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一年到来,尼克斯部落的正式族民们依旧非常忙碌,他们在预备族民的帮助下好不容易翻耕完自家的田地,接着又在农务部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如何堆肥和施肥,于是家家户户不再随地大小便,而是在自家院子里挖掘粪池,自产自销。马克西姆斯在分地大会上对木匠特提利普斯的奖励,激起了匠人们更大的工作热情。
在年前,庇格瑞斯向阿尔迪伊部落购买的第1批铁矿石已经运到斯诺蒂亚。
与此同时第一批石砖也烧制好了,匠人们很快用部分石砖混合泥浆、砌成两个简易石灰窑:一个石灰窑用来烧制熟石灰,另一个石灰窑则按照马克西姆斯的建议,将石灰石和铁矿石碾碎成粉,在同粘土混合在一起放到窑里煅烧,燃料就是之前制成的木炭。
煅烧了大半天的混合物从窑里取出,冷却之后,与河沙、水混合,制作成泥浆,敷在石砖之间,砌成一小堵墙,并且整个表面也都附上一层泥浆,大约五六天之后泥浆才完全硬化,变成了一堵灰红色的墙体,一名壮汉需要用猛劲才能将它撞裂倒塌。
参与制作的匠人们欢呼雀跃,因为他们认为窑烧出来的混合物并不比罗马水泥差多少。
马克西姆斯也观摩了整个过程,虽然他觉得煅烧出来的东西较前世水泥差得太远,比如说温度不够高,粉末不够细,物质还比较杂……从而导致硬化速度过慢,强度太低,但这毕竟是不需要掺入火山灰就能达到的效果,远胜过普通的泥浆,用来制作普通的石屋会更加牢固,而用来砌成窑炉,则更能保障安全、提升效率,并且匠人们还可以继续不断摸索,提高炉温,改进配方……以便可以煅烧出更好的水泥。
在看到煅烧出来的水泥所产生的效果之后,陶工们虽然已经用粘土做好了蛋型窑炉,但他们感觉这种煅烧出来的所谓“水泥”用来制造窑炉应该更加结实,不易出现裂缝,更有利于控制炉温,于是决定毁掉原来的窑炉,重新用水泥来制作。
而铁器工坊的匠人们也对这种水泥的出现感到惊喜,因为他们发现用水泥来制作冶铁用的竖炉效果会更好。
实际上他们已经在开始动手建造罗马军事工业中普遍使用的这种冶铁竖炉,河湾工业区铁器工坊的中央地面被挖出了一个深达一米多、直径两米多的圆形地洞,他们准备在洞壁上砌上石砖,再敷上水泥,硬化后,形成坚硬的石壁,然后石壁继续向上堆砌,最终形成高于地面两米的圆炉(总长度达到三米)。
以前他们在萨拉皮亚每一次冶铁之后,都要重新修复一下炉壁,因为用粘土敷抹的炉壁在高温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剥落,根据他们现在的观察结合以往的经验,这种经过高温煅烧而生成的水泥作为炉腔内衬时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从而为他们省去不少麻烦。而且水泥敷抹石砖,可以让整个竖炉更加坚固,不易倒塌。
不光是铁器工坊和陶器工坊,就连烧炭工和砖窑工也提出要用这种水泥来制作他们的新窑。
新制成的水泥如此受欢迎,水泥工们感到骄傲,就连他们自己也想用水泥重修一下自己的石灰窑,但需求的大增也让他们遇到了一个麻烦。
水泥的原料容易获取,窑烧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破碎,无论是石灰石还是铁矿石要想将其碾碎成粉,是需要费不少的人力,在需求大增的情况下要将大量的石灰石、铁矿石连碎成粉则更是一个大问题。
这个问题很快就转由铁器工坊来解决,因为在冶铁的过程中将铁矿石磨成铁粉是必要的工序,铁器工坊对此早有一套成熟的办法,用水力锻锤将铁矿石破碎,用水磨或者磨机将破碎的矿石磨成粉。
实际上,水力锻锤和水磨已经在制作之中,领头者正是不久前获得部落表彰而晋级的工程师斯普卡拉和木匠特提利普斯。
自从两座木桥修建完毕之后,庞大的木匠队伍就开始分流从事其他的工作。
一部分人负责建造斯诺蒂亚寨子的码头。
由于尼克斯部落现在只有四艘小船,而且船运的需求并不大,对码头的建造需求也不太高,因此要建造的码头小,而且设施简单,有了队伍在意大利同罗马军队作战中缴获的几台打桩机,木匠们的建造速度很快,码头大体已经完工,要不了几天四艘小船就可以在斯诺蒂亚和维斯特尼两地之间来回航行了。
相比较码头建造的迅速,造船工坊的表现就显得极其缓慢了。
尽管分配到工坊的都是萨拉皮亚经验丰富的船匠,而不是外行,但他们之前一直在建造桥梁,没有时间来整理工坊,现在才开始建造工坊里的各种设施,挑选合适的船木,对其进行阴干……虽然大家都很努力,但至今为止所做的还都是造船的准备工作,连一艘新船的影子还没有见着。
(本章完)<p>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25shuwu.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p>',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