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52章 真正的龙兴之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太子朱标,带了一些人在这里进行送行。

并对朱橚进行嘱咐。

让老五来到那边去后,要好好的做事。

把那里的百姓放到心上去。

“老五对你我是放心的,你来到那里,也必然能够把事情得做好。”

深吸一口气后道:“老五,行了,走吧。

过年时请父皇让你回来,咱们再团聚。”

声音之中,带着诸多的不舍。

朱橚洒泪拜别太子朱标,登上车,带着他的家人,三护卫,打着属于他的亲王仪仗。

从这边离去。

随后渡江。

渡江之后,一路向北……

朱元璋见到这一幕,倒也没觉得有什么意外。

毕竟老五已经到了年纪,按照自己原本定下来的政策,就蕃再正常不过。

不过,按照现在的朱元璋来看的话,让他若是再次作出选择,他肯定不会再让老五前去就蕃。

老五的才华,尤其是在医学上面的造诣,以及兴趣爱好,让他再去就蕃,实在是太可惜了。

有这些时间,倒不如让老五静下心来,安心的在医学上面多做事儿,多发展。

如此一来,也能够让老五,多多的在这上面做出一些成就来。

甚至于能够登上一些高峰,也不是不可能。

尤其是如今,又出现了梅殷这么一个变数。

梅殷所生活的时代,必然是一个极其伟大,极其神奇,宛若人间仙境般的时代。

各种方面都特别的神奇,很多事情,都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

医学上面,也必然会如此。

依照自己家老五,在医学上面的兴趣,以及天赋,还有他和老五之间的关系。

那么在接下来,老五得到他的一些指点,在医学上取得长足的进步,再正常不过。

说不定,这医学上的历史,将会从自己家老五开始,发生一个巨大的改变。

老五在今后,未必不能成为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以及扁鹊,华佗,这样的人物!

如此一想,他心里面就变得越发的振奋起来。

当即就决定,等到摹拟完老五之后,就前去再就多见见老五。

在这件事情上好好的推上一把。

并让老五没事了,往双水村梅殷那边,多走上几趟。

和梅殷这个家伙,多多的进行一些交流。

争取从梅殷那里,能够得到更多的、医学上面的指点。

至于说老五这次去哪里就蕃……

他也知道,乃是古都开封。

话说,当初定都应天后,他就一直觉得应天这边不太好。

有想要把都城,迁往别处的地方的打算。

比如一开始,就有三个选择。

除了本身的应天府城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地方。

一个是中都城,另外一个就是开封。

当时自己这里还下旨,称开封为北京,应天府城这里为南京。

只不过,想法是好的,后面让人前去进行了一番的视察,才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

实在是开封府城那边,早就已经被打烂了。

再加上宋末时,有畜生掘开黄河,导致河水泛滥。

到了如今,开封那边早就已经不适合作为都城了。

到了现在,朱元璋也已经是断绝了把都城从应天府城这边,给迁往别处的打算。

他觉得,这里才是他真正的龙兴之地。

毕竟他真正站稳跟脚,算起来的话,就是从拿下应天开始的。

正是以这里为根基,四处出击,最终自己才取得了天下。

有了如今的地位。

中都城,也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失败。

从模拟器当中他也知道,老四这家伙,在靖难成功之后,后面进行了迁都。

把都城从南京给迁到了北平。

在那里营建了自己大名的京师。

从那之后,大明的都城,就留在了那里。

应天成为了陪都,大明的两京制,也至此正式开始。

他自然能够明白,老四为什么执意要迁都。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北平那里是他的封地。

他在那里经营了很久,过得舒服。

在南面这里牵制太深。

总会觉得不稳。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老四的靖难,以及成功后持续性的削藩这些做法,导致自己所以藩王为核心所铸造出来的,防御北面的一道道的防线,被撕扯了一个粉碎。

而北面草原那里,又不得不重视。

经过了四年的靖难,那边不少又变得不老实了。

他需要解决北面的问题,

将京师给定居在那里,很显然是更加有利于进攻。

除了这些之外,还能够更加有效的弥合南北之间的裂痕。

能够将南北融合的更好。

但是老四这么做,也同样有着其他的缺点

比如京师过于靠北,直接弄成了天子守国门。

再比如,那里距离两浙等江南富庶之地,太远了。

后期大明这里收不上赋税,和他的这个决定不无关系

任何一个决定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只有利益没有坏处。

朱元璋执政这么多年,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早就已经不会天真的想要找什么面面俱到,能够把各方都给照顾好的政策。

所以到了现在,他已经不再进行迁都了。

今后大明的都城,就是应天这里了。

这可不仅仅是因为,他认识到了他的真正龙兴之地不是老家凤阳,而是应天这里。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是通过梅殷的出现,看到了一条和之前截然不同的路。

这条路,不再仅仅着眼于大明国内,还通向了海外。

今后大明肯定是要往海外进行持续性发展的。

既然是这样,那么论起对海外发展的便利的话,应天这里离长江近,与大海相通。

毫无疑问,绝对要比北平那边增加的合适。

在这里,也能够更好的镇压江浙等富庶之地。

牢牢的握住钱袋子。

至于兵马上的事,今后他这里自然也有考虑。

当然,除此之外,弥合南北这件事,他也同样要做。

要通过他的努力,把南北之间给融合成一体。这些,都是他需要做的事情。

朱元璋的思绪飞速的发散,在他如此想着之时,很快便有新的画面自模拟器上浮现而出。

新出现的画面,时间是洪武十五年。

老五在听到了宫人的飞马急报之后,站在那里愣了片刻,突然双眼一翻,人就倒了下去……

看着模拟器当中,所出现的这一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