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的是来找包国维寻求《小岛经济学》的合作,有的是为了获取到第一手的新闻,有的则是为了能够见到自己心目中,真正厉害的学者!
学生们的热情无疑是空前的,甚至还有不少学生走上街头,在横幅上打上包国维的名字,不断呼唤着他的外号,将他视作自己的精神支柱!
“这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不少学生满脸热情地对记者说道。
不过很可惜,旅店里面早就没有了包国维的踪迹,老板也不敢透露对方的行踪,毕竟这已然涉及到了皇家!
当然,盛况之下,也不免有人会有不一样的意见。
某些报纸就在今天的版面上发出社评称。
“如今包先生作品乃是人代笔这一猜测,已然可以得到确定了,《小岛经济学》之中包先生所展现出的文学素养,完全与《乡村教师》是两个人.《小岛经济学》的故事中处处都使用了民间粗鄙的口语单词,讲解也近乎于幼稚化,实在让人不得不去怀疑,这位来自于东方的学者,他先前所展现而出的名声,是否在弄虚作假?”
文章里面的猜测,有心之人去研究一番,就会发现充满着偏见和无端的指责,甚至只要知道包国维事迹的人,就会明白这根本是无稽之谈。
但这并不影响,有心之人在背后推动,想要将包国维的名声批臭。
对于英国人来说,不仅仅是包国维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更是因为他们根本不能够容许,一个不一样肤色的东方人超越他们。
一时间,相同的通稿就出现在各大报纸之上。
群体的意识总是盲目的,他们往往会被“意见领袖”牵着鼻子,而失去自己真正的思考。
所以,随着这些通稿的发布,英国民间传出了不少包国维的谣言。
更有甚者,说包国维乃是伪装成学者的恶魔,不断吞噬普通人的大脑,才能够接连写出不一样的作品,目的就是为了毁灭整个欧洲!
这样荒谬的谣言,有识之士必然会觉得太过夸张。
可就算是在后世的欧洲,也依旧有这种迷信的人,更遑论1930年的英国了。
当然,以包国维的地位,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去回应这些谣言。
只要你的实力到位,自然会有人帮助你“澄清”。
英国最为权威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先生,当即看不下去了。
据说这位先生,在看到这些报道之后暴跳如雷,直接打电话给相关报社,将自己的一篇反驳文章,立即刊登上报纸。
“.批判包先生的声音是虚伪的、充满偏见和不理性的,在我的研究之中,包的这个故事,立足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从岛民原始的捕鱼活动开始,逐渐引入工具、资本等经济学概念,解释了货币的诞生和经济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他将原本晦涩的经济学概念,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在所有听众面前。
他的这场‘教育’活动是很有意义的,那天晚上之后,便连食堂分配食物的高龄女士,都能与我谈两句经济学理论。
对于经济学领域来说,这篇故事将永远铭记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上,因为他以一种超越传统思维的方式,极大了拓宽了经济学的广度我有预想将来的经济学”
凯恩斯的发言显然更具有权威性,一时间就有无数的业内大佬出来为包国维站台。
其中最为疯狂的,要当属《工人日报》小编辑乔治·奥威尔。
为了声援包国维,他接连发了五篇文章,全部都是对于相关问题的驳斥,以及对于《小岛经济学》意义的分析。
再加上底层民众对于包国维的支持。
一时间,市面上的舆论风潮已经彻底反转了!
但是,比起听众和学者,更加兴奋的是另外一批人。
伦敦证券交易所。
17世纪末期,英国政府专门设立了皇家交易所买卖债券,许多民间股票交易则是放在咖啡馆内进行。
后来露天交易市场被迁移到室内,“乔纳森咖啡屋”就成为了“伦敦证券交易所”。
尽管一直以来英国霸权地位受到美国、德国的挑战,可这里依旧是欧洲乃至于世界金融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小岛经济学》发布仅仅一天之后,原本因为经济萧条而荒凉的交易市场,就重新变得热闹起来。
不同阶层和背景的投资者汇聚在交易所之内,有贵族富商,有中产阶级,也有一些普通工人和小商贩。
他们目光炙热地盯着交易区域的成交价格,嘴里面时不时就会谈论到“小岛经济学”、“包先生”、“东方神秘力量”等等词语。
而实际上,股票价格波动并不大,只是在局部产业呈现上扬的趋势。
可对于经历了长久阴跌的股民来说,无疑是迎来了一场福音。
其中,就有一名身材有些臃肿,戴着礼帽和墨镜的男子,密切关注着股票的动向。
“温斯顿先生!涨了!咱们的股票涨了!”
老管家兴奋地对着面前戴着墨镜的先生说道。
丘吉尔警惕地瞪了一眼管家,示意对方小声一点,随后才乐呵呵地说道。
“上帝是公平的,没有想到帮助包一个忙,包也帮助我一个忙。
我帮助他保住了小命,他帮助我赚回了一些股票里面失去的钱。
总得来说,他还欠我一些。”
“包?”老管家似乎有些不解。
丘吉尔则是不厌其烦地解释说道:“就是那位包先生,正是因为他的那篇《小岛经济学》,勾起了市场的信心,让无数人看到了商机,才会使得我们的股票重新恢复一些活力。”
他颇有些异想天开地说道:“如果包每天都能说一篇《小岛经济学》,就好了。”
说完之后,丘吉尔的注意力又转移到股票价格之上,他拉下墨镜,兴奋地碰了碰旁边的老管家说道。
“诶!看看看!又涨了!又涨了!哈哈!”
一年前,丘吉尔刚刚从财政大臣职位上卸任,前往美国旅行的途中,发现美国当时的股票发展迅猛。
于是回国之后,他信心满满,认为炒股是小菜一碟。
所以他选择了几只自认为很有希望的英国股票,投入了自己几乎所有的积蓄(据说是将近五十万英镑)。
在这场“尝试”之中,丘吉尔几乎损失了自己大部分本金。
好在,包国维的出现,让丘吉尔还未撤出的几只股票死灰复燃。
如今,丘吉尔先生有了一些教训,金融知识也丰富了不少,想必应该不会再被股市套牢了吧?
而就在英国国内热闹非凡的时候,包国维已经由施肇基的介绍下,进入到英国皇宫居住两天了。
在这两天里面,包国维还是有些忐忑的,甚至想好了好几个方案,如何摆脱英国人想要控制自己的心思。
就在第三天下午,他终于等到了英国当今国王乔治五世的召见!
(本章完)<p>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25shuwu.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p>',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