白,独孤氏、楼彧对于楼谨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以为自己跟楼谨是兄弟情深,殊不知,楼谨更看重自己的妻儿!

“想等夫君回来帮他压制大郎?妄想!我会和将军一起为我们的孩儿出气!”

时隔几个月,独孤氏都没有忘了儿子那青青紫紫的膝盖。

为了养伤,儿子更是半个月都没有出门。

尤其是现在大郎变得这么听话,这么的……委屈,独孤氏偏心腹中胎儿,却也不会真的不心疼大郎。

大郎受过的苦楚,她会帮着大郎加倍的讨回来!

独孤氏咬牙切齿,一副绝不会放过楼让的模样。

就在这个时候,外头响起了轻微的脚步声。

紧接着,门口廊庑下就有小丫鬟小声说话,隐约提到了什么十一郎、出事等字眼。

独孤氏眼皮一跳,扬声道:“外头是谁?可是外面出了事?进来回禀!”

“是!”门外小丫鬟答应一声,便恭敬了走了进来。

她躬身回禀道:“女君,十一郎在归家途中,马忽然惊了,他从马上摔了下来,如今被人抬着回了庄园……”

ps:谢谢70后的书迷亲、书城的亲们的打赏,谢谢亲们的月票、订阅,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