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不管谁来坐龙庭,都少不了他们这班子文官来帮著治理天下,而现在总督兵马的督师,竟然改由文臣换作武勛来担任,这不是在掘天下文官的墙角嘛?
所以,今天即使有崇禎皇帝的大力支持,吴甡、黄景昉、蒋德璟等人也要反对一下,否则此事一旦传扬开来,他们也就不要再在朝廷里混了!
因为得罪了皇上,无非就是罢官归里,就算下了大狱,那也有重新起復的机会,可一旦彻底得罪了天下文官,那就会被打入真正的另册,永世再无翻身的机会,甚至还会被他们设计毒害。
…………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郑三俊,你这个大冢宰是赞同陈阁老的提议,委永寧伯提督中原剿贼军事啦?”
既然已经做出了明確的表態,郑三俊便也不再有所遮掩,他十分明確地回奏道:“回皇上,臣赞同首辅所提之议。”
郑三俊之所以如此表態,也是实属无奈之举。
大明朝的文官集团如今虽势力庞大,但內里却也是派系林立,相互倾轧不断,即使已经掌握了朝廷的中枢大权,可內部却又推选不出真正的人才,尤其是熟识军事的干才。
当然,这也有崇禎皇帝的原因在里面,朝廷频繁追责问责,导致眾多阁臣、督抚获罪被斩,也进而引发大明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態。
再从另一方面来看,虽然大明朝已经从明初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衡的机制,异化为如今的文臣完全压制武將形式,但是在现实中却是像左良玉这样的军阀化將领比比皆是,实际上文官督师已经很难做到真正的调度节制他们了。
其实,崇禎皇帝也不是十分想让永寧伯来做这个提督,可满朝文臣却又无一个让他能够放心任用之人,他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毕竟,武勛重新掌握军权这个事儿,若是与大明朝的江山稳固比起来,对於崇禎皇帝而言並不见得是多大的坏事,只要大明朝还在,只要他崇禎还是皇帝,无非给予张诚重赏罢了。
大不了——就封他个当世公侯,又如何?
“你们几个阁老,又是何意见?”崇禎皇帝的语气中明显已经有了不耐烦的意思。
最⊥新⊥小⊥说⊥在⊥⊥⊥首⊥发!
吴甡偷眼瞧了瞧黄景昉和蒋德璟二人,见他们似鸵鸟般將头死死贴在地面,心中暗自嘆息了一声,回奏道:“臣……附议。”
“臣,附议。”
“……附议……附议……”
乾清宫中,隨著一眾阁老朝臣的声声“附议”后,再无一点反对永寧伯提督中原剿贼军事的声音。
恰在此时,乾清宫外忽然传来八百里加急的铜铃声,殿內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转向了那捲黄綾军报。
崇禎皇帝的指甲深深掐入自己的掌心里,他忽然忆起昨夜里梦见——太祖皇帝手持宝剑立於孝陵,那剑锋所指处,正是开封方向……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360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